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铸件的结构设计

铸件的结构设计

过大的平面不利于金属液的填充,容易产生浇不到等缺陷, 在进行铸件的结构设计时,应尽量将水平面设计成倾斜形状。
避免大水平壁的结构
6、铸件结构应避免冷却收缩受阻和有利于减小变形
铸件在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使其能自由收缩,以减小应力, 避免裂纹。如图所示的弯曲轮辐和奇数轮辐的设计,可使铸件 能较好地自由收缩。
拔模斜度在铸造工艺图上或 模型图上标出。它是对零件图 上没有结构斜度的立壁(垂直 于分型面的非加工面上),给 予的一个较小角度。
(二)铸件内腔的设计 1、 有利于砂芯的固定和排气
型芯的固定主要依靠芯头来保证,若采用图a的结构,则需要 两个型芯,而且其中大的型芯呈悬臂状态,装配时必须采用芯撑 作辅助支撑,若改成图b所示的形状,采用一个整体型芯来形成 铸件的空腔,则既可增加型芯的稳固性,又改善了型芯排气和清 理条件,显然后者的设计是合理的。
1、铸件应有合理的壁厚(铸件壁厚介于临界壁厚和最小壁
厚之间)
最小壁厚:在各种工艺条下,铸造合金能充满型腔的最小厚度。 主要取决于合金的种类、铸件的大小及形状等因素。 临界壁厚:各种铸造合金都存在一个临界壁厚,在砂型铸造条 件下,各种铸造合金临界壁厚约等于其最小壁厚的3倍。
缺陷:如果所设计铸件的壁厚小于允许的 “最小壁厚”,铸件就 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在铸造厚壁铸件时,容易产生缩孔、 缩松、结晶组织粗大等缺陷,从而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
铸件壁联结应尽量避免金属积聚
3)铸件壁与壁的连接 • 设计结构圆角(减小热节、内应力)
转角处形 成分界面,集 中许多杂质, 为铸件的薄弱 环节。
4、防止产生变形
某些壁厚均匀的细长铸件,较大面积的平板铸件,以及壁 厚不均匀的长形箱体都会由于应力而产生翘曲变形,应采用合 理的结构设计予以解决。
5、尽量避免过大的水平面
铸件结构斜度的大小和许多因素有关,如铸件的高度、造型 的方法等,高度越低,斜度应越大。凸台的结构斜度可达30°50°。
铸件结构斜度
• 区分结构斜度和拔模斜度
结构斜度是指在铸件垂直于分 型面的非加工面上设计的斜度。 它直接在零件图上标出,斜度 值较大。
拔模斜度是在造型和制芯时, 为便于把模型或芯子取出,在 起模方向上做出的一定斜度。
悬臂支架
因出口处尺寸小, 要用型芯形成内腔
扩大了出口且D>H, 故可用砂垛(自带型 芯闭空腔。
图a所示铸件为封闭空腔结构,其型芯安放困难、排气不畅、 难于清砂,可改成图b所示的结构。
铸件结构避免封闭内腔
第二节 铸件结构与合金铸造性能的关系
轮辐的设计
7、在铸件易产生变形、热裂处增设加强筋或防裂筋。
轴承架铸件
对于因芯头不足而难于固定型芯的铸件,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 前提下,可设计出适当大小和数量的工艺孔,用以增加芯头的数 量,稳固型芯,如图b所示。
增设工艺孔结构
2、 应使铸件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型芯
图a采用方形中空截面,为形成其内腔,必须采用型芯;图b 所示工字形开式截面,则可避免型芯的使用,这样在简化造型 的同时,也可保证铸件的质量,故后者的设计是合理的。
第一节 铸件结构与铸造工艺的关系
(一)铸件的外形设计
1、避免外部侧凹
铸件在起模方向上若有侧凹,见图a,就必须在造型时增加较 大的外壁型芯才能起模,若将其改成图b所示结构,则可省去外 壁型芯,显然后一种结构是合理的。
铸件两种结构比较
2、应使铸件具有最少的分型面
减少铸件分型面的数量,不仅可以减少砂箱的用量,降低 造型工时,而且可以减少错箱、偏芯等缺陷,从而提高铸件 的精度。
设计凸台和筋条需考虑造型方便
起模不方便 起模方便
4 、应尽量使分型面平直
平直的分型面可避免操作费时的挖砂造型或假箱造型;同时, 铸件的毛边少,便于清理。
去掉不必要圆角,尽量使分型面为平面
5、 铸件要有结构斜度
铸件上垂直于分型面的不加工表面应设计出一定的斜度,称 为结构斜度。结构斜度便于起模,并可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2、铸件壁厚应力求均匀
壁厚均匀,是指铸件的各部分具有冷却速度相近的壁厚。铸 件的内壁厚度应略小于外壁厚度。
铸件的壁厚应均匀
3、铸件壁的联接形式要合理
1)铸件如果因为结构需要不能做到壁厚均匀,则不同壁厚的联 接应采用逐渐过渡的形式。
2)对于铸件结构中有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个壁相连的情况, 可采用交错接头或环形接头的形式。
端盖的设计 a存在法兰凸缘,不能采用简单的两箱造型。 b所示的结构,取消上部的凸缘,使铸件仅有一个分型面,则将大大简化造 型操作。
3、 改进妨碍起模的凸台、凸缘和筋条的结构
设计铸件上的凸台、凸缘和筋条结构时,应考虑便于造 型起模,尽量避免使用活块或外壁型芯。
外部型芯
需用活块
凸台的设计
省去活块
已知分型面的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