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病例分析范文.
氟喹诺酮类等。
3.日常护理 休息活动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
【健康指导】 宣传教育、 适当休息和饮食、 增强体质、 避免寒冷和刺激性气体、 戒烟。
阻塞性肺气肿
【病例】
病人,男, 69 岁,吸烟 40 年,反复咳嗽、咳痰 30 年,每年发作持续超过 3 个月。近
5 年开始出现呼吸困难。 2 天前开始发热,咳黄粘痰,痰不易咳出,喘息加重。体检:体温
【诊断要点】 典型症状和肺实变体征; 胸部 X线大片状均匀致密阴影; 痰检测到肺炎
球菌。
【治疗要点】 抗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护理诊断 / 问题】
1.体温升高 与感染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感染引起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3.疼痛 与胸膜反应有关。
4.潜在的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
5.焦虑 与病情重,病人对疾病不了解有关。 【护理措施】 缓解不适、胸痛护理 、 改善呼吸,促进排痰、病情观察、心理护理。
源有关。
【症状】 劳力性气促, 在原有咳、痰、 喘等慢支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
难。
【体征】 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视诊可见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诊
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
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
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出现上述典型体征者一般已经发展至
2、右心功能衰竭体征 颈静脉怒张、 心率增快。 肝大且有压痛, 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身体下垂部位及下肢水肿,重者有腹腔积液。
【实验室检查】 X 线检查——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征象 血象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升高。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加或有核左移 血气分析——呼吸衰竭时有低氧血症和 / 或高碳酸血症
肺炎球菌肺炎
【病例】
病人,男, 22 岁, 2 天前淋雨后寒战,高热达 40 ℃,伴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担
心本病预后不好。检查:神志清楚,呈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呼吸急促,
T39.7 ℃, P102 次
/ 分, R32 次 / 分, BP100/70 mmHg ,右下肺部闻及管状呼吸音; X 线示右下肺大片状阴影,
【症状】 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慢性感染中毒症状。
【体征】 早期或干性支气管扩张可无异常肺部体征。 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可在下胸部、
化及 X 线改变
【治疗要点】
1、早期无明显症状者 治疗重点在于避免致病因素,如戒烟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有慢支症状者 同慢支治疗。
3、发展至 COPD 者
( 1)急性加重期治疗: 控制性氧疗、控制感染、支气管舒张药、糖皮质激素、促进排 痰、补充水、电解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积极治疗并发症等。
2.控制右心衰竭 首先抗感染、吸氧,使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药等。
【护理诊断 / 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肺血管阻力增高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痰液过多、粘稠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对疾病的基本知识与康复知识的了解
与缺乏院前指导或缺少信息
胸痛为临床典型特征。
【体征】 病人呈急性病容,呼吸困难、面色紫绀、鼻翼扇动,口周可有单纯疱疹,皮
肤干燥, 心率快; 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体征, 实变时视诊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语颤增强,
叩诊呈浊音,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累பைடு நூலகம்胸膜时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数在
心电图检查——心室肥大、肺型 P 波等 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室流出道内径增大,右心室内径增大,右心室前壁厚度增大 【诊断要点】 有慢支、肺气肿病史,或其他胸肺疾病病史。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 和/或右心衰竭。 X线、 EKG、超声心动图有右心肥厚/大征象。 【治疗要点】
1、呼吸衰竭治疗 通畅气道、持续低流量吸氧、增加通气量、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 紊乱、积极控制感染、并发症的防治。
呈肺段分布;痰涂片可见肺炎球菌。初步诊断为肺炎球菌性肺炎或大叶性肺炎。护理诊断
/
问题: ①体温升高 与感染有关。 ②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感染引起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③
疼痛 与胸膜反应有关。 ④焦虑 与病情重, 病人对疾病不了解有关。 ⑤潜在的并发症 感
染性休克。 【症状】 突然起病, 寒颤、 高热(达 39~ 400C),稽留热, 咳铁锈色痰 (红色肝变期) 、
睡,甚至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各种精神神经障碍症状,即肺性脑病的表现。
2、右心功能衰竭症状 主要有心悸、腹胀、纳差、恶心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体征】 1、呼吸衰竭体征
紫绀、心悸、胸闷,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乳头水肿等颅
内压升高的表现。二氧化碳潴留可出现呼吸浅慢、球结膜充血、水肿,面色及皮肤潮红、温 暖、多汗等。
【健康教育】 帮助病人了解肺炎的病因和诱因, 注意劳逸结合, 生活有规律,避免受 凉,不要吸烟、酗酒,防止过度疲劳,防止感冒,适量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肺炎 的发生。
支气管扩张
【病例】
病人,男, 23 岁,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 8 年。近 2 天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
嗽加剧, 痰液增多, 混有少量血液, 恶臭味。 PE:T39.5 ℃,P102 次 / 分,R32 次 / 分,BP100/70 mmHg ,消瘦,表情紧张不安,呼吸急促, WBC : 12× 109 /L ,N :85% ;X 线检查:左下
( 2)稳定期治疗: 避免诱因、 应用支气管舒张药及止咳、 祛痰药、 长期家庭氧疗 ( LTOT)、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康复治疗、免疫调节治疗。
【护理诊断 / 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道阻塞、肺组织弹性降低、残气量增加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
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
与呼吸道炎症、阻塞、痰液过多、痰液粘稠、无力咳嗽有
10× 109/L ~ 20× 109 /L ,中性粒细胞多在 80%以上,并有
核左移或中毒颗粒出现
痰液检查——痰涂片检查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革兰阳性、
带夹膜的双球菌或链球菌。 痰
培养 24~ 48h 可以确定病原体
胸部 X 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多或受累肺段、 肺叶稍模糊。 实变期可见大片状均匀致
密的阴影
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呼吸困难、疲乏等引起食欲下降、摄人不足、消耗
量增加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对疾病的基本知识与康复知识的了解
与缺乏院前指导或缺少信息
来源有关。 【护理措施】
1、早期无明显症状者护理
见“ COPD稳定期护理措施” 。
2、有慢支症状者护理 见“慢支护理措施” 。 3、 COPD 急性加重期护理
【健康指导】 避免寒冷和刺激性气体、戒烟、合理休息与活动、加强营养、坚持长期
家庭氧疗、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例】
病人,男, 67 岁,吸烟 40 余年,慢支病史 20 余年,气短 5 年。体格检查: T36 ℃,
P96 次 / 分, R20 次 / 分, BP130/85mmHg ,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触觉语颤减弱,肺泡 呼吸音减弱。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外 1.0cm 。辅助检查:白细胞 11.0× 109
与缺乏院前指导或缺少信息来源有关。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主要表现为表现为肺气肿和肺、胸基础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二)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除表现为肺气肿和肺、 胸基础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外, 还可
见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扩大的体征,如
P2>A2,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剑突下心脏搏动
增强。 【症状】
1、呼吸衰竭症状 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适当体位
▲氧疗护理——避免吸氧浓度过高、 持续低流量吸氧、 注意观察氧疗效果、 不可擅自变
动氧流量 ▲用药护理 ▲病情观察——观察症状、体征、了解血液检查结果、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 4、 COPD 稳定期护理
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缩唇腹式呼吸、呼吸操、全身运动
5.日常护理 营养支持、环境舒适、生活护理、心理护理。
内科
一、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
【病例】
病人,女, 55 岁,咳嗽、咳痰 10 余年,每年秋冬季节明显,且持续 3 ~4 个月。近 1
周咳嗽加重,伴发热。查: T38 ℃, P116 次 /分, R32 次 / 分, BP130/75mmHg ,双肺可闻及
湿啰 音。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护理诊断 / 问题:①清理呼吸道无效或
来源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
【护理措施】 1.呼吸衰竭护理 氧疗护理、保持气道通畅、观察病情变化(询问、观测) 治疗、皮肤、口腔护理、心理护理。
、配合药物
2.右心衰竭护理 休息、适当体位、饮食护理、观察病情。 3.肺性脑病护理 休息、注意安全、观察病情、持续低流量吸氧、用药护理。 【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如何饮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体质、避免呼吸道感染等 诱因、进行家庭氧疗等。提醒病人发现病情加重立即就诊。
低效 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②体温过高
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部分病人可有喘息。一般晨起、睡前咳嗽、咳痰较重,白
天较轻。痰为粘液或泡沫状痰。伴感染时可咳脓痰。
【体征】 慢支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 伴感染时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喘息型病人可闻
及哮鸣音。
【分型】 单纯型、喘息型
【分期】 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COPD。
【分期】 急性加重期、稳定期。
【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