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第3版)(华科版)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 计算机与计算思维1、计算思维: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理论思维、实验思维、计算思维2、计算机科学在本质上源自数学思维、工程思维。
3、算法:基本要素: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算法的控制结构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4、问题求解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反思展望。
5、计算机发展:(1946~1958)电子管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1964~1970)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6、计算机分类: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7、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
8、计算机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9、计算机应用:数值计算,数据及事物处理,自动控制及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教学,通信及网络,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
10、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储存器:内(主)储存器,外储存器。
字节为8个二进制位。
11、软件是由程序、数据和相关技术资料构成的集合体。
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12、计算机工作原理:(1)用二进制表示指令和数据,没一条指令包含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和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储存器中的位置)。
(2)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完成计算、储存、通信的工作。
(3)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完成简单的操作。
(4)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5)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必须将程序和数据从外储存其装入主储存器,然后才可取出指令并执行。
13、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14、原码:符号位+二进制字长。
反码:负数符号位不变,其余位求反。
正数不变。
补码:负数的反码末尾加1,正数不变。
移码:常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在偏移12-n 的情况下,将补码符号位取反。
15、浮点表示法:一个二进制数N 可表示为F N E +=2,E 为阶码,F 为尾数。
阶码是带符号的纯整数,尾数是带符号的纯小数。
浮点数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主要由阶码决定,精度由尾数决定。
若尾数M ≧0,M=0.1××××……×,即将尾数限定在[0.5,1]之间。
M<0,M=1.0××××……×,即将尾数限定在[-1,-0.5]之间。
用R 位移码表示阶码,M 位补码表示尾数,则这种浮点数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为12112)21(-+--⨯-+R M ,最小负数为12121--⨯-R 。
标准表示ES 2)1(-)(13210-⋅⋅⋅P b b b b b 。
16、信息编码:二—十进制编码(BCD:Binary Coded Decimal)。
ASCII 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空格<0~9<A~Z<a~z 。
17、汉字编码:汉字输入码(外码):1~9区为符号,16~55区为一级字库3755字,56~87区为二级字库3008字。
汉字机内码:汉字最基本的编码。
18、主板:芯片组,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输入/输出接口,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和CMOS。
微机总线: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外部总线。
CPU:速度:每秒执行指令的条数。
字长: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内储存器:ROM,RAM,高速缓冲储存器(Cache)。
19、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输出设备:显示器及显卡,打印机,声卡,视频卡,数码相机,音箱。
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手动操作,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2、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
3、进程:一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
动态,暂时,与程序组成不同(进程的组成包括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
但与程序密切相关。
进程可以创建新的进程,但程序不可以创建新的程序。
进程管理:进程控制(创建和撤销进程,控制进程的转换状态),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进程调度(记录进程的情况,包括进程名、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进程资源需求等。
对CPU 进行调度、分配、回收。
进程调度分为非剥夺式调度和剥夺式调度)。
4、储存管理:单一连续分配方式,分区式储存管理,叶式和段式储存管理,虚拟储存器(将一部分保存在磁盘上)。
5、设备管理:功能:(1)设备分配与回收,记录设备的状态。
(2)建立统一的独立于设备的接口。
(3)完成设备驱动程序,实现真正的I/O操作。
(4)处理设备的中断请求。
(5)管理I/O缓冲区。
设备驱动程序,USB技术,即插即用技术。
6、文件管理:文件:具有符号名的数据项的集合,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两种。
文件类型:可执行文件exe,com。
远程序文件c,cpp,bas,asm。
目标文件obj。
批处理文件bat。
图像文件bmp,jpg,gif。
流媒体文件wmv,rm。
压缩文件zip,rar。
音频文件wav,mp3,mid。
网页文件html,asp。
7、文件夹:单级文件夹结构,多级文件夹结构。
8、磁盘分区。
文件储存单位:簇。
簇是指可分配的用来保存文件的最小磁盘空间,计算机所有信息都保存在簇中。
文件储存分配数据结构:记录文件各个部分的位置,通常成为文件分配表。
分为连续分配,链式分配(每个簇中有指向下一个簇的指针),索引分配(文件中的第一个簇记录了该文件中其他簇的位置)。
9、文件系统:负责存取和管理文件信息。
Dos/Windows系统有6种不同的文件系统:FAT 文件系统,FAT32文件系统,NTFS文件系统(簇设置过大会影响磁盘储存效率,过小虽可以提高储存效率,但易产生大量磁盘碎片),NTFS5.0,WINFS。
10、操作命令:联机命令接口(命令驱动方式,图形用户方式),脱机命令接口。
11、文字处理软件:(1)全文选取:Ctrl+A;将光标定位到文档的开始位置,再按Shift+Ctrl+End;按住Ctrl,在左边的选定区中单击;在文本选定区中三击鼠标左键。
(2)隐藏编辑标记:Ctrl+星号;Ctrl+Shift+8。
12、电子表格软件:(1)一个工作表最多有65536行和256列。
(2)任何时候只有一个工作表是当前工作表。
(3)行列交叉处的方格叫单元格。
活动单元格右下方的实心小方块叫填充句柄。
(4)在不同工作表之间,引用单元格需要加上工作表名和半角的感叹号。
(5)水平拆分条,垂直拆分条。
(6)选定单元格:按住Shift,移动光标,选定以开始单元格和结束单元格为对角的矩形区域;按住Shift,单击工作表的行号(列号),选定从当前行到单击行(列)之间的行(列);(7)Ctrl+A或单击全选按钮选择全部单元格。
(8)日期:yyyy-mm-dd,也可用/分隔。
时间:hh:mm:ss,十二小时制,空格后输入AM(a)或PM(p)。
日期和时间之间加空格。
超大数:科学计数法。
分数:0空格分子/分母。
负数:(绝对值)或—数。
百分数:%可前置。
将数字作字符:前面加'。
(9)〈Ctrl〉+〈;〉输入系统日期。
〈Ctrl〉+〈Shift〉+〈;〉输入当前时间。
(10)使用填充句柄日期加1天,时间加1小时。
按住Ctrl 则复制原文字。
(11)复制单元格:按住Ctrl,用鼠标拖动至目标单元格。
(12)输入公式以=开始。
算数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 <=〈〉。
文本连接运算符:&。
(13)单元格引用: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
13、常用函数:(1)SUM(number1,number2,…)(2)对指定为参数的数字求和SUMIF (range,criteria,[sum_range])(3)A VERAGE(number1,[number2],…)(4)对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求平均值A VERAGEIF(range,criteria,[average_range])(5)MAX(number1,[number2],…)(6)MIN(numb er1,[number2],…)(7)真价值判断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8)COUNT(value1,[value2])(9)计算满足条件单元格数目COUNTIF(range,criteria)(10)计算空白单元格的数目COUNTBLANK(range)(11)AND判断逻辑表达式的值,全真则真。
OR,全假则假。
(12)NOT参数值求反。
(13)INT取小于参数值的最大整数。
(14)ROUND四舍五入保留指定小数位数的参数值。
(15)RANK.EQ返回一个数在数字列表中的排位。
RANK.EQ(number,ref[,order])。
0或省略则降序排列,不为0升序。
14、绝对地址:复制时不让地址位移,在行名或列名前加$。
15、图表的类型:柱形图、折线图、饼图、条形图、面积图、XY散点图、股价图、曲面图、圆环图、气泡图、雷达图。
16、PowerPoint的视图: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备注页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阅读视图、母版视图。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1、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
计算机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3、网络的组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4、网络分类:(1)按规模: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按拓扑结构:星形结构、树形结构、环形结构、总线型结构、全互联网型结构、不规则型结构。
5、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纤、无线传输介质。
6、网络设备:网卡(网络适配器)、交换机、路由器、网关。
7、局域网分类:(1)按通信方式:客户机/服务器局域网和对等局域网。
(2)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共享介质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
局域网特点:地理覆盖范围有限,有各种连接设备,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延时较短,可用多种介质,是数据通信网络,连接方式多样,主要采用星形或树形结构。
8、OSI将整个网络通信功能分为7个层次。
低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高四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每层间的通信协议称同层协议,相邻层的通信约束称接口。
9、Internet特点:(1)采用TCP/IP协议,(2)透明性,(3)是一个真正的用户网络,(4)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