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_37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_37

《气温的变化》科学与数学融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折线统计图是表现数据的方式之一。

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会制作单式折线统
计图。

2、知道在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气温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3、理解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的读图分析。

★科学与数学跨学科整合设计思路:
PISA阅读水平评估立足在“为学习而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推断、思考、评价文章的意义。

我们也不难发现,用图表表现的题目占绝绝大部分,无论是阅读、科学还是数学本身,都离不开这种最自然、直接又有效的表达方式。

这是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社会的持续进步,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着数学的气息,人们开始习惯于结合数据用表格、图象和图形等方式表词达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数学图表信息。

如何阅读这些数学图表信息,成为孩子们日后生活的很重要的水平。

四年级的同学只学习过单式的条形统计图,要到五年级下学期才学习折线统计图的读图与作图,故教科版的科学教材在《天气》一单元也仅仅使用条形统计图实行分析。

但对于气温的变化来说,其实使用折线统计图更直观,所以我们设计了《气温的变化》一课,以培养学生的
读图水平为核心目标,先教会学生读折线图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而发现气温变化规律。

通过研究气温的变化让孩子们理解到科学的结论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很多数据,并且通过度析无数的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数据的收集。

1、出示同学们收集的两周天气情况数据表,并表扬那些每天都坚持收集的同学。

2、通过故事说明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的重要性。

简单介绍澳大利亚一位农场主贝尔菲尔德先生坚持了45年,记录每一天的气象资料。

这些数据为科学家研究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使气候变化提供了珍贵的数据。

科学家们收集数据后还要将数据整理成图表,才能实行分析,有所发现。

二、数据整理的方法——绘制图表。

1、把课前收集的数据实行整理,能够绘制成图表。

2、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后面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做铺垫。

(条形统计图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谁多谁少也一目了然。


3、通过条形统计图演变为折线统计图,体现知识的迁移。

4、生通过与条形统计图对比,自主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5、汇报交流。

(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比较,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①统计的内容相同。

②都有横轴,而且都是表示年份。

③都有纵轴,而且都是表示气温。

(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比较,有什么不同点?
不同点:①条形统计图的年份在直条的下面,而折线统计图的年份是在直线的下面。

②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折线统计图用点和线表示数据。

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表达实验的结果。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点的意义: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线的作用。

小结:“上坡”表示气温增加,“下坡”表示气温降低。

坡度越大,变化越大,坡度越小,变化越小。

3、总结: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根据线的起伏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利用折线统计图分析这两周的气变化情况。

4、学生通过刚才学会的折线图解释两周气温变化的情况,并分析与什么因素相关。

5、表现没标温度的,只有折线的统计图,选一选,哪一幅是早上7时到晚上8时实时气温统计图(突显折线统计图的学习本质,感悟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

6、通过度析一天的气温折线统计图,知道一天气温变化的规律,体会一天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气温也会不同。

7、小结:在描述像气温这样连续变化的数量时,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全面也更直观。

统计图是我们分析数据的一个有力工具,但是不同的统计图有不同的优势,要学会选对的图干对的事。

四、探究不同地点气温的变化。

1 、通过视频回顾3月28日分小组在不同环境下实行的气温测量的活动。

(要让学生学会读折线图,再使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完整地经历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使用一节课的话时间上不太允许。

而通过把小组一天的温度测量活动放在课前实行,并制作为微视频,不但能让学生回忆起自己当天的测量活动,从而激起数据处理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感性地观察到其他小组测量环境与自己小组不同的地方。

如此,仅仅通过不到3分钟的时间,就能打破科学课堂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课堂更高效。


2、把当天的活动记录整理并制作折线统计图。

3、小组汇报及思考不同小组的温度曲线为什么不一样。

4、思考为什么贝尔菲尔德先生每天上午9点整在同一地点记录当天的天气。

5、总结: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在距地面1.5米上测出的数据。

百叶箱要安放在防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自然的草坪上。

五、拓展
1、展示中国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2、通过度析发现中国每年的平均气温都在变化,但总体的趋势是在上升的。

引导学生持续注重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气温的变化。

3、总结:在科学的研究中,经常需要实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这个过程从而解释科学现象,发现科学规律。

而图表就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数据整理的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