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参考件)
总则
一、为全面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解决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家庭和睦、
邻里融洽、家园和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制定本村规民约。
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
人共同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崇德向善,传承优良传统文化,树立良好村风民风。
三、本村村民应当自觉遵守本村规民约。
党员村民要带头遵守本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先锋模
范作用。
居住在本村的外来人员,参照遵守本村规民约。
第二章社会治安
四、村民之间应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严禁侮辱、诽谤他人,严
禁造谣惑众、拨弄是非。
五、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不扰乱公共秩序,不妨碍公务人员执行公务。
六、严禁赌博、吸毒、偷盗、敲诈,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七、严禁损害他人庄稼、瓜果及其他农作物,加强牲畜看管,严禁违规放牧猪、牛、羊等。
第三章集体资产资源管理
八、爱护公共财产,不得损坏水利、道路交通、供电、通讯、生产等公共设施。
九、本村土地,包括耕地、宅基地和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归村集体所有。
十、村民应自觉保护地貌完整,不得毁坏地堰,防止水土流失。
十一、严禁砍伐国家、集体林木。
第四章消防安全
十二、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不得焚烧垃圾、秸秆、根茬等。
十三、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堆放户内、村内,定期检查,排除各种火灾隐患。
十四、加强村里防火设施检查和维护。
加强对村民尤其是少年儿童安全用火用电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体村民消防安全意识和水平。
十五、对村内、户内电线要定期检查,损坏的要请电工及时修理、更新,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第五章婚姻家庭
十六、遵循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原则,共建团结和睦的家庭关系,争创文明家庭。
十七、夫妻双方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应互尊互谅,共同承担家庭事务,共同管理家庭财产,反对家庭暴力。
十八、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十九、子女要赡养老人,关心老人、尊重老人。
外出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
父母应尽抚养未成年人子女和无生活能力子女的义务,不虐待儿童。
第六章邻里关系
二十、坚持互尊互爱、互帮互助、互让互谅,共建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二十一、遵循平等自愿、团结友善、互惠互利原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以诚相待,相互支持配合。
二十二、提倡邻里守望,邻居外出走亲访友、务工经商,应帮助照看,遇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相关人员。
主动关心和帮助孤寡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残疾人员。
与外来人员和谐相处,不欺生、不排外。
二十三、邻里纠纷,应本着团结友爱的原则,平等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要申请村调解委员会协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树立依法维权意识。
第七章村风民俗
二十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
倡导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倡导文明新风,对婚丧嫁娶要注重节俭,不铺张浪费,不盲目跟风攀比。
二十五、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听、不看、不传播淫秽书刊、音像,不参加邪教组织。
第八章美丽家园
二十六、积极配合参与主体景区、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乡村旅游点建设。
二十七、共同遵守村庄整体规划,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要先报批,严禁未批先建、少批多建。
二十八、共同维护村庄整洁,认真做好“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提倡实行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处理、定点投放,严禁向河道、沟渠丢垃圾、排污水;圈养家畜家禽,禁止未经批准规模化养畜禽,严禁乱扔乱丢病(死)畜禽。
二十九、增强生态环保意识,不得使用明令禁止的农药,降低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推广施用有机化肥、缓释肥。
第九章民主参与
三十、村民应积极参与村级民主管理,珍惜自身民主权利,坚持从本村公益事业发展和全体村民共同利益出发,认真提建议、作决策、选干部。
三十一、严格遵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纪律,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政策要求,自觉抵制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不以个人好恶、关系亲疏、利益关联为标准进行推荐和选举。
三十二、应推选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人员担任村干部。
第十章奖惩措施
三十三、建立村规民约执行激励制度,村民委员会每年进行先进评比,经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后,由村民委员会表彰奖励模范遵守村规民约的家庭和村民个人。
三十四、凡违反本村规民约的,经过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后,由村民委员会对行为人酌情作出批评教育、公示通报、责成赔礼道歉、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等相应处理决定。
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一章附则
三十五、本村规民约由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负责解释。
三十六、本村规民约自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