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剪纸艺术教学心得

剪纸艺术教学心得

剪纸艺术教学总结
剪纸艺术是我国工艺美术中很有研究价值的艺术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

剪纸的材料和制作较为简单,一把剪刀,一张纸而已。

因此,中小学美术课本都将列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列入其中。

由于制作简单,且不需要很高深的美术知识,学生乐于学,喜欢做,效果显著。

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来实施的。

一、让学生欣赏剪纸艺术的美感特点
在让学生欣赏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由于纸的材料所局限,剪纸艺术又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特点,这种特点的运用。

又丰富和促成了剪纸画面的紧凑和完整感。

这样,也就使剪纸的构图有别于一般性绘画,它运用整体构图,适形的手法,并且由于纸的特点,大多数作品以“满”为美。

剪纸作品中的夸张是非常重要的。

民间艺术家对夸张有十分丰富的经验。

艺谚说:“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根尾巴背石头。

”像文学作品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在这里要让学生体会到适当的夸张往往打破正常的比例关系,强调整体而明显的形态动态并与其气息相通的线条来概括。

在欣赏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体会剪纸艺术中锯齿纹和月芽纹的美感。

这两种纹样在植物和动物表现上最为常见。

这些纹饰都是刀触的产物。

二、从简单的图形入手
在让学生了解了上述剪纸的美感特点后,一般来讲,学生有点迫不及待,很想自己也剪出一些剪纸作品来,这点,教师应告诉学生,从简单的图形入手,由简单到复杂。

剪纸作品中最简单的,又最容易学会的图形是团花。

团花——顾名思义是成团状的纹样,它成圆形、方形、五角形等。

要剪好团花,首先要将纸折好,折的方法不同,剪出来的图形也就不一样。

一般可折三——四次。

然后无论你怎么去剪,只要求“千刻不落,万剪不断”,就一定能剪出造型各异的团花剪纸作品,这样一来,不存在学生是否聪明和愚蠢,只有仔细剪刻和不仔细,也有的学生忘带剪刀工具,这时老师会对他说你只要有手,同样可以制作出来,不过它不叫剪纸,而叫撕纸而已,且制作出来的图形是另外一种风格,它显得古朴、稚拙,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让学生掌握创作一幅剪纸作品的过程
学生了解了团花的剪纸创作和方法后,老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由此及彼去掌握剪纸作品的创作过程。

我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演示一幅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结合剪纸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剪纸作品要对物象做高度的概括,夸张其主要部分。

例如人物,头部是主要部分,因此夸张头部,对人的身体、脚,作大胆的概括,虽然头部是主要部分,但头部不能不分主次。

在头部中,相对来说是眼睛更应突出,因此要夸张眼睛,从而启发学生对生活素材进行取舍,设计稿的过程也是概括和提炼的过程。

在演示中将这些具体而清晰地表现出来,学生看得见,印象深,难点自然就迎刃而解。

学生要掌握剪纸原则,创作理想作品,在剪纸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一直是高涨的,有的学生不冷静,急于求成。

为此,老师要反复告诉学生要谨慎从事,操作中严格遵循“由小到大,由里到外,由局部到整体”这一与绘画完全相反的原则,要提醒学生下刀要准,一刀一剪的操作均要衔接紧密,这样剪纸才会干净利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对社会的审美感受。

剪纸艺术教学总结
杨林中学
陈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