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思维与信息技术前沿

计算机思维与信息技术前沿

人工智能:我们的美好时代计算机1304 张宁学号:0121310870726 当我们还沉浸在阿里巴巴上市的巨大喜悦之时,人工智能已经悄然向我们走来。

作为一名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我对信息科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

阿里巴巴2014年09月20日登陆纽交所,开盘报92.7美元,较发行价大涨36.32%。

开盘后直线拉升,一度逼近100美元,最高价为99.7美元,随后维持窄幅震荡,盘中最低触及89.95美元。

截至收盘时,大涨38.07%,报93.89美元。

总市值高达2314亿美元。

这意味着阿里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已接近百度与腾讯之和。

数据对比显示,在中国IT互联网企业中。

阿里此次上市后,已经成为了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超过腾讯(1512亿美元)与百度(795亿美元)之和(2307亿美元)。

而在电商企业中,阿里市值约为京东(389亿美元)的6倍、唯品会(116亿美元)的20倍、当当网(10亿美元)的231倍。

在全球IT互联网企业中,阿里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Facebook(2026亿美元)、亚马逊(1504亿美元)、eBay(648亿美元)等互联网企业,也超过了IBM(1932亿美元)、甲骨文(1867亿美元)、英特尔(1727亿美元)、高通(1269亿美元)等IT 企业。

总排名仅次于苹果(6063亿美元)、谷歌(4041亿美元)、微软(3894亿美元)。

然而我们也看到过曾今的巨头诺基亚的倒下,也看到过柯达的倒下,我们知道信息产业最根本的护城河就是比创新。

在日前中兴通讯举行的2015通信热点技术研讨会上,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钟义信指出,对于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信息技术”是一种“偷懒”、“敷衍”的说法,因为任何时候人们都可以将未来的某种技术称为新型技术。

他认为,下一步信息化将向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钟义信认为,人类的智慧包括两个层面:隐性智慧和显性智慧。

隐性智慧是发现和定义问题的智慧,是人类主要的创造力来源,在隐性智慧的支撑下,人们可以不断改善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隐性智慧由人类的目的、知识、想象力、灵感支持,具有内隐性,因而难以被机器模仿。

显性智慧是在隐性智慧确定的框架内解决问题的智慧,也能够带来一定的创造力。

显性智慧由人类的理解、学习、执行力支持,具有外显性,因而可以被机器模拟。

通常我们将人类的显性智慧称为人类智能,而将模拟人类智能的科学技术称为人工智能。

在谈到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时,钟义信表示,人类始终是主体,人工智能系统是人类求解问题的工具,人类向人工智能系统设置目标并提供专门的知识。

在一些科幻电影中,常常会出现人工智能机器与人类为敌,甚至取代人类的情节。

那么,随着技术的进步,当人工智能发展到高级阶段后,人类真的将面临这样的危机吗?钟义信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人工智能系统确实有超过人类的地方,那主要是其工作速度、工作精度和持久能力等,而这些并不是显性智慧中的智慧品质。

人工智能系统和其他机器系统的相同特征是:机器没有生命,没有目的,不能够自主地发现应当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可能自主形成机器的智慧,更加不可能形成“超越人类和淘汰人类”的荒唐愿望,因此不会出现淘汰人类或灭绝人类的行为。

对于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钟义信认为,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具有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知识生成、策略创建、策略执行以及反馈学习优化等环节,这与人类具有感觉器官、神经系统、思维器官以及执行器官等类似。

其中,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策略执行等技术属于信息技术。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系统包含传感、通信、计算、控制等信息技术环节。

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统由核心人工智能系统(包含知识生成、策略创建)和信息技术系统组成。

信息技术系统处于整个人工智能系统的外围,信息技术系统提供给人类的服务主要是信息共享,而非提供如何认识事物本质的服务(需要知识),更不是提供如何解决问题的服务(需要智能策略)。

展望未来,钟义信指出,我们应该将“信息化”升级到“智能化”。

人类的进化告诉我们,信息化的人类拥有古脑(梨状体)和旧脑(丘脑、小脑);智能化的人类拥有新脑(大脑联合皮层,前额叶)。

实际上人类在身体素质等方面远远不如某些动物。

拥有了信息功能的人类,在嗅觉、听觉等某些信息功能方面可能也不如某些动物;而拥有了智能功能的人类,其智力功能却全面超越了动物。

可见,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智能化对于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人类不能满足于停留在信息化阶段。

他表示,近年来出现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都离不开人工智能。

例如,大数据系统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智能分类。

通过知识挖掘生成了足够的知识后,才可以把这些知识转化为用来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

其中,智能分类、知识挖掘和策略创建都是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

如果没有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就只能是数据,而不能变为有用的知识,不能产生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

钟义信指出,人工智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的衰落,相反,信息技术是人工智能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支持,人工智能将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公司一直在探索和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技术。

而现实的发展技术已经到达的高度是:人类已经借助AI技术实现了“思想对话”。

著名物理学教授霍金代言了一款英特尔的联网轮椅项目,该技术可以使患者的生理信息通过互联网实时分享给更多研究方。

只用动动眼睛,不必张嘴,却可以说出心声。

做人工智能这件事,固然需要技术与激情,但坚持往往要比迸发出新念头更加熬人。

关于人工智能好与坏的想象在电影、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

去年年底,霍金接过了科幻作品的接力棒,直接给出了一个警告,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彦宏则提出要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

争论没有结束,在上个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比尔·盖茨则提醒,“人工智能方向是对的,但不能操之过急,不要轻易进入未知的领域。

”大多数研究者都承认,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成熟,但是,那些乐观主义者的雄心勃勃的纲领能否实现,却不可能仅靠设计计算机系统、编写程序来解决。

有一类问题深深地与我们的哲学探究相联系着,它们肯定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全部历史困惑着我们,这就是人工智能的基础问题。

简单地说,“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与局限性”是这些基础问题的核心。

英国天才数学家阿兰·图灵(Alan M. Turing)于1950年发表的著名长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可以看作是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滥觞。

在这篇文章中,图灵明确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计算机能思维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图灵设计了一种“模仿游戏”。

设想有三个人,一个男人甲、一个女人乙和一个提问者丙。

丙可以是任何一种性别,与甲和乙隔离开来。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丙通过交谈确定甲和乙哪一个是男人,哪一个是女人。

为此,丙轮流向甲和乙提出问题,甲和乙依次给予回答(问答可借助打字机进行)。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丙无法分辨甲和乙的性别,那么就在游戏中失败了;反之,则获胜。

图灵设想,现在如果用一台计算机代替甲和乙中的一个,游戏就变成让丙来识别两个回答者中哪一个是人,哪一个是机器。

如果提问者无法识别,我们能说这台机器有智能吗?图灵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图灵的论点后来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这里作一些澄清的工作是有必要的。

我们把用图灵游戏来测定智能时所涉及的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方面,另一个是原则方面。

从技术方面看,图灵的原始论文在许多细节上是不清晰的。

首先,模仿游戏需要进行多长的时间才算分出胜负,三、五分钟还是数日?如果时间太短,提问者从回答中得不出足够的信息,太长,机器可能死机,人可能累趴下。

其次,交谈的内容是否有限定?第三,智力多少是个程度上的事情,某些人智力超群,另一些人愚不可及,更多的人处于中间地带。

一台机器可能骗过一个智力平平的提问者,但在一个专家面前却过不了几招。

第四,提问者的主观因素显然能影响到游戏的结局。

我们是随意指定提问者,还是需要做一定的选拔?所有这些问题都能引发人们思考图灵游戏是否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我无意在这里进一步讨论这类问题,因为解决它们依赖于更多经验探索。

但是,我想指出的是,即使人们能够成功地就这些问题达成共识,还有另一类更理论性的问题没有触及,而这后一类问题是我更为关注的。

许多人以及大量哲学文献都注意到,图灵提出的智能观念是行为主义的。

哲学上的行为主义主张,在内部的心理状态和外部行为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们在谈论心理状态时,只不过是谈论行为或行为的倾向。

但是,图灵的设想并非简单地建立在行为主义预设上。

图灵对一般意义上的行为并无太大兴趣,他并未主张,如果一台机器在行为模式上与真人无法区分,那么这台机器就像真人一样具有心理状态,或者更具体地讲,具有智能。

在图灵的模仿游戏中,机器只需展示一种特殊的行为——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而在许多理论家看来,单有在语言方面与人类无法区分的表现,既不是一个东西具有智能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实际上,图灵并没有主张,不能通过图灵试验的系统就是没有智能的。

图灵的意思是,如果一个系统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可以像一个人一样进行日常交谈,这就足以让我们断定它是有智能的,也就是说,在模仿游戏中获胜是一个系统有智能的充分条件。

根据我们的日常看法,智能可以用许许多多方式体现出来,演算习题、下棋、创作文艺作品等都是可以看作是智能的展现。

为什么图灵对言语行为情有独钟呢?思索这个问题能够让我们领略图灵构想的优美和深刻。

当然,其实我作为一个计算机的学生,我还是非常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取得重大进步的,虽然目前争议不小。

通知我也期待自己将来能够在这一领域内有所建树,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计算机1304 张宁学号:01213108707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