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系统
技术 要求
应急
指挥 场所 值班室
指挥厅 会商室
移动
应急 平台 中型
大型 小型
物理 场所 安全
37
应急处置流程控制平台
发现
处置
级别估算 形势分析 否 启动预案? 是 应 急 决 策 信息发布 善后处置 应急指挥 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 应急指挥 是 启动预案? 应急处置 恢复重建 调度方案 信息发布 应急处置 直接处置 信息发布 应急处置 应急指挥 应急措施 善后处置 事故调查 善后处置
多个部门 上级或事故主要地 区行政首脑
28
我国的应急指挥体系及平台建设
29
应急领导机构
应急指挥机构
国家防汛抗旱 指挥系统机构
国务院 国 务 院 工 作急委
· · 专项指挥部 ·
流域机构和省防 汛抗旱指挥部
Ⅰ级、Ⅱ级应急响应
市应急委 · · 专项指挥部 ·
1.1 什么是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由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组
成的,并由管理者负责控制的一个整体。
管理系统种类繁多; 各组分相对独立; 组织性和目的性强。
4
1 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概述
1.2 什么是公共安全管理系统
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是由公共安全管理者
和管理对象组成的,并由公共安全管理者负
责控制的一个整体。
指挥系统类型 (根据用户不同)
执行型 应急指挥系统
决策型 应急指挥系统
12
执行型应急指挥系统
执行型系统的用户是接处警值班员,其处理事 件的类型是一般或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如
110 治安案件、119 火灾报警、120 急救等,
以单一、个案为主,处理时间短暂。 执行型系统的用户载体是行业、部门或企业的 应急指挥中心 。 技术核心是通信调度系统,其系统设计是由技
33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决策支持应用系统
信息接收处理系统
洪水预报系统 灾情评估系统 汛情监视系统 防汛抗旱管理系统
气象产品应用系统
防洪调度系统 信息服务系统 会商支持系统 抗旱信息处理系统
34
35
应急指挥平台 基础支撑系统 综合应用系统
无线通讯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 图像接入系统 安全保障系统
数据库系统
ICS管理特征-1
03 目标管理
05 可操控的控 制区间
04 依行动预案
10
2.4 管理特征(14个-美国ICS为例)
08 综合通讯
14 信息管理 09 指挥的建立 与转移
13 调度
ICS 管理特征 指挥系统特征 2-2
12责任性
10 指挥的链条 和指挥的统一
11 联合指挥
11
2.5 指挥系统的类型
32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国家防汛抗 旱指挥系统
信息采集 系统
通信系统
计算机 网络系统
黄淮地区新 一代天气雷 达应用系统
决策支持 应用系统
水情、工情、旱情 气象局 水利部 邮电公用网和防 国家防汛指 主要由气象和水利 和灾情信息四大类 异地之间传送数据、 水利部
汛专用通信网 两大部分构成 挥系统的核心 文本、图形、话音、 静态和动态图像的 系统
预 测 预 警
智能 辅助 方案
指 挥 调 度
应 急 保 障
应 急 评 估
模 拟 演 练
数据仓库
安 全 保 障 体 系
信息 安全
数据库
系统
模型 库
预案 库
知识 库
案例 库
文档 库
基础 信息
空间 信息
事件 信息
标准 规范
基础
支撑 系统
应急 通信
计算机 网络
数据交换与 共享系统
视频 会议
图像 接入
容灾 备份
专业应急部门向区域应急指挥部负责,区域应急指挥对辖 区行政长官负责。区域指挥部地点应尽量接近事故地点,
但也不必与现场应急指挥岗位设在同一地点,区域指挥部
所在地点应具备足够的会议、办公、通讯和比较便利交通 等条件。
26
2.7 指挥模式
联合指挥:虽然只是一类或一个事故,但规模 较大、情况复杂和跨越几个地域,且具有耦合
风险隐患监测防控系统
综合业务系统
综合预测预报系统 指挥调度系统 应急评估系统
预案智能管理系统 应急保障系统
模拟演练系统
36
应急整体平台
信息接报 发布系统 门户 网站 大屏幕 显示 终端 电话 传真 PDA 手机
法 规 与 标 准 规 范
法律 法规
综合 应用 系统
综合 业务 管理
风险 隐患 监测 防控
测系统、评估决策系统、通信指挥系统、现场
指挥控制系统、公众沟通系统; 二是建设四大数据库,即应急预案、应急资源、
专家信息、地理信息数据库;
三是建设三大支撑平台,即通信支撑平台、硬 件支撑平台、软件支撑平台。
22
2.7 指挥模式
按照事故性质与规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1、单一指挥
3、联合指挥
当几个辖区协同应急,可以由这些辖区的上一级行政部门 建立更高级别的区域指挥,协调各辖区的行动。
区域指挥负责制定行动计划,指出事故应急处置优先顺序、
需求和目标;明确参与应急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和通讯方式, 确认应由区域指挥完成各项应急管理功能。
在区域应急指挥系统运行中,各现场应急行动指挥岗位和
定的流程,分工协作、统一指挥、联合行动。
其特点是:应急管理机制是由多个不同类型、 多层次指挥系统构成。一般由一个政府指挥中 心、多个部门指挥中心构成,不同系统具有不 同的职责。
19
2.6 指挥系统建设模式
集权模式效率最高; 授权模式投资最省;
协同模式最符合国内政府应急管理的实际。
但在具体选择时因牵涉部门利益、投资规模和 技术水平等,还没有形成针对各模式的技术解 决方案,使得用户在建设时很难进行选择。
在有些事故初起阶段,可仅由单一的事故指挥系
统指挥多起事故,但如果几起事故同时发生且规 模随时可能扩大、情况更为复杂时,或一起大型
事故涉及多个部门参与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应尽
快转换为区域指挥模式。 采用区域指挥有利于克服应急指挥功能交叉和引
发同类资源需求冲突所引发的统一协调问题。
25
2.7 指挥模式
20
案例—“协同决策型系统”打造威海应急
威海市政府建立的应急指挥中心,采用了决策 型系统;
市公安局、安监局等各部门和各市(县)区政
府作为分中心,采用执行型系统。 各级中心通过威海电子政务内网互联。
21
案例—“协同决策型系统”打造威海应急
具体建设内容有三大部分: 一是建设五大应用系统,即信息采集与预警预
ICS),是指用于指挥、控制和协调突
发事件应对的系统性工具。
基本要求: 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灵活;
权威高效
7
2.2 指挥系统的重要性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 相当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集合体。对各种紧急事态 的管理的有效与否,集中表现在指挥系统的有效性。
术人员或技术公司来主导。
13
决策型应急指挥系统
决策型系统的用户是应急指挥长,其处理事 件的类型是重大或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
如地震、禽流感、矿难、劫机等,以群体、
群案为主,处理时间较长。 决策型系统的用户载体是国家、省、市应急 指挥中心。 技术核心是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其系统
设计应以领导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为主。
全权行使应急指挥大权。
其特点是:由政府牵头、政府投资、集中管理, 应急中心是政府管理的一个部门,有专门的编
制和预算。中心是应急事件处理的惟一中枢,
政府将所有的指挥权归于中心,应急中心有权 调动政府任何部门。
17
2.6 指挥系统建设模式
授权模式:指政府利用现有的应急指挥基础,根据 应急管理的要求,通过局部的体制调整,授权应急
地(市)防汛抗 旱指挥部
Ⅲ级、Ⅳ级应急响应 城市 应急 联动 跨部门 应对 单部门应对
县应急委 · · 专项指挥部 ·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组织体系
31
防汛调度决策指挥过程
预测预 情报收 根据水情、雨情、工情和灾情及其 报阶段 集阶段 发展趋势的预测预报,经过分析归 主要由决策层,在认清防汛 防汛调度由一系列决策构成, 纳,确定防洪决策的具体内容、目 形势的基础上,以洪灾损失 前期调度方案效果影响到后 标以及当前决策的“焦点”。然后 主要完成降雨预报、洪水预报、工 最小为目标,通过会商,对 期调度决策。及时收集分析 依据决策目标和可供使用的防洪手 程安全状况分析与预测、洪灾发生 上述可行方案进行补充调整, 前期调度决策的成效,确定 段设计出一组实现决策目标的可行 主要完成气象、水雨情、堤防和水 发展趋势预测等。由于防汛指挥决 最终选出满意方案予以实施。 其对后续调度决策的作用, 方案,并对每个可行方案的风险、 反馈与 库等工程运行状况、险情、灾情等 方案设 策属事先决策,预测预报的结果是 利弊及后果进行评价。 是进行后续防洪调度决策的 防汛信息的收集、整理,并为防汛 评估分 决策的依据。预测预报的误差和及 计阶段 基础。 值班人员和防汛会商提供信息服务。 析阶段 时性,决定决策的风险程度 决策 阶段
基础比较好的某一部门,在该部门的牵头下,政府
相关应急部门联动办公,联合行动。 其特点是:政府将应急管理的指挥权授于公安,以 公安接处警为核心,协同其他部门共同处警。在紧 急情况下,公安代表政府调动各部门联合行动,并 代表政府协调和监督紧急事务的处理。
18
2.6 指挥系统建设模式
协同模式:指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指挥 中心和执行机构通过网络组合在一起,按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