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式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式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式1.成分残缺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有的谓语还带着宾语,如果一句话里缺少其中之一,就是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的句子结构不完整,意思不清楚。

例如:①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②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③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这三个句子都没有主语,所以意思都不清楚。

从例①里不知谁\\\'听了校长的报告\ \\',\\\'谁\\\'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修改时应加上主语,可以改成:我们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或者改成:听了校长的报告,同学们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这里的例②例③句并不是真正地缺少主语,而是因为滥用了\\\'经过\\\'、\\\'通过\\\'一类的词,将主语隐藏起来了。

修改时只要删去\\\'经过\\\'、\\\'通过\\\',主语就露出来了。

例②可修改成: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这次讲课\\\'是这句话的主语,回答\\\'什么\\\'对大家启发很大。

例③可以修改成: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或者改成:通过讨论,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前者的主语是\\\'讨论\\\',后者的主语是\\\'决心\\\'。

以上讨论的是主语残缺的病句。

有的句子缺少谓语。

例如: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这句话提出了话题,没有回答\\\'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在春天\\\'怎样\\\'了,也就是没有对话题进行陈述。

修改的时候要加上谓语,可以补充为: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

还有的句子缺少宾语,也是不完整的,例如: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这句话主语是\\\'少先队员们\\\',谓语是\\\'响应\\\'。

\\\'响应\\\'一词一般和\\\'号召\\\'、\\\'倡议\\\'搭配,和\\\'学习雷锋\\\'不搭配。

\\\'学习雷锋\\\'是\\\'号召\\\'或\\\'倡议\\\'的具体内容,只能作\\\'号召\\\'、\\\'倡议\\\'的附加成分,所以这句话缺少与谓语\\\'响应\\\'搭配的宾语,也属成分残缺的病句。

应该改成: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

或者改写成: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倡议。

对于成分残缺的病句,我们只要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去检查,就可以发现缺少什么成分。

知道了缺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2.用词不当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特别要注意分辨一些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否则就会犯用词不当的毛病。

例如:①我们的教室又宽广又明亮。

②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

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③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

④他家墙上挂着一幅对联。

以上四句话都是用语不当的病句。

例①\\\'宽广\\\'用得不恰当。

\\\'宽广\\\'和\ \\'宽敞\\\'都有面积大范围广的意思,但\\\'宽广\\\'比\\\'宽敞\\\'形容的范围更大,一般与\\\'原野\\\'、\\\'土地\\\'等词语搭配,而\\\'宽敞\\\'一般与\\\'房间\\\'、\ \\'礼堂\\\'、\\\'庭院\\\'等词语搭配。

这句话是说教室比较大,应用\\\'宽敞\\\'来形容,原句没有分清近义词的大小范围。

例②中\\\'果断\\\'一词使用不恰当。

\\\'果断\\\'是形容\\\'办事或说话\\\'坚决,不犹豫,是褒义词。

例②意思是说小明独断专行的,含批评的意思,也属于用词不当。

例③中\\\'乞求\\\'一词使用不恰当。

\\\'乞求\\\'是\\\ '苦苦哀求\\\'的意思,用在请老师补课上太重了,这里使用\\\'请求\\\'才恰当。

这句话里没有分清近义词轻重,也是用词不当。

例④中的\\\'一幅\\\'不恰当。

因为\\\'对联\\\ '有上、下联,只能说\\\'一副\\\',不能说\\\'一幅\\\'。

可见,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3.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要互相搭配正确,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主、宾之间,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都要搭配正确。

如果句子中的词语不互相搭配,就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如:①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②虽然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齐倾泻下来,但大家无所畏惧。

③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验。

④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⑤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⑥我们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以上句子都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①是主语\\\'同学们\\\'和谓语\\\'驰骋\\\'不搭配。

\\\'驰骋\\\'是说\\\'骑着马奔跑\\\',参加长跑不能说是\\\'驰骋\\\',应改成\ \\'跑\\\'。

例②\\\'倾泻下来\\\'和\\\'狂风\\\'不搭配,\\\'倾泻下来\\\'陈述的是\\ \'暴雨\\\',而不是\\\'狂风\\\',应删去\\\'狂风\\\'。

例③是谓语\\\'参观\\\'与宾语\\\'经验\\\'不搭配,应把\\\'参观\\\'改为\\\'学习\\\'。

例④中的\\\'穿着\\\'与\\\ '上衣\\\'搭配,与\\\'帽子\\\'不搭配,应在\\\'一顶蓝帽子\\\'前加上\\\'戴着\\\'。

例⑤是主语\\\'造纸\\\'和宾语\\\'四大发明\\\'不搭配,\\\'造纸\\\'只是四大发明之一,应在\\\'四大发明\\\'后面加上\\\'之一\\\'二字。

例⑥中主语部分的中心词\\\'手\ \\'和前面的修饰部分\\\'聪明\\\'不搭配,应去掉\\\'聪明\\\'。

我们在说长话,写长句子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粗心大意,犯搭配不当的毛病。

所以应细心检查,使句中的词语彼此搭配得当。

4.词序混乱一个句子在词语的排列上,要有一定的次序,这样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如果词序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或者使意思表达得不清楚。

例如: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

句中\\\'无比\\\'是修饰\\\'热情\\\'的,应放在\\\'热情\\\'前头,\\\'无比\\ \'与\\\'走\\\'毫无关系,改正的时候应把\\\'地\\\'去掉。

原句变成: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热情。

又如:我们十个班级里的少先队员一起到军属王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学校十个班级的少先队员统统去王奶奶家打扫卫生。

也可理解成:我们班级里的十个少先队员去帮助王奶奶打扫卫生。

显然,前一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词序调整一下,意思表述得就明确了,就不会产生误解了,应修改成:我们班级里的十个少先队员一起到军属王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

5.指代不明说话写文章时,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常常使用一些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代词。

如:你、我、他、它、这、那等等。

但是代词不能滥用,如果不该用的时候也用了,或者用得不正确,就会产生指代不明的毛病。

例如: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这句话里的\\\'我\\\',究竟同意李明的建议呢,还是同意陈新的意见,不明确。

句中的\\\'他\\\'指的是谁,应直接说出来,意思才清楚。

可改成: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陈新的意见。

又如:中午,马铮和马跃一起上学,他问他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这句话中的\\\'他问他\\\'究竟指的马铮问马跃呢,还是马跃问马铮呢,不明确。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写清\\\'马铮问马跃\\\'或者\\\'马跃问马铮\\\'。

从以上两个例句中,我们应懂得,使用代词时,指代要明确。

6.重复啰嗦句子既要完整、正确,又要简洁、明了。

不恰当地连续使用几个形容词,或者堆砌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成分,都会弄巧成拙,造成句子意思重复,啰嗦累赘。

例如:①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②他兴高采烈地跑来,高兴地说:\\\'今晚的电影票买到了\\\'。

③舍己救人的罗盛教,为救朝鲜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以上几句都犯了重复啰嗦的毛病。

例①中\\\'不禁\\\'和\\\'忍不住\\\'意思相同,去掉其中的一个,句子才显得简洁明了。

例②中\\\'兴高采烈\\\'和\\\'高兴\\\'重复,应删去其中之一。

例③中\\\'舍己救人\\\'的意思就是\\\'为救他人献出生命\\\',与句中的\\\'为救……献出了宝贵生命\\\'重复。

可以去掉\\\'舍己救人\\\'几个字,句子就简洁明了了。

7.分类不当有的时候,人们把有从属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这就发生了分类不当的错误。

例如:①下课以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有的锻炼身体,有的打球,有的翻杠子,有的比赛跳高。

②游行的队伍来了,工人的队伍,粗犷豪迈;农民的队伍,像丰收的田野;小学生的队伍,像盛开的鲜花;解放军的队伍,英姿飒爽;学生的队伍,风华正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