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点总复习
B、三条边满足关系a2=b2-c2,即a2+c2=b2,故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三条边的比为1:1: ,12+12=( )2,故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三个角满足关系∠B+∠C=∠A,则∠A为90°,故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若已知角,只要求得一个角为90°即可.
A.28°B.22°C.32°D.3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延长AB交CF于E,求出∠AB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EC,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2=∠AEC,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延长AB交CF于E,
∵∠ACB=90°,∠A=30°,
∠ABC=60°,
∵∠1=38°,
∴∠AEC=∠ABC-∠1=22°,
【详解】
解:如图
∵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6,BD=8,
∴AB= =5,
作E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E′F,则E′F即为PE+PF的最小值,
∵AC是∠DAB的平分线,E是AB的中点,
∴E′在AD上,且E′是AD的中点,
∵AD=AB,
∴AE=AE′,
∵F是BC的中点,
∴E′F=AB=5.
故选C.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将题干中生活实例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相关知识求解.
8.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DC=60°,AB= BC,连接OE.下列结论:①AE=CE;②S△ABC=AB•AC;③S△ABE=2S△AOE;④OE= BC,成立的个数有()
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AB=2BC=2×4=8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11-3-1,在四边形ABCD中,∠A=∠B=∠C,点E在边AB上,∠AED=60°,则一定有()
【详解】
∵CE∥AB,
∴∠B=∠DCE,∠BAD=∠E,
在△ABD和△ECD中,
∴△ABD≌△ECD(AAS),
∵GH∥EF,
∴∠2=∠AEC=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质,平行线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13.如图,Rt△ABC中,∠C=90°,∠B=3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CAD的度数是( )
∴∠BAD=90°,
∵∠BAF=60°,
∴∠DAF=30°,
∵长方形ABCD沿AE折叠,
∴△ADE≌△AFE,
∴∠DAE=∠EAF= ∠DAF=15°.
故选C.
【点睛】
图形的折叠实际上相当于把折叠部分沿着折痕所在直线作轴对称,所以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部分就是对应量.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6,AB=5,则AE的长为()
A.6B.8C. D.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设∠A=x,
则∠B=2x,∠C=3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x+2x+3x=180°,
解得x=30°,
即∠A=30°,∠C=3×30°=90°,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作图原理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如图,OA=OB,OC=OD,∠O=50°,∠D=35°,则∠OAC等于()
A.65°B.95°C.45°D.8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OA=OB,OC=OD证明△ODB≌△OCA,得到∠OAC=∠OBD,再根据∠O=50°,∠D=35°即可得答案.
∴∠DAB=∠B=30°,
∴∠CAD=∠BAC-∠DAB=30°,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中垂线的作图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在 中, ,分别是以点A,点B为圆心,以大于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的连线交 于点 ,交 于点 ,连接 ,若 ,则 ()
A. B. C. D.
故选D.
7.将一根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高8cm的装满水的无盖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浸没在杯子里面的长度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
A.h≤15cmB.h≥8cmC.8cm≤h≤17cmD.7cm≤h≤16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筷子浸没在水中的最短距离为水杯高度,最长距离如下图,是筷子斜卧于杯中时,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
∴S△ABE=S△ACE=2S△AOE,故③正确;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CO,
∵AE=CE,
∴EO⊥AC,
∵∠ACE=30°,
∴EO= EC,
∵EC= AB,
∴OE= BC,故④正确;
故正确的个数为3个,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ABE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A.1个B.2个C.3个D.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ADC=60°,∠BAD=120°,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AB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推出AE=BE= BC,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进行推理即可.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ADC=60°,∠BAD=120°,
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点总复习
一、选择题
1.如图,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BAF=600,那么∠DAE等于()
A.45°B.30 °C.15°D.6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F=3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ABCD是长方形,
A.∠ADE=20°B.∠ADE=30°C.∠ADE= ∠ADCD.∠ADE= ∠ADC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ADE=x,∠ADC=y,由题意可得,
∠ADE+∠AED+∠A=180°,∠A+∠B+∠C+∠ADC=360°,
即x+60+∠A=180①,3∠A+y=360②,
由①×3-②可得3x-y=0,
【详解】
解:OA=OB,OC=OD,
在△ODB和△OCA中,
∴△ODB≌△OCA(SAS),
∠OAC=∠OBD=180°-50°-35°=95°,
故B为答案.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ABC中,∠A:∠B:∠C=1:2:3,最小边BC=4cm,则最长边AB的长为()cm
15.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三条边的比为2∶3∶4B.三条边满足关系a2=b2﹣c2
C.三条边的比为1∶1∶ D.三个角满足关系∠B+∠C=∠A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详解】
A、三条边的比为2:3:4,22+32≠42,故不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6.如图,在△ABC中,点D为BC的中点,连接AD,过点C作CE∥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D≌△ECDB.连接BE,四边形ABEC为平行四边形
C.DA=DED.CE=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DCE,∠BAD=∠E,然后根据AAS证得△ABD≌△ECD,得出AD=DE,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到四边形ABEC为平行四边形,CE=AB,即可解答.
9.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8,BD=6,点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点P在AC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E+PF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 )
A.3B.4C.5D.6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其边长,再作E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E′F,则E′F即为PE+PF的最小值,再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E′F的长度即可.
∵ ,
∴ ,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画法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角平分线的绘制方法.
11.如图,已知AB=AE,AC=AD,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AED的是()
A.BC=EDB.∠BAD=∠EAC
C.∠B=∠ED.∠BAC=∠EAD
【答案】C
【解析】
解:A.∵AB=AE,AC=AD,BC=ED,∴△ABC≌△AED(SSS),故A不符合题意;
所以 ,即∠ADE= ∠ADC.
故答案选D.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6.图中的三角形被木板遮住了一部分,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