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书大全

文书大全


叙述实践活动的过程是概述,阐明观点理论是概说。
(二)总结的种类
(1)按照性质来分,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
(2)按照内容来分,有工作总结、思想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 等。 (3)按范围分,有地区总结、部门总结、班组总结和个人总结等。 (4)按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等。
(三)总结的写法
(1)制作主题的特定性 述职报告的制作主体只限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干部和专业技术 人员。
(2)内容的规定性
述职报告的内容,根据当前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领导干部的有关规 定要求,从任现职以来或某一阶段本人的德政勤绩四个方面来述职,
具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性。
(3)述职的公务性兼自我性。 述职报告写作的目的在于侧重陈述自己根据任职的职责在其中做
按计划的形式分文:条文式、表格式、条文加表格式。
(四)计划的写法
1.条文式计划 由标题、正文、落款构成。 (1)标题。由四个要素组成:单位名称+适用时限+计划内容和文种(计划种 类)。 (2)正文。正文是计划的主体部分,是具体内容,一般由前言、主体、结尾 三 部分构成 前言:写计划的目的或依据,回答的是为什么做? 主体:一写目标和任务,回答的是做什么?二写方法和步骤,回答的是怎 么
2.称谓
是对主送机关或听取述职报告的部门或人员的称呼,如“××× 人事
部”“××× 领导”;如果在一定场合述职则应加上“各位领导”、“各位 评委”等称呼。
3.正文 一般包括开头、主体、结尾等部分。
(1)开头。即前言部分,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任职简介,说明自己从什么时间起任什么职务及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是概括评价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
——
—— —— ——
计划
调查报告、述职报告、总结 条例、规定、公约、办法等 会议记录、简报、大事记
三、事务文书的写作要求 以方针政策为指导,以法律规定为依据。 深入调查研究,获取真实材料。 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格式约定俗成,语言准确简练。
第二节 计划、总结
一、计划
(一)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了实现 某项目标和完成某项任务而事先做的安排和打算。
1. 普查式 2.典型式 3.随机式 4. 抽样式 5.问卷式
五、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标题 1.公文式标题
由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文种构成。
2.文章式标题
把调查报告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直接提示出来。 3.正副标题 正题提示调查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标明调查的事项 和范围。
(二)署名
调查报告的署名就是写上作者的名字或单 位名称,放在标题下一行居中位置,个人署名
3.抓住重点,突出个性。
注意:
规划——是一种时间跨度长(三年以上),范围广,内容较为概括的计 划。例:《××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设想—— 是一种粗线条的、初步的、预备性的非正式计划。相对来 讲,其适用时限较长。例:《××市拓展就业安置门路的 设想》。 要点—— 是将计划的主要内容择要摘编,使之简明突出,它适用于 时间相对较短的计划。例:《××局2001年工作要点》。 意见—— 属粗线条计划,它适用于上级向下级布置工作任务并提供 基本的思路、方法,交待政策,提出要求等。例:《×× 公司关于下属企业19××年扭亏增盈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 意见》。 安排—— 是短期内要做的,且范围不大、内容单一、布置具体的一 类计划。例:《××系第×周工作安排》。
3.真实性
从调查到研究再到整理成文必须实事求是,材料真实准确,阐 明问题公正客观。
三、类别
(一)从内容涉及的范围分,可以分为:综合性调查报告、专题 性调查报告。 (二)从调查的性质分,可以分为:社会情况调查报告、新生事物 调查报告、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揭露问题调查报告、考察历史事实调 查报告等。
四、调查的方式
也可署于文尾右下方。
(三)正文
正文一般分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
1.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的介绍有观 调 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细叙述通过调查获 得的基本情况,以及分析研究得出的理性认识。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 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 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计划是一个统称,包括:规划、设想、安排、打算、方案、要点、 意见等。
规划——是具有全局性的、较长时期的长远设想。
设想——在时间上可以是远期的,也可以是近期的,是非正式的初步
的草案性的计划。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工作方式方法到工作步骤作出全面部署与 安排的计划。 安排——是对短期内工作进行具体布置的计划。 打算——是短期内工作的要点式计划。 要点——是列出工作主要目标的计划。内容比较简明、概括,只是原 则性的安排。 意见—— 一个阶段内,粗线条的计划。
(2) 主体。这是述职报告的核心, 可从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具体地有
条有理地陈述: 思想素质方面
业务实绩方面
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努力方向
也可分为三方面来叙述:
履行职务的基本情况,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写时要紧紧围绕标准规 范述职。
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这部分内容要有分析研究、集中概括,要提 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五)计划的写作要求:
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目标明确,步骤具体。
二、总结
(一)总结的概念 总结是对已经完成的实践活动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中找出 经验教训和规律性的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 (二)总结的特点
1.客观性。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虚构和编造。 2.规律性。 能揭示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联系。 3.典型性。 总结的内容要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4.概括性。
六、调查报告写作程序:
(一)确定主题 (二)取舍材料 (三)拟定提纲
(四)起草报告
(五)修改报告
第四节
一、述职报告的概念
述职报告
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向 所主管领导部门、人事部门、专家组等陈述自己在一定时间内履行岗 位工作的成绩、问题的自我评述性的文书。
二、 述职报告的特点
做?
结尾:可以明确强调计划的要点、工作的关键环节;可以分析计划执行中 可 能出现的问题,说明注意事项;也可以提出号召希望,为实现计划 而
2.表格式计划
以表格方式撰写计划,适用于时间短、范围窄、变化小、内容 单一的具体安排,如销售计划、月计划等。
3.文表结合式计划 即表格式和条文式相结合的计划。一般是将各项目的内容填进 表格后,再用简短文字作解释说明。
总结的结构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1)完整式标题。单位名称+时限+事由+文种。 (2)文章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 (3)双标题。一般由正标题与副标题组成。正题揭示主题或概括 经验体会;副题标明单位、时限、事由和文种。
2.正文
正文由前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前言(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概括基本情况。 (2)主体:主要写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与经验教训。 (3)结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打算,改进意见和设想。 (四)总结的写作要求
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政绩„„,同时述职报告又有自我性特点,就是
叙述自己在任职期间的业绩。
三、述职报告的种类
(一)从内容上划分 1.综合性述职报告:是指报告内容是一个时期所做工作的全面、综合
的反映。 2.专题性述职报告:是指报告内容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的专题反映。
(二)从时间上划分 1.任期述职报告:这是指从任现职以来的总体工作进行报告。一般来
职工群众述职的,用口语化的语言写成的述职报告。 2.书面述职报告:是指向上级领导机关或人事部门报告的书
面述职报告。
三、述职报告的写法
述职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
(1) 文种式标题,即《述职报告》。 (2) 公文式标题。如《××财政厅×××任职期间的述职报告》,或者《 19××年述职报告》、《××公司×××述职报告》。
说,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广,要写出一届任期的情况。
2.年度述职报告:这是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写本年度的履职情况。 3.临时性述职报告:是指担任某一项临时性的职务,写出其任职情况。 比如,负责了一期的招生工作,或主持一项科学实验,或组织了一项体育竞 赛,写出其履职情况。
(三)从表达形式上划分
1.口头述职报告:这是指需要向选区选民述职,或向本单位
(1)指导思想要正确;
(2)态度要实事求是; (3)找出规律,总结经验。
第三节
一、概念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为解决问题而有目的的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 调查研究,并将其成果写成的书面材料。 二、特点 1.针对性 从实际需要出发,针对某一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 训,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 2.典型性 所选材料必须典型,具有指导意义。
努力方向
4.结束语:一般要用模式化的结束语收束全文,常用的是“特此报
告”、“专此述职”、“以上报告,请审核”;如果是口头报告,还要 向听众表示感谢,如“以上是我的述职,谢谢各位”。
四、落款
在正文的右下方署上“述职人:XXX”,在署名正下方写上日期。
(四)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
1.报告内容必须真实。
2.充分反映出自己在任期内的工作实绩和问题。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事务文书
事务文书概述 计划、总结 调查报告 述职报告
第一节
一、事务文书的概念
事务文书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事务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 用来沟通信息、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指导工作、规范行为的实用 性文书。 二、事务文书的种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