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总结(2012)按照左云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2012年度矿产资源检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登记管理办法》、《山西省矿产资源条例》结合我公司实际,对2012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如下总结:一、矿山概况及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1.矿山概况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位于大同煤田北西部、大同煤田侏罗系含煤地层剥蚀边界线附近,大同市左云县鹊儿山镇石墙框村、鹊儿山村、小破堡村及其以东一带,行政隶属左云县鹊儿山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º48′50″~112º49′18″北纬:40º05′40″~40º08′24″2012年12月2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11071220115516,批准井田面积10.9124km2,生产规模110万吨/年。
批准矿界坐标点见表1-1。
井田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宽约2km,南北长约7.7km,面积为10.9124km2,批采侏罗系大同组3、4、7、8、11、12、14号。
批采标高1210m-1078m。
表1-1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矿界坐标点一览表序号1980年西安坐标系(6°带)1954年北京坐标系(6°带)矿区独立带X Y X Y X Y1 4442011.6143 19665948.6338 4442058.00 19666020.00 4440339.653 538099.0622 4443579.6206 19665516.62854443626.00 19665588.00 4441914.509 537693.6433 4443910.6228 1966583662934443957.0019665908.00 4442240.02538019.11844446711.6345 19665269.6206 4446758.0019665341.00 4445049.819 537499.5415 4447741.6392 19665252.6183 4447788.00 19665324.00 4446079.823 537499.9346 4449694.6525 19667219.6231 4449741.00 19667291.00 4447999.07 539499.3827 4443173.6224 19667229.6373 4443220.00 19667301.00 4441479.728 539399.3098 4442688.6196 19666977.6371 4442735.00 19667049.00 4440999.109 539139.192井田东距大同市28km,西距左云县城22km,南距新高山煤炭集运站3km,本矿有运煤铁路专用线,左云县至大同市的公路沿十里河从井田南部通过,京包、北同蒲、大秦铁路线交汇于大同市铁路枢纽井田交通便利。
井田内最高点位于北部,标高1340m,最低点位于十里河河床1195m,最大相对高差145m。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共有7个井筒为生产服务,开采最大深度142m。
于1958年建矿,矿井自投产以来,不断更新采煤设备和开采技术,以综采和高档普采相结合,使煤炭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由于企业生产单一,经济效益较低,经济状况一般,该矿2002年改制为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初开工建设设计能力为210万吨/年选煤厂,并在2002年11月投产。
[2009]92号文件《关于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等二处保留矿井整合方案调整的批复》,属本次兼并重组中的单独保留矿井,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座集煤炭生产、洗选、发运于一体的综合性煤炭企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10万吨/年,核定能力110万吨/年。
精煤洗选能力210万吨/年,铁路发运能力300万吨/年,资产总6.37亿元。
2.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经过几次延期和变更,现有效期至2018年11月20日,证件号:C14000201171220115516。
未转让。
3.采矿权抵押、冻结、查询情况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采矿权自2013.3.10未作抵押、也未被冻结、未被查封。
二、矿山年度生产情况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原名左云县鹊儿山煤矿)在1958年前由社队开采,年产量3万吨,1958年后转为县营矿井。
1964年进行改扩建,1968年建成投产,1969年达到5万吨设计能力,1974年该矿生产原煤13.6万吨,为设计能力的2.7倍。
1980年根据省计委晋计煤基字(1980)第201号文和山西地方煤管局晋地煤基字(1980)第160号文件精神扩建为年产30万吨矿井,1982年建成投产,1983年生产原煤28万吨/年。
1984年第三次改扩建,被列为山西省地方煤矿六十个重点改扩建矿井之一,经山西省计委以晋计基燃字(1984)第265号文批复,将扩建为生产能力60万吨/年的矿井,并委托沈阳煤矿设计院进行初步设计,此后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产量达到90万吨,2003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规发[2003]686号《关于2003年全省国有煤矿矿井、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的批复》核定本矿2003年生产能力为110万吨/年,2008年核实的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本矿生产能力为110万吨/年。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共有7个井筒为生产服务,开采最大深度142m。
矿井自投产以来,不断更新采煤设备和开采技术,以综采和高档普采相结合,使煤炭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由于企业生产单一,经济效益较低,经济状况一般,该矿2002年改制为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初开工建设设计能力为210万吨/年选煤厂,并在2002年11月投产。
该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座集煤炭生产、洗选、发运于一体的综合性煤炭企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10万吨/年,核定能力110万吨/年。
精煤洗选能力210万吨/年,铁路发运能力300万吨/年,资产总6.37亿元。
该矿井为生产矿井,矿井已经开采3、4、7、8号煤层,现主要开采11-3、14号煤层。
矿井采用7个井筒开拓。
2012年井下布置开拓11-3号北翼轨道巷、北翼回风巷和14号2703巷、5704巷、5705巷、综采11-3号11805工作面、11804工作面和14号147802工作面、147801工作面。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实施情况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矿产资源开发用方案)》落实实施。
采矿活动是在采矿许可证许可的矿区范围内开采许可的煤层,实现开采范围与开发利用方案相符,开采标高批采标高1210m-1078m。
无超层越界开采行为。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三率”情况“三率”情况矿井回采率:2012年度我矿布置一个采区开采11、14号煤层,共计动用储量125万吨,开采量85万吨,损失量19.7万吨,矿井回采率为67%。
(1)、采区回采率:2012年度我矿布置一个采区开采11、14号煤层,共计动用储104万吨,开采量85万吨,损失量19万吨,采区回采率为82%。
(3)、工作面回采率2012年度我矿布置一个采区回采11、14煤层,开采85 万吨,损失量 1.6万吨,动用储量87.6 万吨,工作面回采率97%。
(3)、矿井“三率”符合规定,三率调查表附后。
五、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等法定费用缴纳情况,附各项规费结缴票据复印件本矿自建矿始至今多年来,每年都及时足额地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使用费,并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分期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根据本矿具体情况如实地填报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
2012年8月缴纳完成采矿权价款3020万元。
六、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情况煤矿计划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提交专家组评审,通过评审后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方案执行。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七、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2012年我煤矿编制了《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对预案进行了演练,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
八、上一年度年检和日常监督检查、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2012年,我矿在上一年度年检和日常监督检查、督查未发现问题,故无整改内容及情况。
九、是否存在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采矿行为2012年度,我矿严格按照公司编制的《大同鹊山精煤公司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布置和开采,其开采的面积在采矿许可证8个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和限定的开采深度批采标高1210m-1078m。
标高以内,开采采矿许可证规定的11#、14#煤层(采矿许可证许可开煤层:井下无越界开采违法采矿行为。
拐点见附表:十、实施开采总量控制的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和产品销售情况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井田共获得保有资源/储量67495千吨,其中111b为18921千吨; 122b为15389千吨;333为10605千吨;蹬空区资源储量(111b+122b+333)为11038千吨;永久保安煤柱资源/储量(111b+122b+333)11542千吨。
111b/总量为50%,(111b+122b)/总量为83%,达到了勘探阶段对资源/储量的比例要求。
采空区动用储量40625千吨,累计查明108120千吨。
2012年销售收入32015万元,工业总产值为28838万元,销售吨煤均价为409元。
十一、环境保护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区域属黄土丘陵区,地表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植被稀少,黄土质地疏松,属典型的大陆气候,区内降雨多集中在夏季,且以暴雨居多,因此使植被本已稀少的地表,本土流失比较严重,本区内基本为广大农村地区,无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等特殊环境敏感因素,结合煤矿生产特点,确定主要保护目标为评价区生态环境、地下水、环境空气及村庄居民。
加大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原煤在转载、运输及筛分过程中易产生煤尘的地方尽量采取闭密防尘措施,水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处理措施,绿化措施,生态保护管理措施,流域及水土保持治理,为使我矿区变成山川秀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矿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