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军标培训2020

国军标培训2020

• 试验与评定(300系列) • 测试性验证(301)
武器装备产品“六性”
不导致人员伤亡、危害健康及环境,不给 设备或财产造成破坏的能力。
•制造上的安全要求;
•使用上的安全要求;

•储存上的安全要求;

•健康危害上的安全要求;


•环境危害上的安全要求;

•安全性要求必须与质量管理、可靠性、维修性、人素工程、健
• 可靠性及其工作项目要求的确定(100系列)
• 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308)
• 确定可靠性要求(101)
• 元器件、零部件和原材料选择与控制(309)
• 确定可靠性工作项目要求(102)
• 确定可靠性关键产品(310)
• 可靠性管理(200系列) • 制定可靠性计划(201) • 制定可靠性工作计划(202) • 对承制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和控制(203)
装备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满足平时战备和战时 使用要求能力。
•定量要求:一般分为三类:
–针对装备系统的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如使用可用度、能执行任务率
等。
–针对装备的保障性设计特性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
保 障 性 要
要求,它们由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导出,一般用与系统战备完好性、维 修人力和保障资源要求有关的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使用参数描述。 –针对保障系统及其资源的要求,如平均延误时间、备件利用率等。
的各种原则和约束条件。
武器装备产品“六性”
装备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满足平时战备和战时 使用要求能力。
• 依据GJB 3872-99《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13项)
• 综合保障的规划与管理 • 制定综合保障计划 • 制定综合保障工作计划 • 综合保障评审 • 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与控制
• 规划保障 • 规划使用保障 • 规划维修 • 规划保障资源

• 定性要求:对产品设计、工艺、软件及其他方面提出的
非量化要求,如采用成熟技术、简化、冗余和模块化设
计等设计要求、有关元器件使用、降额和热设计方面的
要求等。
武器装备产品“六性”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 依据GJB 450A-2004《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32项)
•定量要求:包括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故障检测时间、故 障隔离时间和虚警率等。
测 试 性 要 求
•定性要求:包括测试可控性、测试观测性和被测单元(UUT) 与测试设备的兼容性等。
武器装备产品“六性”
系统及设备能及时、准确地确定其工作状态(可工作、不可工 作或工作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
维修和战场抢修等诸方面。参数可分为以下三类:
–维修时间参数,如平均修复时间(MTTR)、系统平均恢复时间

(MTTRS)、平均预防性维修时间(MPMT)等。

–维修工时参数,如维修工时率(MR)。

–测试诊断类参数,如故障检测率(FDR)、故障隔离率(FIR)、虚

警率(FAR)、故障检测隔离时间(FIT)等。
GJB
9001B
武器装备质量管 理体系
-2017版
国家军用标准解 读培训
主讲:邓家传
军用标准管理 掌握商场主动权
课程目标
了解标准的构成和理论基础 理解标准的条款含义 了解本组织应用标准的要点和方法 掌握应用标准的方法
GBJ 9001B-2017 产生的背景,编 制框图
项目 策划 阶段
项目 设计 阶段
设计 定型 阶段
项目策划 输出
质量保证大纲
技术设计 输出
技术设计报告
设计定型 输出
设计定型文件
依据GJB 1362A-2007《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六性策划 输出
六性大纲
六性设计 输出
六性设计报告
六性评估 输出
六性评估报告 19个附件之一
武器装备产品“六性”
• 潜在分析(306) • 电路容差分析(307)
• 使用可靠性评估(502) • 使用可靠性改进(503)
武器装备产品“六性”
产品在规定和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和程序 和方法进行维修,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定量要求:反映系统战备完好性、任务成功性、保障费用和
维修人力等目标或约束,体现在保养、预防性维修、修复性
• 制定维修性计划(201)
(308)
• 制定维修性工作计划(202)
• 维修性试验与评价(400系列)
• 对承制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和控制
• 维修性核查(401)
(203)
• 维修性验证(402)
• 维修性评审(204)
• 维修性分析评价(403)
• 建立维修性数据收集、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 使用期间维修性评价与改进(500系列)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 定量要求:通常包括基本可靠性要求和任务可靠性要求。
– 基本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无故障工
作的能力。常见参数如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不可修复产
品)、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可修复产品)等。
可 靠 性 要
– 任务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常见参数如平均严重故障间隔时间(MTBCF)、任务可靠度 (R(t))等。
• 对转承制方、供应方和建筑工程单位的安全 • 验证与评价(300系列)
性综合管理(102)
• 安全性验证(301)
• 安全性大纲评审(103)
• 安全性评价(302)
• 对系统安全性工作组的保障(104)
• 安全性符合有关规定的评价(303)
• 建立危险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跟踪系统 • 安全性培训(400系列)
• 建立可靠性模型(301) • 可靠性分配(302) • 可靠性预计(303) •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304) • 故障树分析(305)
• 可靠性验收试验(405) • 可靠性分析评价(406) • 寿命试验(407) • 使用可靠性评估与改进(500系列) • 使用可靠性信息收集(501)
2016年,国家标准 GB/T19001-2016 依据相关国际标准改版, 国家军用标准也随之改 版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四全”和“两化”
2010年9月30日发布了《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
树立了武器装备 全特性质量概念
强调了武器装备 全系统质量保证
涵盖了武器装备 全寿命质量管理
明确了武器装备 全方位质量责任
• 软件需求危险分析(501) • 概要设计危险分析(502) • 详细设计危险分析(503) • 软件编程危险分析(504) • 软件安全性测试(505)
• 依据GJB 2547-95《装备测试性大纲》(7项)
• 测试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100系列) • 确定测试性工作计划(101) • 测试性评审(102) • 制定测试性数据收集和分析计划 (103)
• 设计与分析(200系列) • 诊断方案和测试性要求(201) • 测试性初步设计与分析(202) • 测试性详细设计与分析(203)
(205)
• 使用期间维修性信息收集(501)
• 维修性增长管理(206)
• 使用期间维修性评价(502)
• 维修性设计与分析(300系列) • 建立维修性模型(301)
• 使用期间维修性改进(503)
• 维修性分配(302)
• 维修性预计(303)
•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维修性信息(304)
武器装备产品“六性”
(105)
• 系统安全性主管负责人的资格(401)
• 试验的安全性(106) • 系统安全性进展报告(107) • 设计与分析(200系列) • 初步危险表(201) • 初步危险分析(202) • 分系统危险分析(203) • 系统危险分析(204)
• 培训(402) • 软件系统安全性(500系列)
2 方法
3 重点
标准名称及结构模式 不变,仍采用(A+B) 的结构方式。A部分 等同采用GB/T 19001-2016的全部 内容;B部分为军用 产品特殊要求。
明确和强化了外包 过程、人员能力、 顾客意见、武器装 备“六性”软件工 程、试验控制、供 方控制、交付及售 后等方面的要求。
武器装备产品“六性”
各部门具体 工作讲解。
七大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
体系基础。
质量管理 体系要求
GBJ 9001B-2017产生的背景,编制原则及相关的变化
产生的背景
在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 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经历了四个 阶段。
2008年,国家标准 GB/T19000-2008和 GB/T19001-2008 依据相关国际标准改版,
突出了武器装备 体现了武器装备 质量管理科学化 质量管理法制化
编制的原则、方法及重点
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是对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试验、 维修单位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也是认证机构审核的依据。
1 原则
贯彻“质量第一、 预防为主、系统管 理、一次成功”的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 原则。
1996年1月
第三阶段 国家军用标准也随之改版。
发布国这军用系列标准
GJB/Z9000-90041996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987年6月中央军 委批准发布的《军工 产品质量管理条例》
2001年5月、8月分 别发布了以国家标 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为基础(A), 加上军工产品特殊 要求(B)形成的 (A+B)结构。
• 研制与提供保障资源 • 研制保障资源 • 提供保障资源
• 装备系统的部署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