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答辩题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答辩题
1#题:
●电动机的类型如何选择?其功率和转速如何确定?
电动机的选择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是电机容量,主要是额定功率的选择。
首先要确定长期运转载荷稳定的带动工作机的功率值以及估算整个传动系统的功率,以此计算出电机所需的功率,然后按照额定功率大于实际功率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电机。
第二是个转速因素。
要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性能、尺寸、重量和价格等因素,做出最佳选择。
●联轴器的类型如何选择?你选择的联轴器有何特点?圆柱齿轮的
齿宽系数如何选择?闭式传动中的软齿面和硬齿面的齿宽系数有何不同,开式齿轮呢?
●箱体上装螺栓和螺塞处,为何要有鱼眼坑或凸台?
●减小和避免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2#题:
●试分析你设计的减速器中低速轴齿轮上的作用力。
●考虑传动方案时,带传动和链传动谁布置在高速级好,谁在低速级
好,为什么?
答:带传动等摩擦传动承载能力低,传递相同转矩时,外轮廓尺寸较其它形式大,但传动平稳,且具有过载保护,故宜放在转速较高
的运动链初始端;链传动因出安定不均匀,传动中有较大冲击振动,故不宜放在高速轴。
●滚动轴承部件设计时,如何考虑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轴的热胀或冷缩
问题?
对于装配前环境温度影响,一般装配精度高的轴承装配前要测量轴承座和轴承尺寸,以保证配合关系。
装配后使用温升,要考虑轴承装配后游隙,保证温升稳定后不会出现抱死等严重问题。
●为什么要设视孔盖?视孔盖的大小和位置如何确定?
3#题:
●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啮合时,大小齿轮啮合处的接触应力是否相等?
接触许用应力是否相等?为什么?
●圆柱齿轮在高速轴上非对称布置时,齿轮接近扭转输入端好,还是
远离输入端好?为什么?
远离输入端好,这样啮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传动转力矩 , 不容易使轴受应力集中而弯曲
●轴的强度不够时,应怎么办?
●定位销有什么功能?在箱体上应怎样布置?销的长度如何确定?
答:.定位销:保证拆装箱盖时仍保持轴承座孔的加工精度,一般位于箱体纵向两侧连接凸缘处呈非对称布置;
●4#题:
●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分配的原则是什么?高速级的传动比
尽可能选得大是否合适,为什么?
●滚动轴承的类型如何选择?你为什么选择这种轴承?有何特点?
根据轴径选轴承内径,初选轴承,选择合适外径,再计算径向当量动载荷及所需基本额定动载荷值,与所选轴承额定值作比较,再调整外径;
●齿形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试说明齿形系数对弯曲应力的影响?
●以你设计的减速器为例,试说明高速轴的各段长度和跨距是如何确
定的?
●减速器内最低和最高油面如何确定?
●最低油面确定后在此基础上加5到10mm定出最高油面位置。
放在
低速轴一侧吧,油面会比较稳定
●5#题:
●开式圆轮应按什么强度进行计算?磨损问题如何在设计中考虑?
P105
●对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和齿根弯曲疲劳折断,
故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然后考虑磨损的影响,将强度计算所求得的齿轮
●模数适当增大。
●一对相啮合的齿数不等的标准圆柱齿轮,哪个弯曲应力大?如何两
轮的弯曲强度接近相等?
如果两个斜齿轮的齿数相同,且没有变位,弯曲应力是相等的。
不考虑作用在齿轮齿面上的摩擦力,大小齿轮啮合力是相等的,可是小齿轮的齿根厚大于大齿轮的齿根厚,弯曲应力作用的截面积不同。
可是,小齿轮轮齿工作“频繁”,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比大齿轮轮齿应力循环次数多(与传动比大小有关),因此常校核小齿轮的疲劳强度。
相同齿数的齿轮(包括斜齿轮),正变位的齿轮齿厚(包括齿根厚)变大。
●固定式刚性凸缘联轴器和尼龙柱销联轴器在性能上有何不同?试讲
述你所选联轴器的特点?
●轴承凸缘旁螺栓孔中心位置(相对轴心距离)如何确定?它距轴承轴
线距离近好还是远好?
6#题:
●提高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有哪些措施?
●小齿轮采用正变位。
2.使用高强度材料、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式,提高齿面硬度。
3.如果轮齿弯曲强度“富裕”,能够选择较小模数、增加齿数。
等。
●一对相啮合的大、小圆柱齿轮的齿宽是否相等?为什么? P121
●小齿轮较大齿轮可宽一些,安装啮合时容易组装
●设计带传动时,发现带的根数太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