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一章作业128304125 涂家盛
第1次报告, 第17次报告, 第34次报告数据变化:
通过比较第1次报告, 第17次报告, 第34次报告可以发现,这些数据在不断增加,意味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不断前进。
从数据的数量和表现形式来说,第1次报告数据简洁明了,但所包含的信息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只是大概的反映了我国初级阶段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情况。
第1次报告所包含的内容有:我国上网计算机数,我国上网用户,CN下注册的域名数,我国WWW站点数,我国国际线路的总容量,上网各种信息流量的比例,问卷调查结果(性别,年龄,用户所属地,职业,收入,平台,时间,用户期望)。
表现形式上,仅仅用了表格和扇形图来说明一些数据。
第17次报告内容更加丰富了,所收集的信息更详细,体现了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之快,和普及程度在慢慢扩大。
第17次报告所包含的内容有:调查背景,调查内容,相关说明,调查结果,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香港互联网使用现状调查报告,澳门互联网使用现状统计报告,调查方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支持单位。
表现形式上使用了折线图,直方图,饼图,表格。
更详细,直观,生动的说明了2006年我国网民数量,我国网站建设数量,及用户的详细情况。
第34次报告分为四章,包括:调查介绍,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互联网基础资源,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与第1次,第17次相比,数据结构更清晰,数据充实,信息详实。
数据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更增加了对比这一模块,将2014年的数据同2013数据做对比。
从数据本身来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网民数量剧增,从第1次62万增加到第17次的11100万,到第34次6.32亿,短短14年,我国网民数量突破6亿。
性别比例上由刚开始的男性多于女性,到现在男性跟女性比例接近1:1,说明我国女性普及网络的越来越多。
从表中可以看到,我国网民的平均年龄范围不断扩大,小到10岁以下,大到60岁以上,平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文化程度在第1次报告中没有统计,第17次和第34次的报告显示网民的文化程度也在小学到大学之间,职业也多样化。
第1次,第17次,第34次报告说明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络普及程度也在不断扩大。
发现趋势
目前中国的网民仍然以男性、未婚者、3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与去年同期相比,女性网民的比例、已婚者网民的比例、35岁以上网民的比例都有所上升;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下的仍然占据网民的大多数,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比例略有上升;从网民个人月收入来看,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较低;学生网民仍然比其他职业的网民要多,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其在网民总体中所占比例略有下降。
未来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宽带业务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如可照相手机越来越多,实际上这对网络带宽和频谱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整个宽带的建设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网络的整体发展。
IPv6和网格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建设将在今后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
另一方面,从去年我们组织“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的过程中看到,中国互联网的制造业在网络设备方面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包括现在在高、中、低端路同器产品方面都已经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现。
我们现在有许多邮件服务商、技术提供商在网络标准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开发。
这个方面是我们在国际方面要加强的内容。
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