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计学概论》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8.什么是指数体系?它与因素分析有什么关系?
9.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应编制哪几种平均指标指数?如何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10.综合指数或平均指标指数因素分析的对象如何分辨?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统计实践中,通常人们所说的指数一词的含义指的是( )。
A.广义的指数
B.狭义的指数
C.广义和狭义的指数
D.拉氏和派氏指数
2.从指数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把指数分为( )。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
7.拉氏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A.基期
B.报告期
C.假定期
D.任意时期
8.因素分析法的依据是( )。
A.指标体系
B.指数体系
C.拉氏指数
D.派氏指数
9.∑p1q1-∑p0q1 表明( )。
A.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解:(1)拉式公式下的工业品出口价格总指数为:
∑∑ ∑∑ kp =
p1q0 = p0q0
k p p0q0
=
926 × 3880 + 583 × 3890 +
935
550
520 × 3300 + 515
450 × 2500 422
= 102.90%
p0q0
2880 + 3890 + 3300 + 2500
∑ ∑ 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得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 p1q1 − p0q1 =12006(万)
(4)四种商品零售量总指数为:
∑∑ kq =
q1 p0 = (5.20 × 2.0 + 5.52 ×17.0 +1.15× 5.2 +1.30×16.5) ×1000 = 118.58% q0 p0 (5.00× 2.0 + 4.46 ×17.0 +1.20× 5.2 +1.15×16.5) ×1000
∑∑ ∑∑ ∑∑ (2)
q1 p1 = q0 p0
q1 p1 × q1 p0
q1 p0 q0 p0
⇒
kp
=
k pq
÷ kq
= 108.8% ÷107.3%
= 101.40%
则该地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幅度= k p −1 = 101.40% −1 = 1.40%
7.某集团公司所属三个分厂生产同种产品,其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
14.综合指数包括(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15.按指数对比的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的作用是( )。
(3)蔬菜价格变动使得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2.2-2.0)×5.20×1000=1040(万)
猪肉价格变动使得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17.8-17)×5.52×1000=4416(万)
鲜蛋价格变动使得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9.2-5.2)×1.15×1000=4600(万) 水产品价格变动使得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18.0-16.5)×1.30×1000=1950(万)
±%
±%(扣除物价因素)
城市
200
10.5
9.2
农村
135
8.8
7.3
∑∑ ∑∑ ∑∑ (1)
q1 p1 = q0 p0
q1 p1 × q1 p0
q1 p0 q0 p0
⇒
kp
=
k pq
÷ kq
= 110.5% ÷109.2%
= 101.19%
则该地城市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幅度= k p −1 = 101.19% −1 = 1.19%
《统计学概论》第六章课后练习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统计指数?其作用是什么?
2.统计指数有哪些分类?
3.综合指数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试就社会经济现象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
4.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其作用是什么?
5.编制综合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时期问题?
6.什么是平均指数?它有哪些形式?
7.试述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派式公式下的工业品出口价格总指数为:
∑∑ ∑∑ kp =
p1q1 = p0q1
p1q1 =
4200 + 4100 + 3320 + 2620
= 102.79%
p1q1 935 × 4200 + 550 × 4100 + 515 × 3320 + 422 × 2620
k p 926
583
520
450
2.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
产品
产量(件)
单位成本(元/件)
出厂价格(元/件)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
2000
2200
10.5
10.0
乙
5000
6000
6.0
5.0
试计算:(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17.0 鲜蛋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 9.2 = 176.92%
5.2 水产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 18 = 109.09%
16.5 (2)物价总指数为:
∑∑ kp =
p1q1 = (2.2 × 5.20 +17.8× 5.52 + 9.2×1.15 +18.0×1.30) ×1000 =109.12% p0q1 (2.0 × 5.20 +17.0 × 5.52 + 5.2 ×1.15 +16.5×1.30) ×1000
E.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
A.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D.商品销售量指数
E.农产品播种面积指数
4.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
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四、计算题
1.某市几种主要副食品价格和销售量的资料如下:
蔬菜 猪肉 鲜蛋 水产品
基期
零售价(元/公斤) 零售量(万吨)
2.0
5.00
17.0
4.46
5.2
1.20
16.5
1.15
报告期
零售价(元/公斤) 零售量(万吨)
2.2
5.20
17.8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无法预期变化
12.若商品销售价格增长 5%,销售量增长 4%,则销售额增长( )。
A.20%
B.9%
C.9.2%
D.8%
13.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 10.4%,固定构成工资指数为 115%,则职工人数结构指数为( )。
A.96%
B.126.96%
C.101.56%
D.125.4%
B.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C.由于销售量的变动对价格的影响
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10. ∑p0q1-∑p0q0 表明( )。 A.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B.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C.由于销售量的变动对价格的影响
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11.若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成本指数( )。
∑∑ (3) kc =
c1q1 = 10× 2200 + 5× 6000 = 52000 = 87.99% c0q1 10.5× 2000 + 6× 5000 59100
∑∑ (4) kp =
p1q1 = 12.5× 2200 + 6× 6000 = 63500 = 99.84% p0q1 12× 2000 + 6.2× 5000 63600
q0 p0
200 + 450 + 350
1000
5.某市主要工业产品出口资料如下:
产品
甲 乙 丙 丁
计量单位
吨 件 米 吨
价格(美元)
基期
报告期
935
926
550
583
515
520
422
450
出口额(万美元)
基期
报告期
3880
4200
3890
4100
3300
3320
2500
2620
试分别按拉氏公式和派氏公式计算这几种主要工业产品出口价格总指数。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
C.反映现象总体总规模水平
D.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人数指数
5.52
9.2
1.15
18.0
1.30
试计算:(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
(2)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
(4)四种商品零售量总指数。 解:(1)蔬菜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 2.2 =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