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护理学二2020年自考第六章:外科重症病人常用监测项目和监护技能

外科护理学二2020年自考第六章:外科重症病人常用监测项目和监护技能

外科护理学二2020年自考第六章:外科重症病人常用监测项目和监护技能
给大家整理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外科护理学二2020年自考第六章:外科重症病人常用监测项目和监护技能,科学宅家,高效备考!
2020年自考《外科护理学二》
外科重症病人常用监测项目和监护技能
(1)中心静脉压和漂浮导管应用的临床意义:
1)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的压力,是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监测指标。

2)漂浮导管是目前临床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最有效的手段,可直接测定右心房压力、肺毛细血管楔压、肺动脉压力、心输出量。

——P85
(2)血气分析与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9项指标)
1)血气分析可进一步了解呼吸功能、血液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情况。

——P86
2)碱剩余(BE):指在标准条件下,将全血用酸或碱滴定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量。

正常值为±3mmol/L,是人体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定量指标。

3)缓冲碱(BB):血液中具有缓冲能力的负离子的总量,其中包括血浆、红细胞中的缓冲物质,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最可靠指标。

(3)中枢神经系统监测的临床意义(5项)——P87
(4)肝功能、肾功能等监测项目的临床意义:肾功能5方面指标、肝功能4方面指标——P88
(5)常用监护技能:心、肺、脑复苏技术;人工气道护理;氧疗技术;机械通气护理。

机械通气模式有:间歇正压通气(IPPV)、辅助/控制通气(ACV) 、间歇强制通气(IMV) 、压力支持通气(PSV)。

而适用于复苏、呼吸肌麻痹及中枢呼吸衰竭病人的机械通气模式是间歇正压通气(IPPV)。

因为间歇正压通气是最常用的人工通气法。

其原理是呼吸器在吸气相以正压将气体压入病人肺内,呼气相压力降至大气压,可借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将气体排出,所以适用于复苏、呼吸肌麻痹及中枢呼吸衰竭病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

——P89~93
(6)病人危重病人评估——P93~94
以上就是外科护理学二2020年自考第六章:外科重症病人常用监测项目和监护技能相关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