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歌舞剧可行性研究报告

歌舞剧可行性研究报告

歌舞剧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大型白族歌舞剧《白子白女》文化精品项目1.1.2项目创作地点项目承办地点位于某某自治州某某市下关幸福路11号。

距省会某某市338公里,州府所在地,交通十分便利。

1.1.3项目创作内容、形式和人物设置与实施1.1.3.1创作内容以现实生活为素材,集中展示白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在构建和谐家园,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涌出的典型人物,结合我州旅游二次创业,讲述我州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矛盾冲突,通过干部之间喜怒哀乐,体现以民为本,科学发展并行成共识,讴歌了在加快某某发展中“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

塑造了金花,阿鹏代表各行各业在群众中的正面形象。

故事鲜活生动,富有民族民间及现代生活气息。

1.1.3.2创作形式以歌舞乐、戏剧形式集中展示。

运用民族民间风俗再现和现代艺术表现手段,将白族地区不同习俗,民间舞蹈、音乐、歌曲、戏剧(白剧)的综合方式进行呈现,力求达到轻松愉快,大气辉宏的画面效果。

1.1.3.3人物设置金花:即扎染金花、木雕金花、银铜金花、白剧金花、花灯金花、跳菜金花、打歌金花、本主金花阿鹏:即工业阿鹏、农业阿鹏、军人阿鹏、商业阿鹏、个体阿鹏、科技阿鹏、干部阿鹏、学者阿鹏1.1.3.4分段实施该项目创作内容分三段实施:第一段——前期创作:深入生活,采风、搜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构思、主创、反复评估作品。

第二段——中期制作:根据剧本内涵、实质,配置音乐设施设备;制作服装、舞美道具;训练、彩排。

第三段——后期推广:通过彩排、试演,经论证成熟后,与文化旅游产业衔接,推广为商业演出。

1.1.4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项目法人:某某自治州歌舞剧院法人代表:林某某1.2项目法人简介1.2.1某某自治州歌舞剧院简介某某州民族歌舞剧院由原某某州白剧团和某某州民族歌舞团组建而成。

纵观剧院40年走过的历程和所取得的重大艺绩,不仅为某某州和云南争得了荣誉,为全州三百多万各族人民争光添彩,在白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史上谱写了璀灿篇章。

为宣传某某,提高某某知名度,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团结,弘扬某某优秀历史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院曾四次晋京都献艺演出、曾为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献上精彩的优秀民族文艺节目并受到亲切接见。

部分优秀演员曾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缅甸、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到过许多省、市、自治区进行演出、获广泛盛誉。

我院是某某州唯一的专业文艺表演团队,剧院下属“三团、三部、一中心、一办”即:金花舞蹈团、白剧团、天龙乐团、舞美工程部、演出市场营销部、艺术培训部、艺术创作中心、院办公室的建制。

某某州歌舞剧院现总人数有129人,其中正式员工108人。

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云集,艺术生产实力雄厚。

我院白剧团成立于1961年11月。

白剧传统剧目十分丰富。

白剧团成立以来,在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创作现代戏等方面都作出了显著成绩。

剧团创作的现代戏《红色三弦》、《苍山红梅》和神化故事剧《望夫云》先后三次赴北京汇报演出,受到了各族观众和首都文艺界人士的赞誉。

新编历史剧《阿盖公主》,于1992年1月参加在某某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获8项大奖和同年8月份在福建泉州举行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引起轰动,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

现代大型白剧《情暖苍山》于2001年11月赴广西柳州参加第七届中国戏剧节演出荣获曹禺剧目等六项大奖。

著名白剧表演艺术家杨益琨荣获第19届戏剧梅花奖。

2006年白剧《白洁圣妃》在省新剧目展演中荣获“金奖”第一名,2007年该剧参加中国首届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获《综合银奖》,同年该剧还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学会授予的《金孔雀综合大奖》。

现代白剧《洱海花》2010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获《综合银奖》。

2011年5月参加云南省新剧目展演荣获《综合金奖》。

金花舞蹈团,演员实力雄厚,多年来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优秀(剧)节目荣获省级以上大奖,它别分别有:大型歌舞剧《玉洱银苍》、《蛇骨塔》,舞蹈有《蝶泉金花》、《白子白女白月亮》、《洱海渔歌》、《喜悦》、《洱海月》、《小河淌水》、《选秧官》、《绕山林》、《打歌》、《甜甜的山泉》、《彝山彩云》、《跳菜》、《弦子弹到你门前》、《八角鼓与霸王鞭》、大型廉政歌舞晚会《清风颂》、大型原生态民间文艺晚会《古都神韵》、大型实景原生态文艺晚会《核桃源》、大型歌舞《三月春潮》大型歌舞《和谐家园》、大型歌舞《青春常在》、大型歌舞《欢聚某某》等等,这些优秀(剧)节目多年来深受各级领导的赞扬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金花舞蹈团在近几年来,为中央组织部、中央纪委、团中央重要会议进行重大演出。

曾经在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应邀下,赴京在人民大会堂为国家领导人演出大型民族歌舞,演出非常成功,全体演员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等主要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舞蹈团在我州50年大庆期间创作演出《魅力某某》和在2006年、2007年两届某某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大型文艺展演中两届都获金奖。

《魅力某某》在全省、全州引起极大的反响,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舞蹈团的部分节目曾多次出国演出,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

我院下属的天龙乐团由30多人的乐手和声乐演员组成。

多年来经常活跃在省州之间,大部分歌手和器乐演奏员都在省州获过大奖,部分声乐演员和演奏员获得国家级大奖,他们演唱,演奏的曲目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蝴蝶泉边》、《某某是个好地方》、《小河淌水的故乡》、《某某水》、《我是洱海一枝花》、《花开两朵万年春》、《苍山歌声永不落》、《某某金花俏了俏》等曲目,这些曲目久唱不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某某州民族歌舞剧院是天女撒落在滇西高原的一颗璀灿明珠,民族歌舞异彩纷呈,白剧艺术在祖国民族戏剧百花园中独领风骚,被誉为“天下第一团”,在新的历史时期,她将为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1.2.2项目创作依据本项目创作,某某州民族歌舞剧院根据某某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转发云南省民委做好2011年长云南省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经费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成立大型歌舞剧《白子白女》文化精品项目创作组的。

项目的核心——歌、舞、剧技艺经近五十年的积淀和不断的演义、创新是成熟的,项目启动资金正在筹备,所需技术人员是现成的,演员在完成剧本创作后招聘到位。

1.2.3项目创作组成员1.2.3.1项目创作负责人林某某先生,56岁,白族。

云南省艺术学院编导系毕业,国家一级编导,某某州民族歌舞剧院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某某州舞蹈家协会主席。

从事舞蹈编导以来创作了50多台大型文艺晚会,单项舞蹈节目50余个,许多作品曾获国家级、省级、州级大奖。

主要代表作有:白族舞蹈《洱海渔歌》,回族舞蹈《婚礼》,白族舞蹈《蝴蝶飞花》《啊·格母》《蝶影》《好玩不过搭你去》《选秧宫》《赛龙舟》等。

1.2.3.2项目创作组其他人员彭强先生,男,汉族,现年48岁,大专毕业,1980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某某州民族歌舞剧院创副院长。

从事表演、编导工作,国家二级演员。

自参加工作以来,分别在白剧《阿盖公主》、《将军泪》、《白洁夫人》、《情暖苍山》、《乡长阿秀》、《白洁圣妃》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并荣获国家、省级颁发的个人优秀表演奖,金孔雀优秀表演奖,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表演奖等殊荣。

2004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白剧凾待解决的问题》获《文化大视野》编委优秀论文奖。

自2007年以来,所编剧导演的白剧《洱海花》、小白剧《接财神》、《白曲声声》,情景剧《爱在天地》分别荣获全省新农村文艺汇演创作一、二等奖。

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银奖。

全国社会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等殊荣。

顾琨先生,44岁,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师范系,分到某某州民族歌舞团工作。

现任书记一职。

主要担任音响和录音工作。

职称:舞台技师,党支部书记、中国录音协会会员。

97年院投资30多万元,亲自设计、购买设备建成理论数字录音棚。

91年至今已录制了大大小小各种新作品几千件。

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名人名段”栏目两次来某某拍摄白剧唱段录音,已在中央三台、四台、十一台播出。

《白族乡音》、《三月街》、《杨建英》、《苏錦弟》个人专辑等十余片光碟,已出版发行,畅销大力。

张亮山先生,48岁,吹、拉、弹、打无一不能。

曾多次担任大型唢呐队的业务指导,为提高白族唢呐的演奏水平作出了贡献。

1990年以来他曾先后随团到“泰国”、“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访问演出,得到了外国朋友的好评。

他演奏的曲目很多已被录制成磁带或通过电台录音播放而广泛流传。

同时还录制了《白族三弦》、《白族唢呐金曲》等三盘个人专辑盒式磁带,为继承感和弘扬白族音乐文化作出卓越贡献。

王虎先生,汉族,47岁,高中毕业。

1981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某某州歌舞剧院创作中心主任,二级演员。

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某某州舞蹈家协会会员。

主要创作的代表作有《雪里华红》、《E网情深》、《霹雳忠魂》、《蓝天里有架美丽的琴》、《花帽舞》、《开秧门》、《洱海花》。

杨华女士,回族,48岁,云南省某某市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某某州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某某州民族歌舞剧院国家二级演员,金花舞蹈团团长。

1981年从事舞蹈表演专业,曾代表某某州出访过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家。

自担任舞蹈编导以来,参与策划,创作50多台大型文艺晚会。

2001年到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学习一年。

1.3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1.3.1编制依据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⑵ 2010年12月22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国务院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⑶国家民委、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民委发〔2008〕245号);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云发[2009]13号);⑸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0〕136号);⑹在2011年全省民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狠抓工作落实,促进团结进步,奋力实现“十二五”民族工作良好开局》;⑺某某州民族歌舞剧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方案》;⑻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⑼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如《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试用版)、某某州民族歌舞剧院《98-2007年艺术创作工作总结》、《剧院简介》等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