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基层中队器材装备管理调研报告
随着乌海经济迅猛发展,我支队承担灭火救援任务日益繁重,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是火灾及各种灾害事故,为公众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各种消防装备及器材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消防部队的战斗力。
中队能否胜任灭火救援任务,除了消防人员的个人素质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防装备及消防器材的性能和工作状态。
因而加强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的管理已经成为提升消防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那么,当前我支队在器材装备管理方面的基本现状是怎样的,而消防部队又应当如何加强对器材装备的管理,实现其整体战斗力的全面提升等等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分析当前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的管理现状
经过在乌海支队几个月的当兵锻炼生活,我发现支队整体器材装备较为先进,管理人员普遍责任意识不是很强,各别中队在器材装备管理方面扔存在一些问题:
1、中队器材装备管理缺乏系统、全面的制度规范和落实,器材装备的日常管理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得不到切实保障。
2、消防器材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缺失;各种队现有的消防器材装备结构并不合理,器材装备种类繁杂,器材装备超期服役年限和丢失现象也较为常见。
3、最后,消防人员对器材设备的熟悉度不够,没有全面掌握不同消防器材设备的基本性能导致操作失误进而造成部分消防器材装备的效能利用率较低或损坏。
总体来看,近几年我支队在器材装备管理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器材装备的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因一些问题的长期积累,使得各中队器材装备管理依然面临艰巨的任务。
那么,如何优化和调整各中队器材管理现状,充分发挥消防部队器材装备优势有效保证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必然引起深思。
二、如何加强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的管理,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装备管理是基层部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和物质基础。
要加强基层部队器材装备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消防部队的整体战斗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抓好人员管理。
在对装备经常性管理中要强化官兵管装爱装的意识,加强官兵对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提高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以队为家的思想观念,使中队官兵严格遵守现有装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制度不落实等问题的出现;组织机构要树立齐抓共管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后勤保障作用,确保器材装备真正能够在实际工作当中拿得出、用得上,保证以执勤灭火、抢险救援为中心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项切实加强器材装备管理,不断优化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有效地提升部队实战能力。
三、加强消防部队装备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装备管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保障部队战斗力就必须建立装备管理长效机制,管理工作关键在人。
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管装用装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核心的问题是教育启发人。
首先,要搞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增强全员管装爱装意识。
只有寓教于管,以教促管,管教结合,才会是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收效明显。
在教育的形式上,通过黑板报,思想教育,演讲,专题辅导等形式,大力表彰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提倡会管会用的管理员才是合格的管理员,会管会用的兵才是合格兵的风气,形成浓厚的管装爱装氛围。
其次,要加强四会训练,提高官兵管装爱装能力。
在训练内容上,要突出对现有器材装备管理的一专多能知识,在训练程序上,要采取先干部后战士,先简单后复杂,有简到繁,循序渐进。
最后,要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培养,使用和保留,保持管装人员相对稳定。
要真正把那些思想稳定,技术过硬,乐于奉献的人员放到技术岗位上;在培养上,要通过培训确实提人员素质;在保留上,要从严控制,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确立齐抓共管的思想,把装备经常性管理渗透到中队各项工作中去。
装备经常性管理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十分密确的联系,光靠骨干力量工作难以全面开展,因此,首先要统一思想,其次要搞好器材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协调;装备管理工作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必须在经常性上下工夫。
杜绝形式主义问题。
真正把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贯穿于部队教育、训练、管理、保障等各项工作任务的全过程。
2、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装备管理关键在人,在提高人员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更好的落实管理制度,从而保障战斗力重点就在于人员分工。
根据基层部队现有问题,中队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建立管理制度。
中队管理分工设置情况:中队干部对中队整体装备器材进行管理协调,下设维修小组、器材装备配备管理员、器材库管理人员,下设各班对装备器材进行分管,形成装备器材管理“循环”模式:
各车司机、战斗员(分管各车车辆、器材)→各班长、副班长(分管各班车辆器材,如发现损坏故障后)→维修小组(简单维修、处理故障,如装备缺失、故障严重) →中队干部(协调库房配发、联系厂家维修)→配发人员(经干部同意,根据实际情况配发)→各班班长、副班长(根据情况配发)→各车司机、分管器材人员
库房管理人员(定时保养维护库房装备器材,发现故障后)→维修小组(如问题严重)→中队干部(联系厂家维修)
首先,中队车辆器材装备管理可分为常用装备以及备用器材装备。
其中常用器材装备又分为车辆器材装备和人员防护装备以及其他固定设施装备,应设置装
备负责人,主要负责对中队所有车辆器材日常检查维护,根据灭火执勤需要,调整各车以及人员之间装备器材以保障灭火执勤任务顺利完成。
其次,个人防护装备方面,由每班设立检查员,对各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每日进行检查,如有装备损坏、丢失、呼救器失效等情况及时向装备配发员报告,进行调换。
再将各车器材进行分工管理,负责器材分管的人员每日对分管装备进行清洗、维护、检查,确保分管器材完整好用。
如有个别人员因事请假离队,班长应将其分管器材暂时交由他人分管,待归队后再做重新调整。
第三,中队设立维修小组,小组由经验丰富基层干部担任组长,成员由中队装备技师、业务骨干、班长骨干组成。
主要负责对中队破损、故障车辆器材装备进行维护、维修、保养和管理,处理简单故障问题,并负责与器材车辆厂家联系,处理专业故障问题。
第四,备用装备管理方面,中队设立双人管理制度,由责任心强的中队干部和器材库管理员共同管理,备用器材装备出入库登记必须经过双人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
器材库管理者须做到:
1、熟悉中队器材库内装备种类、数量以及摆放位置,认真做好每一笔出入库登记手续。
2、清楚中队器材装备账务,明确器材外借情况,妥善保管中队器材装备欠条。
3、定期对库房进行清扫、对库内器材装备进行维护,保证库存器材装备完整好用。
4、库房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库存装备器材以及常用器材是否超过服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