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的制度
为切实保证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防止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特制定本制度:1、安全部门定期组织人员对全院安全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报告,迅速整改。
2、加大安全保卫力度,增加保安巡逻次数。
时刻对住院部等科室进行监控,防止因病人情绪不稳定而诱发的跳楼事件。
3、保安在夜间积极引导急诊病人就医,重点注意刀伤病人,醉酒病人的就医,防止发生伤害医务人员事件。
4、加强夜间的防火检查,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5、后勤部门定期组织人员对全院用电情况及配电房、电梯运行情况的检查,防止发生触电、漏电事故及电梯运行中的伤害事故。
6、随时检查病区各通道情况,防止因路滑或通道有阻碍物而引起的滑倒、碰伤等事故。
7、加强对车辆管理和驾驶员的安全教育。
8、加强对食堂的监管工作,防止食物中毒事件。
9、各护理单元加强对病人的管理,防止发生病人跌倒、烫伤事件。
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失窃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
(一)做好医院安全检查工作管理,库房、诊室应随手关门上锁,贵重器械、设备应建帐,落实责任。
资料.
.
(二)维护好院内秩序,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
(三)加强巡视,做好安全工作,随手关门,经常检查门窗。
(四)医护人员介绍住院须知时向患者介绍安全知识,保管好贵重物品与现金。
(五)一旦发生失窃,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六)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协助做好侦破工作。
二、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
(一)做好医院安全检查工作管理,夜间病房门上锁。
(二)遭遇暴徒后,沉着冷静,采取果断措施保护患者及公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注意观察暴徒的特征。
资料.
.
(四)设法通知保卫科,夜间通知总值班,由总值班视情况拨打110。
(五)暴徒逃走,注意走向,为破案提供线索。
三、发生火灾时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各科室、班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检查仓库、电源及线路,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消除隐患。
(二)工作人员和患者不允许私用电器。
(三)当院区内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者先撤、重患者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离”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四)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者,不得在楼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五)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
(六)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
(七)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八)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邻近人员。
资料.
.
(九)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要迅速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十)关闭邻近房间的门窗,断开燃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中心或电工室人员操作)。
(十一)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程序]
四、患者自杀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
(一)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及分管医生,并同时报告保卫科。
(二)保卫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
(三)检查患者病室内环境,若发现私藏药品、锐利器械等危险物品给予没收;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四)告知家属24小时监护,不得离开,并做好记录。
(五)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心理状态。
(六)查找患者自杀原因,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
(七)发现患者自杀,通知医生立即赴现场,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价值,如有可能立即抢救。
(八)保护现场,包括病室及自杀处。
(九)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听从安排处理。
(十)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
[程
资料.
.
序]
五、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
(一)患者入院时详细交代住院须知,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不允许私自外出,以免贻误治疗、突发病情变化等严重后果。
(二)加强巡视,力所能及地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尽量减少其外出机会。
如必须外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主管医生批准,患者及家属在《离院责任书》上签字方可离开,并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病房。
(三)一旦发现患者私自外出,要立即报告护士长,通知主管医生和保卫科。
(四)依据患者所留下的通讯方式,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寻找。
(五)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
(六)患者确属外出不归,需两人共同清理患者物品,贵重物品交保卫科。
[程序]
交代住院须知
资料.
.
[应急预案]六、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一)接到停水通知后,立即通知科室与食堂,告知停水的时间,做(二)做好应急准备,根据停水时间尽量储备水源,好停水准备。
以备使用和饮用。
(三)突然停水时,白天与总务科联系,汇报情况,查询原因;夜间通知总值班,汇报停水情况。
向保卫科、分管院领导汇报(四)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协助患者解决因停水带来的不接停水通知便。
[程序] 通知科室
应急预案]七、泛水的应急预案及程序[通知其他人员,积极采取措施阻止继续泛(一)立即查找泛水原因,(三)科(二)不能自行解决者,立即通知总务科或总值班。
水。
室协助维修人员共同将水扫净,保持环境清洁。
(四)告诫患者,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区,必要时放置醒目标识,资料.
.
防止跌倒。
[程序]
查找泛水原因
八、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同时备好应急电源,准备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动力电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二)突然停电后,立即使用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护抢救工作,开启应急灯或点燃蜡烛照明灯。
(三)与维修组联系,维修组应积极查询原因,尽早排除故障或开启应急发电系统。
(四)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程序]
九、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运转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资料.
.
(一)立即通知电梯外人员,并按响警铃。
(二)电梯外人员在告诫电梯内人员不要慌张的情况下,应立即通知电工到场。
(三)电工应首先用机械钥匙开启电梯门,解救出被围人员,并积极查询原因,尽早排除故障。
(四)无法排除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维保单位到现场处理故障。
(五)电工应加强电梯的维护、检查、保养工作。
[程序]电梯突然停止运行
立即按响警铃
十、氧气瓶临时存放点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意外处理预案
为保证临床各科氧气瓶存放点的安全。
制定以下制度和意外处理预案:
一、安全管理制度
1、临床科室的备用氧气瓶存放数量不宜多于5瓶,如需急用可临时调配。
2、氧气瓶存放点应通气、避热、防火和防止碰撞。
3、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氧气瓶有无油污和漏氧。
4、氧气瓶存放点内不得存放任何可燃杂物,并保持清洁。
二、意外处理预案
1、发现瓶体有油污时,应立即用四氯化碳擦除,以防止与氧气接触而发生燃烧。
2、定期检查并清除存放点内的任何可燃杂物。
如发现有漏气现象,应立即撤出病区,通知供货商调换。
资料.
.
3、存放点气温较高时,应随时通风、防火。
4、病房内有人输氧时,有点燃蚊香和使用其他明火现象,应立即制止。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