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年高考.江苏卷.数学试题及详细解答

2006年高考.江苏卷.数学试题及详细解答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江苏卷)参考公式:一组数据的方差])()()[(1222212x x x x x x nS n -++-+-= 其中x 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R a ∈,函数R x a x x f ∈-=|,|sin )(为奇函数,则a =(A )0 (B )1 (C )-1 (D )±1(2)圆1)3()1(22=++-y x 的切线方程中有一个是(A )x -y =0 (B )x +y =0 (C )x =0 (D )y =0(3)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 ,y ,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x -y |的值为(A )1 (B )2 (C )3 (D )4(4)为了得到函数R x x y ∈+=),63sin(2π的图像,只需把函数R x x y ∈=,sin 2的图像上所有的点(A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31倍(纵坐标不变) (B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31倍(纵坐标不变) (C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D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5)10)31(x x -的展开式中含x 的正整数指数幂的项数是 (A )0 (B )2 (C )4 (D )6(6)已知两点M (-2,0)、N (2,0),点P 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MN MP MN NP ⋅+⋅=0,则动点P (x ,y )的轨迹方程为(A )x y 82= (B )x y 82-= (C )x y 42= (D )x y 42-=(7)若A 、B 、C 为三个集合,C B B A ⋂=⋃,则一定有(A )C A ⊆ (B )A C ⊆ (C )C A ≠ (D )φ=A(8)设a 、b 、c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则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 )||||||c b c a b a -+-≤- (B )a a a a 1122+≥+(C )21||≥-+-ba b a (D )a a a a -+≤+-+213 (9)两相同的正四棱锥组成如图1为1的正方体内,使正四棱锥的底面ABCD 某一个平面平行,且各顶点...的几何体体积的可能值有(A)1个 (B )2个(C )3个 (D )无穷多个(10)右图中有一个信号源和五个接收器。

接收器与信号源在同一个串联线路中时,就能接收到信号,否则就不能接收到信号。

若将图中左端的六个接线点随机地平均分成三组,将右端的六个接线点也随机地平均分成三组,再把所有六组中每组的两个接线点用导线连接,则这五个接收器能同时接收到信号的概率是(A )454 (B )361 (C )154 (D )15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在△ABC 中,已知BC =12,A =60°,B =45°,则AC = ▲(12)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122y x y x y x ,则y x z 32+=的最大值为 ▲(13)今有2个红球、3个黄球、4个白球,同色球不加以区分,将这9个球排成一列有 ▲种不同的方法(用数字作答)。

(14)︒-︒︒+︒︒40cos 270tan 10sin 310cos 20cot = ▲(15)对正整数n ,设曲线)1(x x y n -=在x =2处的切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n a ,则数列}1{+n a n 的前n 项和的公式是 ▲ (16)不等式3)61(log 2≤++x x 的解集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

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第一小问满分5分,第二小问满分7分)已知三点P (5,2)、1F (-6,0)、2F (6,0).(Ⅰ)求以1F 、2F 为焦点且过点P 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Ⅱ)设点P 、1F 、2F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分别为P '、'1F 、'2F ,求以'1F 、'2F 为焦点且过点P '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8)(本小题满分14分)请您设计一个帐篷。

它下部的形状是高为1m 的正六棱柱,上部的形状是侧棱长为3m 的正六棱锥(如右图所示)。

试问当帐篷的顶点O 到底面中心1o 的距离为多少时,帐篷的体积最大?(19)(本小题满分14分,第一小问满分4分,第二小问满分5分,第三小问满分5分) 在正三角形ABC 中,E 、F 、P 分别是AB 、AC 、BC 边上的点,满足AE:EB =CF:FA=CP:PB =1:2(如图1)。

将△AEF 沿EF 折起到EF A 1∆的位置,使二面角A 1-EF -B 成直二面角,连结A 1B 、A 1P (如图2)(Ⅰ)求证:A 1E ⊥平面BEP ;(Ⅱ)求直线A 1E 与平面A 1BP 所成角的大小;(Ⅲ)求二面角B -A 1P -F 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20)(本小题满分16分,第一小问4分,第二小问满分6分,第三小问满分6分) 设a 为实数,设函数x x x a x f -+++-=111)(2的最大值为g (a )。

(Ⅰ)设t =x x -++11,求t 的取值范围,并把f (x )表示为t 的函数m (t )(Ⅱ)求g (a ) (Ⅲ)试求满足)1()(ag a g =的所有实数a(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数列}{n a 、}{n b 、}{n c 满足:2+-=n n n a a b ,2132++++=n n n n a a a c (n =1,2,3,…), 证明}{n a 为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 c 为等差数列且1+≤n n b b (n =1,2,3,…)1【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三角函数sinx 的奇偶性的判断,本题是一道送分的概念题【正确解答】解法1由题意可知,()()f x f x =--得a=0解法2:函数的定义域为R,又f(x)为奇函数,故其图象必过原点即f(0)=0,所以得a=0,解法3由f(x)是奇函数图象法函数画出()R x a x x f ∈-=,sin 的图象选A【解后反思】对数学概念及定理公式的深刻理解是解数学问题的关健,讨论函数的奇偶性,其AF EC B A 1E F CP B前提条件是函数的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若函数f(x)为奇函数()()()f x f x 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函数f(x)为偶函数()()()f x f x 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2【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切线的求法,直线与圆相切的充要条件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正确解答】直线ax+by=022(1)(1x y -+=与相切1=,由排除法, 选C,本题也可数形结合,画出他们的图象自然会选C,用图象法解最省事。

【解后反思】直线与圆相切可以有两种方式转化(1)几何条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2)代数条件: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有唯一解,从而转化成判别式等于零来解.3【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统计的基本知识,样本平均数与样本方差的概念以及求解方程组的方法【正确解答】由题意可得:x+y=20,(x-10)2+(y-10)2=8,解这个方程组需要用一些技巧,因为不要直接求出x 、y ,只要求出y x -,设x=10+t, y=10-t, 24x y t -==,选D【解后反思】4【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这是一道平时训练的比较多的一种类型。

【正确解答】先将R x x y ∈=,sin 2的图象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 得到函数2sin(),6y x x R π=+∈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R x x y ∈+=),63sin(2π的图像 【解后反思】由函数sin ,y x x R =∈的图象经过变换得到函数sin(),y A x x R ωφ=+∈(1).y=Asinx ,x ∈R(A>0且A ≠1)的图象可以看作把正弦曲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A>1)或缩短(0<A<1)到原来的A 倍得到的(2)函数y=sin ωx, x ∈R (ω>0且ω≠1)的图象,可看作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ω>1)或伸长(0<ω<1)到原来的ω1倍(纵坐标不变) (3)函数y =sin(x +ϕ),x ∈R (其中ϕ≠0)的图象,可以看作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点向左(当ϕ>0时)或向右(当ϕ<0时=平行移动|ϕ|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用平移法注意讲清方向:“加左”“减右”)可以先平移变换后伸缩变换,也可以先伸缩变换后平移变换,但注意:先伸缩时,平移的单位把x 前面的系数提取出来。

5【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展开通项公式的有关知识.【正确解答】1031⎪⎭⎫ ⎝⎛-x x 的展开式通项为31010102121011()()33r r r r r r C C x x ---=,因此含x 的正整数次幂的项共有2项.选B【解后反思】多项式乘法的进位规则.在求系数过程中,尽量先化简,降底数的运算级别,尽量化成加减运算,在运算过程可以适当注意令值法的运用,例如求常数项,可令0x =.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要注意项的系数和二项式系数的区别.6【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抛物线的定义.【正确解答】设(,)P x y ,0,0x y >>,(2,0),(2,0)M N -,4MN =则(2,),(2,)MP x y NP x y =+=-0=⋅+,则4(2)0x -=,化简整理得x y 82-= 所以选B【解后反思】向量的坐标表示和数量积的性质在平面向量中的应用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常常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平时请多多注意用坐标如何来表示向量平行和向量垂直,既要注意它们联系,也要注意它们的区别.7【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运算,集合之间关系的理解。

【正确解答】因为A A B C B C ⊆⊆且A B C B =由题意得A C ⊆所以选A【解后反思】对集合的子、交、并、补运算,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要牢固掌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