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
【概述】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弓I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的一组内分泌代谢综合病症。

以多饮多尿多食、疲乏、消瘦等证候群,以及血循环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

根据现代病因特点,临床分为I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H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明显缺乏伴胰岛素抵抗)、特异性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4型)四种类型(根据1996年WH(对糖尿病(3型)诊断分型的修定标准)。

I型糖尿病大多自幼年发病,有酮症酸中毒倾向;H型糖尿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肥胖者居多。

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可伴发眼、神经及心、脑、肾等血管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此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范畴。

【病因病理】
糖尿病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素体阴虚;外因为恣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或感受热毒等,致火灼阴津,燥热内盛, 而发消渴。

病理变化主要为燥热阴虚。

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胃失儒润,肾失滋源;胃热偏盛,则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又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热胃燥,肾阴亏乏,故多饮、多食、多尿相互并见。

证延日久,气阴两伤,则见疲倦消瘦之症。

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为水肿。

燥热阴虚,常生变证:如肺失滋润,日久可并发肺痨。

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贝何并发白内障、耳聋。

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
疖、痈疽。

阴虚燥热内灼,炼液成痰,血炽成瘀,痰瘀互结,痹阻胸脉,则发胸痹;痹阻经络,蒙蔽心窍,则发中风偏瘫。

【诊断要点】
1•临床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疲倦乏力等,
也有症状不典型者。

2.实验室检查多次静脉空腹血糖.o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1.lmmol/L,或随机血糖》ll.lmmol / L°(必要时重复一次)。

无咼血糖症状但属可疑者,宜做糖耐量试验。

此外,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及病情观察。

【辩证分型】
1.肺胃燥热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量频多,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

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见于糖尿病早期。

证候分析:肺热炽盛,耗伤津液,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胃火炽盛,贝昨肖谷善饥;消灼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胃津不足,大肠失润测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均为肺胃热盛之征。

2.气阴两虚症状:口干唇燥,尿频量多或混浊,神疲乏力,头晕目糊, 腰膝酸软。

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或细数。

见于糖尿病中期。

证候分析:燥热久稽,气阴两虚,故口干唇燥,神疲乏力;肾虚为本,肾虚失于固摄,精津下泄,贝保频量多,浊如膏脂;肾阴不足,肝阴亦亏,精血不能上承头目贝以晕目糊;无以充养腰膝,贝血要膝酸软;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或细数,均为气阴两虚之象。

3.阴阳两虚症状:小便频数,甚至饮一按一,入夜尤甚,口燥面枯,腰膝酸软,阳痿不举,形寒肢冷,足跗浮肿。

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见于糖尿病中晚期。

证候分析:肾主藏精泄浊,肾失固藏,精微渗漏,精亏液枯,浸延日久,阴损及阳;肾阳不足,精不化气,气不摄水,故小便频数,饮一溲一;夜晚阳衰,则入夜尤甚;水津肾精下注,无以充身,则口燥面枯,腰膝酸软;肾阳虚衰,无以温运,贝吓日痿不举,形寒肢冷。

水湿潴留则足附漫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均为肾之阴阳两虚之征。

4.瘀血阻络症状:舌燥少饮,肢端或肢体麻木疼痛,或偏瘫,或胸闷刺痛,或国盲。

舌或有瘀斑,脉细涩。

本型常合并于H型或皿型中。

证候分析:燥热伤津,津不载血,血行瘀滞,痹阻四肢经络,则肢体麻木疼痛,或偏瘫不用;痹阻胸络,贝醐匈闷刺痛;痹阻肝络,目失精血充养测目盲不视;舌有瘀斑,脉细涩,均为瘀血阻络之征。

【分型治疗】
1.肺胃燥热
治则:清润肺胃,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合增液汤加味。

黄连5克、天花粉12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玉竹12克、知母9克、芦根12克
随症加减:烦渴引饮,气短乏力,苔黄燥,脉洪大者,加人参9克、石膏30克(先煎),以益气养阴,清泄胃火;多食易饥者,加黄芩12克,梔子9克,以助清胃泻火;皮肤疮疡者,加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草15克,
以清热解毒化瘀。

2.气阴两虚
治则:益气养阴,补脾滋肾。

方药:玉液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味。

黄芪30克、知母9克、葛根9克、五味子6克、山药12克、生熟地各12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12克
随症加减:疲惫消瘦者,加人参9克,以补气助脾;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15克、苁蓉15克,以补肾强腰;尿浊如膏者,加益智仁6克、桑嫖峭9克,以助涩精;如见烦躁、失眠,遗精,舌红,脉细数者,加黄柏9克、龟版9克(先煎)、龙骨、牡蛎各30克(先煎),以泻火滋阴,固精潜阳。

3.阴阳两虚
治则:温阳滋肾。

方药:金匮肾气丸。

附片9克、肉桂粉2克(兑服)、生熟地各12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5克、丹皮9克、泽泻12克
随症加减:神形衰惫者,加黄芪30克、人参6〜15克,以大补元气;
浮肿、蛋白尿者,加白术15克、猪苓15克、补骨脂15克、鹿衔草
15克,以健脾利水,补肾而消蛋白尿。

4.瘀血阻络
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

黄芪15克、当归9克、川芎9克、赤芍15克、地龙9克、生地
12克、麦冬12克、玄参12克、桃仁15g、红花15g、牛膝10g、桔梗12g、柴胡10g、枳壳12g、甘草8g
随症加减:肢端刺痛者,加炮山甲9応全蝎5克,以通络止痛;中风偏瘫者,加水蛭9応地鳖虫9克,以加强化瘀通络;胸闷刺痛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丹参15克、延胡索9克,以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眼底病变致目盲者,加旱莲草12克、生地榆12克。

【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金匮肾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

【简便方】
1.生地、天花粉、黄芪、山药各30克,水煎服,每日1齐I」,适用于糖尿病表现神疲乏力、口干者。

2.猪胰一只,低温干燥,研成粉末制蜜九,每次6克,日服2次。

宜糖尿病患者经常服用。

3.玉米须、积雪草各30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有蛋白尿者。

【其它疗法】食疗法:猪胰1只,生薏苡仁、山药、黄芪各30克,黄芪煎汤去渣取什共煮,加姜、酒、盐制成,饮汤食猪胰,用于糖尿病多饮多尿、神疲乏力者。

针灸疗法:针刺肺俞、隔俞、胃俞、胰俞、脾俞、合谷、足三里、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每次选2〜3穴,平补平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1.糖尿病是一终身性疾病,只有坚持治疗,控制血糖。

2.科学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肥胖,避免精神紧张及劳欲过度。

3.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以避免血糖增高的恶性循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