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尽职监督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控管理,推动各级机构职能部门履行内部监督职责,有效防控风险,依据《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定(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尽职监督,是指各级机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同级职能部门及下级对口部门相关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测、检查、督导和纠偏的管理行为。
第三条对同级职能部门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归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履行尽职监督职责。
具有系统管理职责的职能部门,应当履行对本条线的尽职监督职责。
第四条尽职监督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全面覆盖。
尽职监督应当涵盖各级机构所有条线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实现无盲点、全覆盖。
(二)突出重点。
尽职监督应当围绕各条线主要工作,将高风险领域、内部控制和案件防控薄弱环节以及外部监管部门关注事项作为监督重点。
(三)统筹兼顾。
尽职监督应当结合各条线自身经营管理开展,统筹兼顾经营管理和尽职监督职责的履行。
(四)成本效益。
尽职监督应当权衡监督成本和预期效益,加强非现场监督,综合利用各类监督成果,以适当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五)持续改进。
尽职监督应当注重督促落实尽职监督及其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采取适当控制措施,不断强化监督效果,持续改进经营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境内各级机构,境外机构可以参照执行。
第二章部门职责第六条职能部门尽职监督工作的基本职责:(一)监督控制相关同级职能部门或者本条线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内部缺陷和风险;(二)监督、指导、辅导下级机构对口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的执行,以及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开展;(三)监督、指导、辅导下级机构对口部门尽职监督职责的履行;(四)监督、落实内外部各类监督检查发现相关问题的整改;(五)对尽职监督发现的有关责任人员移送相关部门处理;(六)培育本条线内控合规文化,形成内控优先、主动合规的良好氛围;(七)其他尽职监督相关工作。
第七条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各自业务特点及风险防范、内部控制的客观要求,确定对相关同级职能部门和本条线尽职监督工作的具体职责。
第八条内控合规部门作为尽职监督工作的监督部门,履行对职能部门尽职监督履职的监督检查职责,督促、推动职能部门尽职监督工作。
第九条监察部门应当根据职能部门尽职监督的结果,落实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
第十条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将职能部门尽职监督履职情况作为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年度考核和工作评价的内容,未履行尽职监督工作职责或者履职不到位的,应问责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第三章监督方式第十一条职能部门可以采取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的方式,履行尽职监督职责。
现场监督是指在被监督机构、部门现场进行的检查、核查、验证、测试、询问等监督活动;非现场监督是指对被监督机构、部门进行的非现场检查、询问及日常监测等监督活动。
第十二条内控合规部门按照风险导向原则,根据职能部门需求,牵头制定年度现场检查计划。
第十三条纳入年度现场检查计划的现场检查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检查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实施项目管理,由内控合规部门或者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具体实施。
年度现场检查计划以外需要开展现场检查的,职能部门应与内控合规部门协商一致后具体实施。
对非现场监督发现问题的现场核查不纳入年度现场检查计划,由职能部门自行实施。
第十四条职能部门的非现场检查,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机构、部门有关计划、方案、报表、定期分析报告、工作总结、经营管理相关制度履行情况报告、内外部监管资料,以及利用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第十五条职能部门的日常监测,主要是利用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相关机构、部门的经营管理进行实时风险监控。
第四章基本要求第十六条职能部门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下辖机构数量、地域距离和业务种类,特别是经营风险高低和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发生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对下级机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的频率、周期和覆盖面,同时应确保对本条线业务品种及风险的全面覆盖。
必要时,可以从下级机构中选择确定尽职监督重点机构,提高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的频率,强化尽职监督。
第十七条职能部门应当合理运用非现场监督方式进行尽职监督,注重利用相关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非现场检查和日常监测,并通过对发现问题的分析,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尽职监督效果。
第十八条职能部门履行尽职监督职责,应当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九条职能部门应当适时对下级机构对口部门的尽职监督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职能部门与内控合规部门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应当建立日常信息沟通机制,及时相互反馈尽职监督中发现的相关重要可疑信息、重大问题以及整改情况,实现信息共享。
第二十一条现场监督发现问题的,职能部门应当下发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督促相关机构整改,并持续关注整改效果,采取现场或者非现场监督方式核查整改落实情况。
第二十二条根据内控合规检查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职能部门实施现场检查的检查人员享有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对检查行为和结果负责,承担相应的检查责任。
第二十三条对于纳入年度现场检查计划的现场检查项目,职能部门应当在检查结束后10日内,将现场检查工作报告报送同级内控合规部门和上级机构对口部门。
同时,根据整改进程,将整改通知书、整改情况和结果及时反馈同级内控合规部门和上级机构对口部门。
现场检查工作报告应当充分揭示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并附检查方案、检查发现问题底稿等主要相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职能部门非现场监督发现的可疑信息或者问题,应当通过现场核查、验证、询问等方式予以确认,并落实存在问题的整改。
内控合规部门可根据职能部门的反馈,适时开展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职能部门在尽职监督中发现违规行为,需要给予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理的,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的规定移送有关部门处理;需要给予经济处罚的,应当移送同级内控合规部门,按照经济处罚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职能部门应当充分运用尽职监督成果,建立尽职监督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台账,并针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流程、产品、管理及操作等方面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改进经营管理。
第二十七条职能部门应当总结、分析尽职监督工作,形成半年度和年度尽职监督工作报告,并于6月10日前和1月10日前报送同级内控合规部门和上级机构对口部门。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二十八条内控合规部门应当定期、不定期地对职能部门尽职监督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其是否按本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规定履行尽职监督职责;对未按本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规定履行尽职监督职责或履职不到位的部门和责任人员,应当提出整改意见及处理意见。
第二十九条内控合规部门制订年度现场检查计划时,应当合理安排现场检查项目的时间、地点、频次,优化配置检查资源,避免重复检查,消除现场检查盲区。
第三十条内控合规部门应当根据同级职能部门年度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反馈,适时对被查机构、部门进行跟踪抽查,核实整改情况。
第三十一条职能部门尽职监督履职情况是内控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一)尽职监督工作是否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规定和上级机构要求得到落实,并结合实际得到强化;(二)是否按照年度现场检查计划或内部控制需要及时开展现场检查及其他尽职监督工作;(三)尽职监督发现问题的,是否及时向相关机构、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是否落实整改措施或者履行督促整改的职责;(四)其他需要评价的事项。
第三十二条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尽职监督,主动自查自纠,对自查发现问题且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的,同级内控合规部门或者上级机构在内控评价时不作为扣分依据。
但隐瞒问题或者发现问题未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的或者涉及案件及重大责任事故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职能部门未按本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履行尽职监督职责,或者履职不到位,导致应发现问题未发现,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参照《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中“违反监督检查工作规章制度行为”的相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总行负责解释、修订。
第三十五条总行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尽职监督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尽职监督工作具体职责,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的频率、周期和覆盖面,尽职监督质量控制要求及其他必要内容。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从印发之日起施行。
《中国农业银行业务部门自律监管工作指导原则(农银发[2000]78号)及总行职能部门据此制定的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以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农行福建德化县支行基础管理月活动,善于从"抓住三个层面,围绕六项重点业务,确保五个到位,筑牢五道防线"入手,通过建立工作机制,认真把握好检查、整改和整章建制三道环节,确保活动效果,实现了理念提升、管理强化、奖惩分明、制度完善、案防措施落实。
基石理念深入人心 为把该活动做实、做出实效,该行把基础管理作为提升该行"三铁单位"、"内控一类行",以及规范业务经营、防范案件发生的"基石"工作来抓,通过宣传发动,引导员工确立"基石"理念,提高全员合规经营意识。
该行从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全行员工三个层面统一思想,分别召开党委会、案件分析会和员工大会,学习各级领导讲话,开展案例教育,统一思想,多角度启发员工自觉遵章守纪,合规操作,树立安全就是效益观念、"基石"理念和"两手抓,两手都硬"思想,把思想统一到基础管理月活动中来,增强参与基础管理月活动的自觉性。
从自查、整改和对待暴露问题的态度看,该行员工的合规经营意识有明显提高,普遍形成了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是保持和提升"三铁单位"、"内控一类行",以及实现经营安全迫切要求的共识。
责任管理得到强化。
实行支行、营业单位、部门"一把手"责任管理,形成由支行行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部门、分理处负责人具体抓、基础管理办督办抓、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
同时采取四个层次的责任推动:一是网点主办会计责任自查制,由主办会计组织"地毯式"自查,做好补缺补漏,使自查率达到100%;二是部门监管责任制,把基础管理月与季度自律监管结合,组织信贷、会计、公司、个业等7个检查组,重点对5大系列12个分项目的业务逐一对照检查,狠抓问题的整改、跟踪,对棘手问题的整改给予现场指导;三是再监督责任制,对部门自律监管的内容、本行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跟踪以及自律监管工作规范进行再监督;四是基础办督办制,对上级行检查发现的问题,由基础管理办公室负责督办问题的整改、反馈和跟踪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