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力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精神的超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同时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更倾向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产生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受基督教影响深远,追求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他们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人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属性。
以“爱”为社会核心,属于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
二、中西方思想观差异
①人生观、利益观
相对于个人权益,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但却容易忽视个体利益,经常委曲求全,将回报寄托在来生和后代,牺牲自我。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
②科学观
在科学方面,中国在历史上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科学技术、经验,而在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所谓的“古人云”和“有关专家”的思维,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且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在对科学经验的传递上注重于家族传承和行业保密,凡事留一手,缺乏与众分享、交流的勇气。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发展。
③民主、法制观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在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基本都是封建集中制的不断加强,在中国人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
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礼,已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中国人提倡自我的完善,在对行为的约束方面,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讲究克己复礼,不提倡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对法律的重视不是很够。
这种结果导致了人格的缺陷,缺乏个性,也是封建统治盛行的根由。
而西方人认为“天赋人权”,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方面,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组织和行政机构来约束,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④问题观
中国人看重人情方面的情谊,即所谓的人情世故,喜欢整体、长远去考虑问题,往往使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最终搞的无法进行,甚至是偏离主题,不了了之。
而西方人相对来说想的比较简单些,一码归一码,处理问题爽快而有效率,也有利于形成正直的社会风气。
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民族、地区文化需要得到更大的保护,但更重要的是要“兼容并包”和“改革创新“,从而使中西方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