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基本措施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防止火灾危险,各建筑工地应该采取下列措施:一、各建筑施工部门,必须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确定相应的领导人员负责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
各施工部门应该将消防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防火与生产密切结合,以保证有效地贯彻防火措施。
二、普遍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在工地消防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防火与灭火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成员的具体条件加以适当分工,建立必要的会议、汇报、防火检查、学习训练等制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离城市消防队较远、规模较大的工地,应该建立专职消防队。
三、发动群众和依靠职工做好消防工作,经常向职工有计划的进行防火教育,使其自觉地遵守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必要时应该运用鸣放、辩论、整改的办法,发动职工揭发和堵塞火险漏洞,确保工地防火安全。
新招收的职工必须经过防火教育后,才能进行工作。
四、必须发动职工根据生产操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火制度公约及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
五、应该逐级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的火险问题,必须及时研究解决。
六、施工现场应当划分出用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场,仓库区、易燃废品临时集中站和生活福利区等区域。
上述区域之间以及与正在修建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参照附表选用。
如果受到场地或房屋等条件的限制,按照附表选用有困难时,在采取其他防火措施以后,可以适当减小防火间距。
┌─────────┬───┬───┬───┬───┬───┬───┬───┐│类别│正在施│办公室│储存非│储存易│锅炉房│木料堆│废料堆││防火间距\│工中的│、福利│燃烧材│燃材料│、厨房│(圆木│及草帘││\(米)\│永久性│建筑、│料的仓│的仓库│及其它│、方木│、芦席││\│建筑物│工人宿│库或露│(乙炔│固定生│成品半│等││类别│和构筑│舍│天堆栈│油料等│产用火│成品)││││物│││)││││├─────────┼───┼───┼───┼───┼───┼───┼───┤│正在施工中的永久性│\│20 │15 │20 │25 │20 │30 ││建筑物和构筑物│\│││││││├─────────┼───┼───┼───┼───┼───┼───┼───┤│办公室、福利建筑、│20 │5 │6 │20 │15 │15 │30 ││工人宿舍││││││││├─────────┼───┼───┼───┼───┼───┼───┼───┤│贮存非燃烧材料的仓│15 │6 │6 │15 │15 │10 │20 ││库或露天准栈││││││││├─────────┼───┼───┼───┼───┼───┼───┼───┤│贮存易燃材料的仓库│20 │20 │15 │20 │25 │20 │30 ││(乙炔、油料等)││││││││├─────────┼───┼───┼───┼───┼───┼───┼───┤│锅炉房、厨房及其他│25 │15 │15 │25 │\│25 │30 ││固定生产用火│││││\│││├─────────┼───┼───┼───┼───┼───┼───┼───┤│不料堆(圆木、方木│20 │15 │10 │20 │25 │\│30 ││成品半成品)││││││\││├─────────┼───┼───┼───┼───┼───┼───┼───┤│废料堆及草帘、芦席│30 │30 │20 │30 │30 │30 │\│└─────────┴───┴───┴───┴───┴───┴───┴───┘七、木材干燥室和烤木池,应该设置在独立的场地上,不要设置在施工现场。
八、防火间距中,不应当堆放易燃和可燃物质。
九、木材堆垛的面积不要过大,堆与堆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十、施工现场应当有车辆的通行道路,其宽度应该不小于3.5公尺,当道路的宽度仅能供一辆汽车通行时,应该在适当地点修建回转车场。
十一、施工现场的水源地,要筑有消防车驶进的道路。
如果不可能修建出入通道时,应当在水源旁边铺砌消防车停放和回转的空场。
十二、卸运或堆放建筑材料时,不能堵塞交通道路。
在消防车必须通过的道路上铺设地下管道或者电缆期间,应当采取保证车辆畅通的措施。
十三、施工现场的道路夜间应当有照明设备。
十四、安装和使用电气设备,应当注意下列事项:1.安装和修理电气设备,必须由电工人员进行。
新设、增设的电气设备,应当经过主管部门或人员检查合格后,才可以通电使用。
2.电线杆要架设牢固,不准作其他用途。
电线应当用磁珠、磁夹架设整齐,防止与其他物品接触。
电线与锅炉、炉灶、暖气设备和金属烟囱等,都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
3.各种电气设备或线路,不应超过安全负荷,并且要接头牢靠、绝缘良好和装有合格的保险设备。
4.电气设备和线路应当经常检查,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和绝缘损坏等情况时,必须立即修理。
5.当电线穿过墙壁、地板、芦席或与其他物体接触时,应当在电线上套有磁管或玻璃管等加以隔绝。
6.在贮存易燃液体、可燃气瓶及电石桶的库房内,敷设的照明线路应当用金属套管,并应采用防爆型灯具。
如采用一般灯具时,应安装在玻璃窗的外面。
电灯开关,应该安装在库房外面。
7.混凝土电气加热应当在有经验的电气人员经常指导下进行;电极及其他加热混凝土的导线裸出部分,不要用可燃结构作其支持物。
上述加热部件、带电压的混凝土或土壤加热地点,不要堆置可燃材料,并且要用栏杆围护和设置警告标志。
8.电气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应当切断电源。
9.不要使用纸、布或其他可燃材料作成没有骨架的灯罩;灯泡距可燃物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
10.在高压线下面不要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材料。
11.变(配)电室应该保持清洁、干燥。
变电室要有良好的通风;配电室内禁止吸烟、生火及保存与配电无关的物品。
十五、采暖、加热和使用明火,应当注意下列事项:1.各种生产、生活用火的设置、移动和增减,应当经过工地负责人或领导指定的消防人员审查批准。
2.明火和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操作,应该与易燃、可燃和爆炸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必须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
3.在木质地板上装设火炉时,必须设有隔热炉垫;火炉及其烟囱应当与可燃物之间保持适当距离,金属烟囱穿过可燃结构的部位应当用隔热材料隔离。
4.在没有拆除外脚手架的房屋内,一般不要安设火炉。
如果必须安设时,火炉烟囱要伸出脚手架不小于70公分,烟囱与脚手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5公分。
5.锅炉房的屋面和墙壁,应该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建造;锅炉顶距可燃屋顶最近部分要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6.各种炉子的烟囱靠近易燃、可燃物时,应当安设防火帽。
7.锅炉、火炉及其烟囱在使用期间,要定期清除烟灰,并要经常进行检查,保持其完好无损。
8.锅炉上的水位计、安全阀、气压表等安全设备,应当经常检查,保证完好有效。
9.禁止使用易燃或可燃液体生炉子。
10.炽热炉灰,应当及时浇灭后倒在安全地点。
11.以木片、刨花、柴草等作燃料的炊事炉灶,在烧火时要有人看管,灶前不要堆放大量燃料。
12.炉灶使用完毕后,应当将炉门闭妥或将炉火熄灭。
13.锅炉房内、火炉近旁不要堆放易燃物品。
无人看管时,不要在锅炉或火炉近旁烘烤衣物和其他可燃物品。
14.进行烘烤或加热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装入锅内的熬炼材料不要过满,以免沸腾时溢出,并且要在工作地点附近备有相应的灭火工具。
15.表面温度超过100℃的暖气管道,距可燃结构应当不小于5公分。
可燃材料不能作上述管道的保温层或支持物。
16.采用锯末、生石灰保温时,其配合比例应当经过试验鉴定,证明确实没有自燃危险后,才可以使用。
十六、施工现场禁止吸烟,吸烟应该在吸烟室或者在安全地点。
十七、运输、储存和使用易燃和易爆物品,应当注意下列事项:1.保管和使用化学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建立严格的收发、登记、回收和检查制度,切实作到限额领料,活完料净。
2.收发、储存、运输和使用爆炸物品,必须由懂得爆炸物品常识的人进行,并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安全操作。
装卸爆炸物品,要轻放轻拿;运输爆炸物品,要包装严密,放置稳固。
3.禁止在爆炸物品库房内或库外附近地方点火和吸烟,不要把容易引起爆炸的物品带入库房内,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爆炸物品库房。
4.运输、储存和使用气瓶时,应当放置稳固,防止冲撞、敲击和强烈震动。
5.气瓶不要在阳光下曝晒,在有明火的地点不要排除瓶内气体。
6.气瓶内的气体没有放尽以前或者瓶内具有爆炸危险的混合气体时,不应当修理活门。
7.防止油类落在氧气瓶上,带有油类的物品不要接触氧气瓶及其零件。
8.易燃和可燃液体的仓库,应该设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方;电石库应该设置在地势较高和干燥的地点。
9.储存有自燃危险的物品库房,要有良好的通风;废油棉纱、油手套、沾油工作服等物品,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或者妥善保管。
十八、生石灰不要与易燃或可燃材料放在一起,并且防止水分的侵入。
十九、施工现场、加工作业场所和材料堆置场内的易燃、可燃杂物,应该及时进行清理,作到下班后地清。
二十、焊接、切割工作应注意下列事项:1.氧气和乙炔气瓶应该分别放置,并保持一定的间距。
在气瓶和橡皮管未安装牢固前,不要进行焊接和切割工作。
2.乙炔发生器要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3.乙炔发生器及其配件、输送导管等冻结时,可以用热水或蒸汽进行解冻,不要使用明火加热或用可能发生火花的工具敲打。
4.测定气体导管及其分配装置有无漏气现象时,应该用肥皂水,不要用明火。
5.进行气焊或气割工作时,应该用乙炔将导管内的空气排除后,才可以点燃喷嘴。
6.在地面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时,应当与可燃物和可燃结构保持适当的距离,或者用非燃烧材料隔开;在高空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时,下面的脚手架要用铁丝绑扎,并要在事先将下面的可燃物移走,或者采用非燃烧材料的隔板遮盖,在操作部位的下方设置火星接收盘或喷水等措施。
必要时还要派人看守。
7.在制作、加工或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内,不能进行焊接和切割工作。
8.储存过易燃、可燃液体及其他易燃物品的容器,在危险状态没有消除以前,不能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
9.操作乙炔发生器和电石桶时,应该使用不能发生火花的工具,在乙炔发生器上不能装有纯铜的配件。
10.赤热的喷嘴、电焊扒手以及焊条头等,禁止放在可燃物上。
11.工作完毕以后,应当把乙炔发生器中所有的电石及其残渣清除,并要排除其内腔和其他部分的气体。
清除的残渣应当倒入土坑内埋掉。
二十一、建筑工地要设有足够供应消防用水的给水管道或蓄水池,在较大较高的建筑工程中,其内部要设有消防给水管网,保证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工程的最高最远处。
二十二、建筑工地应当设置必要的通讯、报警设备;特别重要的工程或部位,最好与公安消防队安设直通电话。
二十三、临时性的建筑物、仓库以及正在修建的建(构)筑物,都应该设置适当种类和数量的灭火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