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三章 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 细胞分化1教案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三章 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 细胞分化1教案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细胞分化
学科
生物学
学段: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生物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细胞分化的结果。源自2.描述癌细胞的特点。3.分析细胞分化的意义。
小结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分裂、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实现
将知识系统归纳
联系生活
科学分析
以“小茶缸”为背景提出问题:
1.“小茶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体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多,是如何实现的?
2.“小茶缸”的细胞在分裂时,是如何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3.在“小茶缸”孵化的第2天初步形成心脏,第4天眼睛形成,第5天尿囊发育,这些器官是如何形的?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环节5:
植物的分化
1.提问:植物有细胞分化吗?
2.以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番茄细胞,分析出植物同样有细胞分化
3.介绍我国科研成果
结合学生的观察结果,和我国科研成果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细胞分化。
环节6:
癌细胞介绍
1.了解癌细胞的形成原因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细胞的变异
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环节7:
1.介绍人有200多种不同类型细胞
2.提问:不同类型细胞如何产生?
3.介绍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
4.提问:细胞是如何“变成”一只线虫?
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引出本节主题。
环节2:
动物细胞分化的结果
1.介绍科研人员观察秀丽线虫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发现
2.归纳胚胎发育过程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实现的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细胞分化,提高归纳、总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说明细胞分化的结果。
2.分析细胞分化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分析细胞分化的意义。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环节1:
导入
3.介绍胚胎干细胞
通过介绍,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分化的结果和细胞分化的意义。
环节3:
细胞分化的原因
1.提问: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遗传物质相同,为什么分化产生不同的细胞
2.介绍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选择表达
随着教学主线引导学生继续学习,通过问题的设置,有效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形成认识。
环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