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世纪以来的科技与文化

19世纪以来的科技与文化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机器生产在 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迅速发展,火车和轮船的发明又使交通运输 更加便捷;电气技术的应用,使工业获得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机器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更加先 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 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同时,随着信息交 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 一个整体。 ③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蒸汽机出 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而且 日益重要。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3)近代科技发明给我们的启示 ①近代科技发明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出现的,经 济上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又反作用于生产,指导 科技改革,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 ②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表明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③科学的发明需要不畏艰难,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④科学的发明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主要 力量 ⑤应该树立科教兴国战略
3.经典力学体系 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 内容: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运用:利用该理论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方式 评价 ①牛顿力学有助于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 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开始(自然科学角度) ②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角度) ③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 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哲学角度) ④但是,牛顿理论体系本身还有不完善之处,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仅用经典力学理论无法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物理学问题。20 世纪初,爱因斯坦因此提出相对论
(4)品质: 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不迷信前人的定论的创新精神 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反对宗教神学的大无畏精神 捍卫科学,反对任何形式的歪理邪说的优秀品质 伽利略: 主要贡献: 表现: 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 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发现了许多星体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发现了著名的落体定律 影响: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 定了基础 地位: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
学;1590年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了亚里士 多德“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 的学说;1609年,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并 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绘制了第一 幅月面图;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 太阳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等现象。
治地

数学 和物 理学
英国资 本主义 经济发 展;伽 利略等 人的研
专制制度与等级制度,在一些国家引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社会革命与变
革,如中国的维新变法
能 源
英国工业革命 开始后,迫切
英 瓦特 国
1769年,改 良蒸汽机获
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 问题,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驱动火车、轮船和机

动 力
解决动力不足
的问题。传统 的畜力、风力、 人力很不稳定, 严重制约了工
领域
背景
国别
科学家
主要成就
历史意义
天文

中世
纪末 期, 地球 中心 说在 欧洲 占绝 对统
波兰
哥白尼
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
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 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意大利
伽利略
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 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开创了以实验事
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 础。
7.怎样理解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 近代思想的解放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条件,二者相互促进推动。
第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人和人性,人的自我 意识的觉醒,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潮流,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 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文艺复 兴的思想解放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之 后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对近代科学技术的 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第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 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新的思想解放,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 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即地心体系,给神学以极大的冲击。 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了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 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达尔文在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论证了人类 的起源,这些都极大的冲击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极大的促进了 人类的思想解放
生 物 学
神创论占统治 地位
英 国
达尔文
物竟天择, 适者生存。
对生物学来说,达尔文把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优胜劣汰 看做新物种起源的首要条件,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革 命;对思想界来说达尔文的学说证明了造物主即神根本 没有存在的必要,将变化发展等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 人类的思想发生了跃进;对社会来说,达尔文的生物进 化理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引入社会学说,冲击了封建
梁启超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 达尔文并没有将进化论运用到社会领域,最早把进化论引入社 会领域的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严复把这一思想翻译《 天演论》,是系统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在 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见进化论不仅是一场生物学领域里的 革命,也是人类社会的一场革命,它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 影响
2.哥白尼学说的创立 (1)背景 ①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②观测技术的进步 ③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仍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2)内容 建立日心体系,即太阳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 内的各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 (3)创立意义 ①从历史角度看: 他猛烈的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从根本上动摇了中世纪宗教 神学理论基础,促使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从天文学的角度看: 它第一次打破了地心说的枷锁,给宇宙天空开辟了新的视角和 新的方法,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标志着近代天 文学革命的开始和近代科学的开端 ③局限:宇宙茫茫无极限,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19世纪以来的科技和文化
第16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1.自然科学产生的条件 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需要科技知识,又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和发展的社会前提 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文化和希腊自然哲学传入西欧,启迪 了人们的思想;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开阔了人们的眼 界,为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显微镜、望远镜、水 银气压计等的发明为科学研究准备了手段和工具 ④欧洲先进国家的保护,鼓励科学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 度,创建博物馆、植物馆、观察台,组织科研机构,推动了自然 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⑤近代科学家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精神;伽利略等人为近代自 然科学研究创立了一般规律和经典方法
4.达尔文的进化论 (1)历史背景①社会环境: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②科学基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细胞学说和早期生物 进化论思想等为进化论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创立过程——达尔文的科学探索 1831年开始进行环球考察,并潜心研究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着生物进化诞生 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 (3)主要内容: ①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简 单到复杂 ②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 普遍规律。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核心),即“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 ③生物界存在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彼此有一定血缘关系 1871年, 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了论证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 点
5.瓦特和爱迪生创造发明的异同 相同:联系两次科技革命的前提条件和结果考虑 ①都是在思想解放的潮流的影响下和科学领域出现技术革命的背 景下进行的 ②都与两个人勤奋刻苦和为科学做贡献的精神分不开 ③都推动了新能源的应用 ④都应用于社会生产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不同:联系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考虑 ①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前者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 术尚未真正结合,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后者处于第二次工 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结合,发明是在“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 的技术革新前提下创造的。 ②应用的领域:前者主要应用于动力机械,后者不仅用于生产领 域,而且用于生活领域 ③带来的影响:前者,推动新能源煤的开发,后又推动了工业,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们进入蒸汽时代;后者,发明和改进了 日常生活中的电灯,电话等,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变化,进入电气 时代
英国
牛顿
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发现了 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创立了微积分。
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 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标志 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 了工业革命使人类了进入蒸汽 时代
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相关
究成果
德国
莱布尼茨
创立了微积分
(1)图一哥白尼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图二牛顿是经典力学 的创始人和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图三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者,图四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者和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 奠基人,图五是杨利伟,中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是航天英 雄。 (2)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否定了基督教宣扬的“地 球中心说”,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 基础。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地下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 之中,使人类认识到支配日月星辰运转的不是上帝,而是自然 规律。把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达尔文的进 化论把变异和自然选择看做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证明上帝 根本没存在的必要,把神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 最终完成了驱逐上帝的任务。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又 为杨利伟邀游太空提供了理论基础。 (4)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的 大无畏精神,捍卫科学、勇于献身的,奉献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