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肩墙施工方案

路肩墙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路肩墙设计参数 (2)四、人员、机械、仪器组织情况 (3)五、进度计划 (4)六、M7.5砂浆片石式路肩墙施工方案 (6)七、C15片石砼式路肩墙施工方案 (12)八、保证措施 (16)路肩墙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乌江构皮滩水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建设工程连接公路工程施工设计图纸(K12+200~K17+105.735)2)、《构皮滩水电站翻坝运输系统连接公路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项目位于贵州余庆县大乌江镇。

项目起点位于构皮滩水电站樱桃井码头,终点位于沙湾码头。

路线全长17.209公里,其中K0+000~K1+040(该段K0+690~K0+720路基宽度从10米渐变到9米以顺接电厂公路)段、K12+200~K17+105.735段为新建路段,K6+000~K12+200段为利用原S204线段,路基宽度为10米;K1+040~K6+000段为利用电厂公路段,采用原路基宽9.0米。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道路防护、排水、涵洞、交通标志、保通等工程。

2、SNS主动防护网设计里程段K12+200-K17+105.735段SNS主动防护网设计里程。

三、路肩墙设计参数1.本段路肩墙全部为斜仰式重力路肩墙,以C15片石砼为主,部分使用M7.5浆砌片石,地基承载要求大于0.25-0.5MPa,图纸设计均要求嵌入岩层,H≥12m时墙背填料为干砌片石。

2.路肩墙标准横断面图图左:H≤12m路肩墙标准断面图图右:H≥12m路肩墙标准断面图H≤12m路肩墙标准断面图H≥12m路肩墙标准断面图四、 人员、机械、仪器组织情况 1.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2.主要机械配备表3.仪器设备配备表五、进度计划本段路肩墙计划于2013年8月20日开工,与2014年2月28日全部完成。

计划首先开工K12+930-K13+036左侧路肩墙。

六、施工准备1.施工准备⑴.控制网和水准复测、加密,软基换填段原地面测量复核工作已经完成;⑵.外购和现场取用的石料等原材料,质量检测、厂商质保资料齐全已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复;⑶.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已到位,对作业人员的培训、交底工作已经完成;⑷.施工机械到位,并调试运转正常。

(5).混凝土由我部自建混凝土搅拌站提供,完全可以保障施工要求。

2.技术准备⑴.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本标段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土工试验成果审查,并进行现场核对,开工前对路肩墙工程的施工工艺要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检测方法及频率等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⑵.相关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文件及设计图纸,了解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技术规范等,以便正确地指导施工;⑶.施工所用砂浆、混凝土配合比已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施工现场准备⑴.临时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沿线既有路,无既有路处便道尽量设置在路基范围以内,路面宽度3米,并在100-300米内设置长20米宽3米的交汇车道,以保证施工机械能正常作业;⑵.在征地和拆迁完成后,即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核实,如与设计有出入,需停止施工,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院处理,如核实正确,需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路肩墙挖基作业;⑶ .施工所用材料料源已落实,且已签订供料协议,保证及时供料;六、M7.5砂浆片石式路肩墙施工方案1.施工工序施工准备→基坑开挖→报检复核→砌筑基础→基坑回填→安设沥青麻絮沉降缝→选修面石拌砂浆→砌筑墙身→填筑反滤层回填土→清理勾缝→竣工交验。

2.测量放样由项目部测量组根据挡土墙设计图纸及复核、批准后的导线点准确放出路肩墙在路基中的准确位置。

⑴.进行该挡土墙所处位置的原始地面线的复测工作,以核实图纸上结构尺寸、形状和基础标高是否符合实际情况;⑵.确定出需挖基础的平面位置:注意其砌体的上口宽度、砌体的结构几何尺寸和砌体的高度等后再复核其基础的平面位置。

3.基坑开挖本标段路肩墙所在位置开挖深度大部分较浅,部分路肩墙墙背处开挖深度较大(达7m),对浅基础可直接开挖到位,深度大于4m因放坡开挖,并设基坑围护。

对基坑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

为避免基底扰动而减弱其承载力,基坑开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应保留20cm,在基础施工前由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然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

4.基坑检测基础开挖完成后由项目部试验室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测及基底的尺寸的检测,本工程各段路肩墙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同,基底承载力要求大于0.25-0.5MPa,对各段路肩墙要仔细查看地基承载力要求。

自检合格后报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检验其基槽的平面几何尺寸和承载力,合格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作业。

注意事项:当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基础加宽加深等措施,及时通知现场监理、地勘单位、设计单位和业主确定出最佳的处理方案;⑴.基础直接处于天然地基上时,当有渗透水时,采用挖边沟集水,潜水泵进行抽排水;⑵.基槽的平面几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路肩墙基槽开挖要求内侧自基础边缘30cm处向后1:0.3放坡。

⑶.基础开挖未到设计标高遇到岩石时,应继续向下开挖50CM,清理表面,路基路肩墙凿成基槽系外口向内倾斜其坡度为1:5;⑷.做好隐藏工程验收记录和原始记录工作,并即时签证。

5.基础及墙身砌筑墙身及基础均采用M7.5浆砌片石,片石强度不小于30MPa,厚度不小于15cm,要求平、纵、横三面均齿缝砌筑。

墙身采用M10砂浆勾缝。

基础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回填,以小型机械分层夯实,并在表面留3%的向外斜坡,防止积水渗入基底;⑴.在砌筑前,必须选用片石干净的料作业,若石料较脏的应用水清刷干净后使用;(2)砌筑第一层时,如基底是岩石,应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在坐浆作业;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3)砂浆的拌制及运送;a.砂浆必须严格按照监理审批的配合比进行施工,其材料的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b.砂浆的流动性应符合要求,并应经常进行检查。

一般情况下,将砂浆用手捏成小团松手后不松散或以不由灰刀上流下为度。

当流动性变小时,不可用加水的方法增加流动性,应采用同时按比例加水和水泥,保持规定的水灰比的方法加以改善或采用掺加减水剂的方法改善。

c.砂浆采用搅拌机搅拌。

搅拌时先将3/4的用水量和1/2的用砂量与全部胶结材料在一起稍加拌合,然后加入其余的砂和水。

搅拌时间一般为3~5分钟,最少不小于2.5分钟,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适宜,以免影响砌筑质量。

d.砂浆的运送采用不漏水的小斗车人工运送,砂浆运送后,应检查其稠度和分层度。

稠度不足或分层的砂浆必须重新拌合,必须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4)片石砌筑:a砌筑方法浆砌各种石料的一般砌石顺序均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

浆砌片石时,角石应选择比较方正,大小适宜的石块。

否则应稍加清凿。

角石砌好后即可将线移挂到角石上,再砌面石(即定位行列),面石应留一运送填腹石料缺口,砌完腹石后再封砌缺口。

腹石宜采取往运送石料方向倒退着砌筑的方法,先远处、后近处、腹石应与面石一样按规定层次和灰缝砌筑整齐,砂浆饱满。

座浆砌石法座浆法应分层砌筑,每分层的高度宜在70 ~120cm间(约3-4层片石)。

分层与分层间的砌缝应大致找平,即每隔3-4层片石找平一次。

分层内的每层石块,不必铺找平砂浆,而可以按石料高低不分形状,逐块或逐段铺浆。

砂浆的流动性宜为5~7cm。

砌时,每一块片石均应先铺砂浆,在安放石块,经左右揉动几下,再用手锤轻击,将下面砂浆挤压密实。

在已砌好片石侧面继续安砌时,除座浆外并应在相邻石块侧面铺抹砂浆,再砌片石,并向下面及抹浆的侧面用手挤压,用锤轻击,将下面和侧面的砂浆挤实。

挤出的砂浆可刮起再用。

分层内各层石块的砌缝应尽可能错开,但不要求一律。

分层与分层间的砌缝则必须错开,且错缝距离要求不小于8cm。

b浆砌片石要领①、浆砌片石时,应利用片石的自然形状,相互交错的街接在一起。

因此,除最下一层石块大面朝下外,上面的石块不一定必须大面朝下,做到犬牙交错,搭接紧密,同时在砌下面石块时,即应考虑上层石块如何接砌。

②、石料的供应和砌石配合很密切,在砌角石、面石时应供应比较方正的石块,砌腹石时可供应不规则但形状,尺寸适宜的石块。

③、使用片石时有计划。

角石、面石应首先选用备用。

砌体下层应选用较大的石块,向上逐渐用较小尺寸石块。

④、一天中完成的砌体高度不宜超过1.2m、天冷、砂浆强度增长很慢时,当天的砌高还应减少。

c浆砌镶面片石主要步骤:①、目测、选石、试砌:根据接砌部位情况,估计所需石块形状,大小,然后选石,不垫砂浆进行试砌。

②、用大锤打除大棱角:根据试砌情况找出石块中碍事的大棱角,用大锤打掉。

③、用手锤打除小棱角。

④、用凿子凿除突出部分(底面放不平或影响上部接砌的部分)。

⑤、铺浆砌石:铺好砂浆,将石块翻回。

⑥、正位:用小撬棍将石块拨正,使两边灰缝合适。

如石块较小,用手锤轻轻敲击,如石块较大,用手左右揉正几下,使灰缝挤实。

d沉降缝和伸缩缝的砌法为保证接缝的作用,采用跳段砌筑的方法,使相邻两段砌石高度错开,并在接缝处做为一个外露面,挂线砌筑,达到又直、又平。

沉降缝的填塞材料,一般可用预制的麻筋沥青板,贴置在接缝处已砌墙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后再填塞防水材料,但均须填满、挤紧,以满足防水要求。

为保证沉降或伸缩缝宽度和不被杂物堵塞,采用一块长度比砌体最厚处长10~15cm,宽取30~50cm,厚度等缝宽木板(简称为沉降缝控制板),随砌体自下而上移动,每移动一层,则马上用粘土将沉降缝填实,再继续上层。

e注意事项砌砂浆要随拌随用,将砂浆进行基槽底灰座浆,接着将片石放置在砂浆上,其片石必须平放,且石块必须平稳固定,无松动现象。

所有的缝隙均应用砂浆填塞饱满。

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型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顺适。

砌筑过程中做到随时检查校正线杆和砌体的各部几何尺寸。

筑砌时各段应水平砌筑一致,砂浆饱满,石块必须平稳固定,无松动现象;砌体高度超过1.2m时,应搭设脚手架,砌体高度超过4m时,应采用里脚手架,必须加搭安全网:如采用外脚手架时,必须加设护栏和挡脚板。

6、沉降缝、泄水孔设置⑴.当砌体较长时,应分为几段。

砌筑时相邻段高差不得大于1.2m,段与段设置沉降缝,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图指定位置设置沉降缝,困难地段可根据地形地质10-15m设置一道,设置时应上下贯通,缝宽为2-3cm,缝内填沥青麻絮,深度不小于15cm。

⑵.在高出地面0.3m以上,设置10×10cm的泄水孔,孔眼间距为2~3m,上、下,左、右交错呈品字型设置,进水孔底部铺设30cm 厚的夯实粘土,粘土上设50cm碎石反虑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