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考试试卷课程名称:实验心理学试卷(A)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如果被试在自变量发生变化的所有情况下接受实验,这种实验设计属于(A )A 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独立组设计2、下列不是用心理物理学方法测定感觉阈限的特征(B )A测定的次数多B不受被试态度的影响C刺激系列大于反应系列D反应较简单3、下列是关于传统心理物理学三种方法的特点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B )A极限法和常定法是阈限的直接测量,而调整法是阈限的间接测量。
B常定法在用两种判断测定差别阈限时,不肯定间距大小常随受试的态度而变化。
C在测定重量的阈限时,多用常定法。
D极限法渐减序列不宜用于味觉和嗅觉阈限的测定。
4、下列是关于心理量表的一些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 )A数量估计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B分段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
C心理量表大多属于等距量表。
D等距量表能广泛地应用统计方法。
5、下列可以称为“开窗实验”范例的是(D )A斯顿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B波斯纳等人的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方式实验C克拉克和蔡斯的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D 哈密尔顿和霍克利的字母转换实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声音频率是一种物理量,而人对它的感知则是响度。
B与振幅这个物理量相对应的心理量是音高。
C音高的知觉主要是由声音的强度决定的,也决定于声音的频率。
D掩蔽的刺激与测试的音调频率必须大体接近,才会产生掩蔽作用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生理零度表现为一个狭窄的范围B痛觉没有专一的适宜刺激C热刺激引起的冷觉称为诡冷觉D基本的味觉只有:酸、甜、苦、辣四种。
8、要揭示首位效应和新近效应最好采用(B )A重构法B自由回忆法C对偶回忆法D系列回忆法9、下列方法都是解决密码问题的方法,其中属于强方法的是( C )A 假设—检验法B 爬山法C 选择性搜索法D 尝试错误法10、注视在1米远处的灰色背景上的一个10×10平方厘米的白色纸块,然后把所产生的黑色后象投射到距离为2米的白色背景上,根据恩墨特定律后象的大小为( C )A 10×10平方厘米B 10×20平方厘米C 20×20平方厘米D 200平方厘米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ⅹ”,每小题1分,共10分。
1、霍桑效应与实验者效应相比,导致自变量转移的原因有些不同,后者是一种气氛效应。
( ⅹ) 2、到底选什么样的被试,是由实验结果的结论直接用于什么总体决定的。
(√ )3、信号检测论在测定感受性时能把被试的主观态度区分开。
(√ )4、在实验中,由于一些难于控制的偶然因素,常使反应变量上下波动,这样造成的误差称系统误差。
(ⅹ )5、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为1000——3000Hz 。
(√ )6、佩珀定律最适合于说明中央凹受刺激时的情况,而里科定律则最适合于说明网膜外围受刺激时的情况。
( ⅹ)7、侧抑制是临近视觉单元发生的相互抑制性影响的现象。
(√ )8、在形状知觉恒常性中常用邵勒斯比率,在亮度知觉恒常性中常用布伦斯维克比率。
(ⅹ )9、刺激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影响人感知时间的效应,称之为Tav 效应;刺激的相对呈现时差对距离知觉的影响,称为Kappa 效应。
(ⅹ )10、在大多数实验中,情境变量不与其它因素共同构成自变量。
(ⅹ )三、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实验中主试让被试用老鼠做“跑迷津”实验。
做实验的老鼠放在笼子里,笼子上贴有“跑迷津伶俐”和“跑迷津呆笨”的标签。
实际上这些老鼠都是从同一种群中取来,随意分配到笼子里的,不存在伶俐和呆笨的差异,但实验结果却反映出它们的行为与它们的标签具有一致性。
标记为伶俐的老鼠都比那些标记为呆笨的学习得快。
请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这是实验者效应在起作用。
(3分)理由(略)(2分)2、某药厂生产了一种治疗“感冒”的新药,告诉感冒患者这种药有奇特的疗效,并让他们服用,患者服用后报告说:“觉得好一些。
”于是厂家就大肆宣传该药的质量是多么的好。
你相信厂家的宣传吗?请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这是“自变量不经常是实验者所认为的那个自变量”的一种效应,即安慰剂效应。
我们有理由问:患者病情的好转,是药物的性能作用的结果呢,还是因为患者以为药物确有作用的心理帮助了他呢? (3分)控制安慰剂效应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建立一个安慰剂控制组,特别是在不能防止被试者了解他们将接受何种实验操纵措施的实验中,更应当做到这一点,因为尽管受试可以不清楚实验真实的性质,但被试都会试图在已往的经验上加入某种意义来理解所接受的处理。
(2分)3、有一实验是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对词和图形的再认能力的,请指出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答:自变量:不同年龄儿童、词和图形;(2分)因变量:再认能力;(2分)无关变量:其余影响被试再认能力的因素;(1分)4、某人想比较有意义材料和无意义材料的识记效果,用记忆仪将有意义材料(10个项目)和无意义材料(10个项目)共20个项目依随机顺序写在同一个纸盘上,以每秒1个项目的速度呈现,呈现3遍后令被试自由回忆,分别将两种材料的正确回忆项目数作为识记效果。
你认为这样设想是否合适?为什么?答:不合适。
(1分)(1)被试对10个有意义材料和10个无意义材料的熟悉程度没有交代清楚;(1分)(2)由于项目数较少,虽然采取了随机的方法排序,但不能消除顺序效应;(1分)(3)自由回忆不能把被试的识记效果全部检测出来;(1分)(4)呈现3遍是多了还是少了,如果材料太简单,3遍就多了;如果材料很难,3遍就少了。
(5)自由回忆的方法说得不够清楚,是让被试写出来,还是说出来。
(1分)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常见的因变量指标有那些?答: (1)反应的正确性(1分)(2)反应的速度(1分)(3)反应的难度(1分)(4)反应的次数(1分)(5)反应的强度(1分)2、为什么采用保持恒定法能控制无关变量?答:被试的年龄,身长、体重,遗传、动机、情绪等有机体变量和形状、大小、呈现时间等刺激变量无法消除。
我们可以采用保持恒定的方法,使其保持恒定不变,使其效果固定而控制它的效果。
另外,实验最好在同一时间,同一房间里进行;实验仪器装置应在同一条件下使用;主试的态度要保持一定,室温和湿度等也保持恒定。
这样就能使实验状态保持恒定。
(3分)为了控制练习,疲劳等效果,往往把明显表现这些效果的最初几次尝试除外,在练习曲线、疲劳曲线变得平坦时再进行正式实验。
这样就能将练习、疲劳等效果保持恒定,而控制它们的效果。
(2分)3、为什么听觉实验多在室内进行?答:听觉实验多为室内实验,这就对实验环境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尤其是进行听力测量等实验必须具备无噪环境——隔音室。
(2分)隔音室亦称作消声室,它的主要用途是建立可以控制的自由声场,以便进行语言、听觉有关的测试、研究工作;测定机器和其它声源的发声特性,或其它需要避免反射声、外来声干扰和模拟自由声场的工作。
(3分)4、简述马赫带现象答:1860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马赫在研究中发现不同亮度的区域,在其边界处有亮度对比和加强的现象。
(2分)这种边缘的主观对比加强的现象叫做边界对比,而边缘上一亮一暗的窄光带则称为马赫带。
马赫带是由于不同明度刺激相邻之处的感觉彼此相互影响的结果。
(3分)5、简述记忆研究中的分散注意法答:分散注意法程序的关键是在记忆保持阶段。
为了防止受试利用刺激间隙进行重复练习,必须把他的注意从记忆的材料上转移开来,1959年彼得森他们设计受试对三个字母组合或三个辅音字母的组合的记忆(例如x —J —R)测验。
刺激以三音串连的方式呈现1秒钟,紧接着给受试1个3位数字,让他从这个数开始每次减去3地倒着计算。
(3分)实验者在适当的间隔时给予一个信号,这时受试必须立即对原刺激作出回忆。
当时确定的回忆间隔分别是3、6、9、12、15和18秒以后。
结果仅仅间隔3秒,受试显然就有了遗忘(正确回忆率是90%左右)而数到18秒时,回忆的正确率猛降到了10%以下,其遗忘的发展也具有了艾宾浩斯曲线的趋势。
(2分)6、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答: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2分)例如,在对声音的反应时实验中,如果没有控制好预备时间,预备时间有时较长(如4s),使被试的准备松弛了;有时较短(如0.5s),又使被试来不及准备,这都会对反应时产生不利的影响。
结果测出来的反应时的长短就不仅是由声音决定的,同时也是由预备时间决定的。
(3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知觉实验中的各种变量答:(1)自变量知觉研究中刺激的时间间隔、空间间隔、持续时间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自变量不仅可用单一的变量,也可用组合的变量,即由几个单一变量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变量来作为自变量。
自变量的选择要根据实验的目的个要求而定。
除了刺激的定量变化之外,在知觉研究中有时也采用另一类的刺激变量,即刺激的定性变化。
(4分)(2)因变量因变量是实验中由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变化。
在知觉实验中,最简单而又主要的反应形式是受试的言语描述。
反应时同样可以用作知觉实验的一个因变量。
(2分)(3)控制变量在知觉实验中,那些与实验无关的变量都属于控制变量。
它包括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条件。
哪些无关变量该控制,首先要由实验本身来决定,实验的目的、方法不同,控制变量也不同。
在实验之前,实验者可以研究过去有关文献或用因素型实验进行预测,从而减少盲目性。
—般,不作为自变量的刺激的物理方面都需要控制,如刺激的持续时间、强度、照明、对比等。
受试的机体因素如情绪、动机、遗传、经验、年龄等也是知觉实验中的控制变量。
既然某些变量我们无法消除,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恒定法使其在实验中保持恒定。
我们可以把实验安排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使用同一实验仪器,照明、室温、刺激物的形状、大小、复杂程度、呈现时间以及受试的机体因素等都保持恒定。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实验设计来排除某些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4分)2、试述人类情绪研究中的行为变量答:第一类是特定情绪状态下的典型情绪行为。
由于“没有一种单一的行为可以充分而必要地指向一种特定情绪”(Lewis ,1982)。
例如哭泣通常代表悲伤,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愤怒,甚至是快乐。
因此,作为因变量测量的应该是特定情境中具有内在联系的反应模式,而不是某种单一的行为。
(3分)第二类行为变量是表情动作,包括身段表情、面部表情和言语表情。
身段表情包括头面部、躯体和四肢的姿势、位置、运动方向、速度以及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