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5.2-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5.2.1-混凝土配比的确定有以下规定:(a)和易性和稠度使混凝土在浇筑时,易于成型和易于与钢筋粘结,不会离析或泌水。
(b)按第四章的要求,混凝土具有抵抗侵蚀的性能。
(c)符合5.6节中强度试验要求。
5.2.2-不同材料用在不同部分,起不同作用,要评测每一个组合。
5.2.3-混凝土配比要与5.3节或5.4节相一致,而且要满足适用性。
5.3-以现场试验和(或)试拌配料注释R5.2-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普通混凝土,重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配比选择标准”(ACI 211.1) 5.1给出了选择混凝土配比的细节规则。
(提供了两种选择和调整普通混凝土配比的方法:估计重量和绝对体积方法。
给出了两种方法的计算实例。
按绝对体积方法配制的重混凝土的配比查看附录。
)“结构用轻骨料混凝土配比选择标准”(ACI 211.1) 5.2给出了轻质混凝土选料的方法。
(提供了选择和调整不同建筑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配比方法。
)R5.2.1-所用水灰比要足够低,或者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足够高,以满足强度标准(见5.3或5.4)和特殊环境(第四章)的要求。
该条规范不包括极恶劣暴露环境的要求,如:酸性条件,高温条件,同时也没考虑美学效果,如表面装修。
这些方面超出了该规范的范围,应包含在工程技术要求中。
混凝土配比要满足该规范的最低要求,以及合同附加的条款。
R5.2.3-本规范强调混合物的现场试验或试验室试拌(见5.3)作为首选的混凝土配比方法。
R5.3-以现场试验和(或)试拌配料在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混合料时,遵循以下三步。
第一,确定样品标准偏差。
第二,确定要求的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
第三,根据传统配制试验或合理的经验记录,选择满足该平均强度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Fig.R5.3是选择配料的流程图。
注释图表R5.3: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和文件编制流程图5.3.1-试样标准偏差5.3.1.1-有了混凝土的试验记录,就可以得到样品标准偏差s s,计算s s试验记录:(a)应代表相似的材料、质量控制过程、环境,在试验中材料和配比的改变不能实际工程的严格。
(b)应代表所配制的满足规定抗压强度的或者抗压强度相差不超过7MPa的混凝土。
(c)应至少由30次连续试验或者由5.6.2.4中规定的总数至少为30次的两组试验得到。
5.3.1.2—当混凝土生产单位没有满足5.3.1.1要求的记录,但有依据15至29次连续试验记录的试样标准偏差s s乘以表5.3.1.2的修正系数,作为产品的计算试样偏差。
试验记录满足5.3.1.1的(a)和(b)的要求方可采用,仅仅是代表不超过45天内的连续试验的单一记录。
†确定表5.3.2.1中要求的平均抗压强度f c r′应用修正的样品标准偏差,s s,在选择混凝土配合比时,需使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高于设计强度等级。
配料的等级取决于试验的结果的变化情况。
R5.3.1 -试样标准偏差当混凝土生产单位有所预期的材料和条件下的连续30次试验的合理记录,根据这些结果按下式计算的试样标准偏差:2/12)1()(⎥⎥⎦⎤⎢⎢⎣⎡--=∑nxxs is其中:s s= 试样标准偏差,MPax i= 5.6.2.4定义的单个强度试验结果。
x = n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n = 连续强度试验次数用试样标准偏差来确定满足 5.3.2.1.要求的平均强度。
如果用两组不少于30次的试验记录计算,试样标准偏差由每个试验记录计算的统计平均值求得,按下式计算:2/121222211)2())(1())(1(⎥⎦⎤⎢⎣⎡-+-+-=nnsnsns sss其中:ss= 两组试验的试样标准偏差的统计平均值。
s s1, s s2 = 分别根据两组试验记录计算的样品标准偏差。
n1, n2 = 分别为每组试验的记录次数。
如果试验次数少于30,但至少有15次可用的试验,计算的试样标准偏差根据表5.3.1.2中的系数增大。
这个流程导致过于保守的所需平均强度。
表5.3.1.2中的值是根据分布取样得到的,避免出现小样品低估了真实值或整体偏差。
用来计算平均强度的试样标准偏差要在“相似或所预期的条件”(见5.3.1.1(a))下得到。
这是保证混凝土验收的重要要求。
如果与实际应用的混凝土的配料及生产流程相当,以及如果指定混凝土的强度与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偏差小于7MPa,(见5.3.1.1(b)),测试混凝土标准偏差的环境要与5.3.2-所需平均强度5.3.2.1-作为选择混凝土配比的所需平均抗压强度f cr ′由表5.3.2.1确定,计算中使用了5.3.1.1或5.3.1.2中计算的样品标准偏差。
表5.3.2.1-当数据可以建立样品标准偏差时,所需的混5.3.2.2-当混凝土生产设备没有计算满足5.3.1.1或5.3.1.2要求的计算s s 的现场试验记录时,f cr ′由表5.3.2.2确定,平均强度应符合5.3.3的要求。
表5.3.2.2-当没有能建立试样标准偏差的资料时,所需所要求的一致。
混凝土类型的改变和强度的增长会加大试样偏差。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骨料类型改变的情况,(例如由普通骨料变成轻骨料,反之亦然。
)或者从非加气混凝土到加气混凝土的改变。
试样标准偏差会随混凝土强度水平提高而提高,虽然提高的比例比强度提高的比例小。
当有理由怀疑时,用来计算混凝土所需强度时的试样标准偏差总是应该保守些。
本规范用每平方英尺多少磅的试样标准偏差来代替以百分比记的变异系数。
R 5.3.2-所需平均强度R 5.3.2.1-当试样标准偏差确定以后,规定强度f c ′小于等于35MPa 时,所需强度f cr ′ 选择式(5-1)和(5-2)的最大值。
规定强度f c ′大于35MPa 时,所需强度f cr ′ 选择式(5-1)和(5-3)的最大值。
式(5-1)是根据三次连续试验的平均值从100个试件中抽取一个的值可能低于规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f c ′。
式(5-2)式依据每个试验在规定的强度下超过3.5MPa 的近似可能性。
式(5-3)是依据从100个试件中抽取1个试件,每个试验的强度小于0.9 f c ′的可能性。
计算试件标准偏差的公式相当于无限多次试验的整体值,因此使用从100次或更多次试验估计的试样标准偏差是可取的。
当可以做30次试验时,某种程度上比从100个试件中抽取1个试件测试的失效率要大。
采用附加的方法改进从100个中抽取1个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收集试验材料的过程和混凝土生产的过程类似,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5.3.3-平均抗压强度的证明文件所配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大于等于所要求的平均抗压强度f cr′的证明文件,由一次现场强度试验记录,几次强度试验,或者试验配合组成。
5.3.3.1-当试验记录用来证明提供的混凝土的比例将配制成强度为f cr′(见5.3.2)的混凝土时,这些记录应是代表实际的材料和条件。
在试验中材料、条件、配比的改变不要比实际情况更严格。
为说明混凝土潜在的平均强度,当记录时间大于等于45天时,大于10次少于30次的连续试验的记录是可用的。
所需混凝土配比可以用两次或多于两次试验的强度及配比进行插值得到,其中的强度和配比要满足本节的其他要求。
5.3.3.2:当一现场的试验结果不可用时,可用满足下面要求的实验室配比:(a)材料是用于实际工作的材料。
(b)配比和浓度与实际工作的混凝土一致的实验室试验要用至少3种不同的水灰比或水化胶结材料含量,配制一系列的强度趋于f cr′的混凝土。
(c)试验的混合物的塌落度最大允许值是±20mm,对于加气混凝土最大允许含气量在±0.5%以内。
(d)对于每种水灰比或水化胶结材料的含量,每个龄期至少要做3个圆柱体试验,以满足“制作混凝土实验室试验的试块的标准做法”(ASTM C 192M)。
圆柱体试验在28天进行或在为确定f c′所指定的龄期进行。
(e)从圆柱体试验的结果的曲线图表中应看出水灰比或水化胶结材料含量与指定龄期的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
(f)在实际应用的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水化胶结材料含量应在配制满足5.3.2要求的曲线表中反映出来,,除了第四章要求的较低的水灰比或较高的强度。
R5.3.3-平均抗压强度的证明文件如果所需的平均抗压强度f cr′已知,下一步要选择配合比,要使配制的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大于等于所需的平均强度,同时也满足第四章的特殊环境要求。
这个说明包括一次强度测试记录,几次强度测试记录或合理的现场试验或实验室试验,一般的,用来测试强度的试验记录也是用来测试标准偏差。
然而,如果试验记录结果显示的平均抗压强度比所需的平均抗压强度低或者高,,需要调整配比。
这这种情况下可用少于10次试验的平均值,配比可以根据不同强度的插值和这样连续两组试验的配比来确定。
所有建立所需强度配比的试验记录应满足5.3.3.1的“同等材料和条件”的要求。
对于强度超过35MPa,平均强度说明是依据混合物实验室试验得到的,适当的提高提高表5.3.2.2计算的f cr′,从而可以混凝土实验室试验和实际生产的的强度降低。
规范注释5.4-没有现场经验和实验室试验的条件下配制混凝土5.4.1-如果没有5.3要求的资料数据,混凝土配比根据注册设计师认可的其他经验和信息。
用与以往实际应用的类似的材料配制的所需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要至少比f c′高8.3MPa。
当混凝土的f c′高于35MPa时,不能用这些方法。
5.4.2-按本节要求配制的混凝土要符合第四章耐久性的要求和5.6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标准。
5.5-抗压强度平均值的折减当在建造过程中,材料数据可用时,强度时可以折减的,根据折减量,所需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f cr′必须超过f c′。
如果:(a)有30次或更多的试验结果可用,以及测试结果的平均值超过5.3.2.1的要求,用符合5.3.1.1计算的一个试样标准偏差,或(b)有15至29次试验结果以及测试结果的平均值超过5.3.2.1的要求,用符合5.3.1.2计算的一个试样标准偏差,以及(c)满足第四章的特殊环境要求。
5.6-混凝土的评估和验收5.6.1-被测混凝土应符合5.6.2到5.6.5的要求。
在施工现场由有资格的技术人员对素混凝土进程测试,制作现场凝结固化的试样,制作试验室测试的试样,以及记录当制作强度试验的试样时的温度。
有资格的实验室技术人员要进行所有要求的实验室试验。
R5.4-没有现场经验和实验室试验的条件下配制混凝土R5.4.1-当没有以前的经验(5.3.3.1)或实验室试验数据(5.3.3.2)能满足这几节规范的要求时,仅在专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其他的经验。
因为强度相当的混凝土的配料也可能不一样。
当f c′大于35MPa或所需平均抗压强度比f c′大8.3MPa时,不能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