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说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说课


大学新生适应心理(6学时)
自我认识与人际沟通(6学时)
二 课程整体设计
重点
难点
(三)课程重点与难点
掌握大学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 心理调适技能,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积 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大学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心理调 适技能、自我探索的能力。
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解决方法 以案例和问题驱动,分析探索,精化理论,提高认 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说课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实施
2

3 4
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效果 课程特色与改革思路 教学举例

5
6 7
一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 信息
对象:全校各专业大一学生 地位:公共基础课 学时:共18学时 开设时间:大一上学期
课程 定位
课程 作用
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 危机预防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 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 放的视野,提高自我认知与调节能 力、人及沟通能力、为终生发展奠 定良好心理素质基础。
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
三 课程实施
(一)学情分析
学习踏实、认真 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对课程有一定的兴趣 存在思维定势,缺乏 创新精神 理论知识兴趣不高 自我认知主动性不够
优 势
不 足
对策:
1. 改进PPT课件质量,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技巧,将生活中的 有趣实例与课程内容结合,加强课外交流,提高学生的兴趣; 2. 改进、创新作业布置方式,达到让学生改善自我心理状态 目的。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课堂表现
作业 期末考试成绩
40
30 100
60%
四 教学资源
(一)教材选取 (一)教材的选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朱静 主编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版
特点:逻辑结构清晰、内容难易适宜 案例丰富、适合大一学生
四 教学资源
(二) 教学队伍
本课程拥有一支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均具有
三 课程实施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以生为本 激发兴趣
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
教师自我暴露法
三 课程实施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
备好课
师生互动
三 课程实施
(三)考核方法
1.采取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2.学生评教与教师互评相结合 考核方式 评级层面 平时出勤 分数 30 权重 40%
可靠保障。
五 教学效果
1 扎实地掌握了心ຫໍສະໝຸດ 健康的相关知识及心理保健方法,能够结合本门课程知识进 行应用。 程要求与目的。
学生能力
2 知识掌握较好,基本达到课 3 同行、督导、学生等均对本
课程的教学评价优良。
培养目标 的实现
教学效果
学生成绩
4 学生的总体平均成绩86分,及格率
100%,优秀率30%
教学评价 情况
穿插讲解心理趣闻,将理 论具体化增强趣味性。
七 课时教学举例
带有 SmartArt Real标题和内容版式
步骤 1 标题
步骤 2 标题
步骤 3 标题
目标
带有题注的图片版式
标题
了解心理健康的有 关知识,明确心理 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了解大学阶段个体 的心理发展特征及 异常表现,掌握心 理自我调适的基本 知识。
二 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的设计理念 预防为主 教育为本 突出应用 提高素质
突出大学生 常见心理行 为问题的自 我觉察与预 防。
着眼于心理 健康理念和 知识教育, 提高总体心 理健康水平。
理论与生活 实际接轨, 培养自我心 理调适能力。
培养科学严 谨的心理观, 增强挫折应 对和抗压能 力,提高心理 素质。
二 课程整体设计
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选 取 依 据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3. 已有教学经验及学生实际情况
二 课程整体设计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模块及学时分配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4学时)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以心理咨询的原理为基础,针对大一新生进入 大学面临的环境适应、学习方式变化、人际沟通与压 力应对等方面,开展具体教学,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更好的进行专业学习和自我发展。
无先修课程
本门课程
服务于其他课 程的学习
课程目标
自我认知 能 力 知 识 掌握自我探索技能, 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 发展技能。如环境适 应技能、压力管理技 能、沟通技能、自我 管理技能、人际交往 技能等。 对自己的身体条件、 心理状况、行为能力 等进行客观评价,接 纳自己,遇到心理问 题时进行自我调适或 主动寻求帮助,积极 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 社会的生活状态。
六 课程特色及改革思路
教学内容应用化
讨论社会热点心理问题 ,引用最新的心理观点 ,融入教学之中。
特 色
突出体验性
请根据教学内容主动 分享个体经历,提高 心理素养和能力。
六 课程特色及改革思路
改革思路
课堂中加入微视频 进行教学。 改进方式 提高兴趣
运用讨论法,激发学 习热情,增进交流, 共同进步。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一支专 业水平高、教学态度严谨、教学能力强、团结 合作、积极向上的教学队伍。
四 教学资源
(三) 参考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樊富珉,费俊峰 2013 版
谢金凤 等
2013版
四 教学资源
(四)网络资源
为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还 给学生介绍了学习网站,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如优秀课例,教学课 件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能力提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