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末流211的逆袭—2019 美国计算机硕士申请经验总结

末流211的逆袭—2019 美国计算机硕士申请经验总结

末流211的逆袭—2019 美国计算机硕士申请经验总结
【声明】本文由世毕盟学员完成,经作者同意,由世毕盟教育(微信公众号:
gguconsulting)排版发布。

-基本背景
本科: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GPA:3.81/4.0
TOEFL:103(23)
GRE:158+168+3.5
- Admission
CMU MSIT-MOB, Gatech CSE MS, Northwestern CS MS, JHU CS MSE, Rice MCS, UCSD CS MS, UCI MCS, BU CS MS, Florida CS MS
引言
我本科是华北电力大学,相信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这所大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末流211。

跟世毕盟学员中动辄清北复交科的本科背景来比,我实在是不占优势。

我其实大一就有了出国的想法,但是当时一来觉得时间还早,二来那个时候我更想去加拿大留学,所以也没有好好准备语言考试,也没有遇到世毕盟。

现在想来,如果能早一点遇到世毕盟,也许我就会早点定下来去美国的想法,也会有个不错的暑研,进而会多刮出来几张彩票吧hhh。

申请结果
先来报一下目前收到的几个offer,CMU MSIT-MOB,Gatech CSE, UCSD CS75, Rice MCS, UCI MCS, UFL CS, BU CS等。

可以看到我的录取还算比较中规中矩,我也算是比较满意了。

也因为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不是很明确(因为本科学校出国的学生少,很难得到比较准确的定位)在跟mentor和培训师的讨论下,决定采取海申的策略。

是的,我一共申了20个项目,其中cmu的项目占了5个。

到今天为止我还有很多项目没出结果,不过能改变目前的选校状态的也就是几张彩票了。

希望写完这份申请总结后能再开出来一张彩票hhh。

申请过程
1、选校定位:前面说过我是采取海申的策略。

不过说是海申,也不是从USNews 上面从第一名一直申到第30名。

最开始世毕盟为我提供了一份CS的选校list,我仔细的审核后从中选取了一些学校。

同时从多方打探了解到一些学校其实不收cs的master,比如MIT,还有UW的CS master只能从本校申请等。

这样就完成了初步选校。

接着,我和mentor讨论了一下,了解到在美国找工作更看重专业排名,因此我又挑选了许多CS排名较高的学校比如UCSD等。

因为我是海申,所以没有多考虑本科学校的申请情况,毕竟本科学校样本太少实在不能作为参考。

然后通过mentor的指导,我了解到美国各个项目的申请难度,放掉了一些很难申的项目,比如UIUC的MSCS和UT-Austin的MSCS项目。

最后选取了20个项目。

2、三维:可能master申请中最重要的就是三维成绩了吧。

大概总结来说就是三维决定了你申请的下限,软背景决定了你申请的上限。

而三维中更加重要的就
是GPA。

本人GPA也是三维中最拿的出手的,百分制是90.08,四分制转换是3.81,专业GPA达到3.9。

我想这也是我能申请到这些学校的基础。

至于我的语言成绩确实不够突出都是刚刚过线的成绩,托福103(23),GRE 158+168+3.5(数学没拿到170给中国人拖后腿了hhh)。

可是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语言成绩不会过分影响整体的申请情况。

换句话说,不会影响主申校的申请情况,彩票校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我相信那些拒我的彩票校比如斯坦福也一定不会是仅仅因为我托福没考够110。

我说这些是为了给那些像我一样语言成绩考几次都刷不上去的孩纸一点信心,如果你可以轻松做到110+,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但是三维这里有几个学校需要注意:USC比较看重GPA,最好是百分制的90+;Brown则比较看重托福成绩,105+是官方标准,今年第一批的拒信就是拒了一些托福低于105的同学。

所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三维优势来筛选一些学校。

3、软背景:比起三维来说,我在软背景方面更加有经验。

大一到大二的寒假,我就联系了中国农业银行的IT assistant实习。

大三上为了弥补自己的本科背景又不想影响自己的GPA因此我选择去台湾交换一个学期。

由于本科学校实力实在有限,直接交换的学校是台湾科技大学,但是这个大学和台湾大学有联盟。

因此我选了台大的课程,也从而拿到了台大教授的推荐信不过限制只有5所学校。

从台湾回来后的那个学期,我联系了本校的教授,开始做关于机器学习的项目,然后在普华永道找到了一份sde岗的实习。

也是这份实习的经历跟CMU这个项目方向非常match,我想这也是我能录取的一个关键。

但是,在这时我突然发现我只有一份暑期实习推荐信,一份本校教授的推荐信,和有数量限制的台大教授推荐信,而且本校的研究项目也没有产出paper,一下子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

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世毕盟,当时还在暑假期间,世毕盟建议我可以再联系一下国外教授也许可以争取到秋季的实习。

不过当时邮件发出去以后要么是不回,要么就是说不收visiting student。

所以如果我能早点接触到世毕盟提前开始准备,暑研应该没有问题。

实习可以等到大四上再做。

因此为了弥补自己的软背景缺陷,我又联系到了清华的教授在大四上的时候一边申请一边做科研,最后也拿到了他的推荐信。

在申请期间我一度又改了几个学校,但是又不好再麻烦清华教授,所以我又通过一个对我很好的任课老师联系到了本校的院长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也算是一位小牛了。

就在所有软背景即将定格的时候,在世毕盟培训师的朋友圈里看到了Dartmouth College招收winter intern的信息,我联系了培训师获得了报名的方法,在2019年1.1踏
上了美国之旅。

虽然这段经历没能使我在申请期间获得推荐信,但是在PS/CV 中多少都有提到一些,同时在出国读master前如果能有一段这样的海外经历都会是非常加分的。

截止到Dartmouth,我的软背景包括三份实习,三段科研经历,清华的科研经历获得了专利,Dartmouth的科研也会拿到顶会paper的发表。

在软背景上面,有遗憾,也有收获,现如今我还是很感谢世毕盟,也感谢当时没有轻易放弃的自己。

申请建议
对明年申请的同学我有几个不成熟的建议,仅根据我个人情况提出来的小tips:(1)早点考出英语成绩,不要拖,不然到后面真的会很被动;像GRE这种考试不适合一遍一遍地刷,争取一次通过。

(2)找个交换项目可以只交换一个学期这样;也可以参加学校的2+2项目并且家庭情况允许自己也有能力参加的话,2+2项目相当于美本申请非常占便宜。

(3)一定要找暑研!一定要找暑研!一定要找暑研!(重要的事说三遍)(4)大二就可以开始找实习,大四上也不要浪费,边实习边申请并不会耽误申请的;毕竟我们出国读研的最终目的是找个好工作,国内的big name实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语
对自己整个申请季还是比较满意的,这里特别要感谢一路上帮助我的人,包括我的世毕盟培训师姐姐和Mentor 姐姐(CMU ML Master)。

我要求换学校的时候培训师都不会嫌麻烦而是尽可能帮助我,我申请了那么多项目,培训师老师都是一一帮我认真填完网申我再检查的,有问题都会耐心解答。

Mentor在CMU 学业workload那么重的情况下,还抽出来宝贵的时间帮我改CV和PS,在选校的时候也给了我不少建议。

现在录取以后,会向我分享一些CMU的情况和美国找工作的情况。

非常推荐世毕盟,如果可以,希望早点遇到世毕盟,他将会带你走进Dream School!
世毕盟是9年服务品质始终如一的中国教育品牌,是定位于美英名校申请的专业咨询机构和个人发展平台。

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留学咨询、海外研习指导、职业发展规划和语言培训的综合性教育机构,旨在为每一位期待高品质国际教育的学子提供一站式服务。

<成功案例>
2018 Fall部分申请结果:普林29枚,哈佛43枚,MIT 53枚,斯坦福64枚,伯克利90枚,CMU 82枚,剑桥18枚,牛津 12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