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电气设计
学校的建筑电气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的要求,并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的电气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30.7.1基本要求
根据学校规模大小,学校宜设配变电所。
学校内各建筑均应设总配电箱,总配电箱的位置应便于管理和进出线方便。
总配电箱电源引入处应设带隔离功能的电源总开关。
当为多层建筑时,除首层设电源总开关外,各层应分别设电源切断装置。
配电装置的位置和构造,应注意安全可靠,并设有防止学生意外触电的措施。
室内宜采用暗线敷设。
室外线路应保证安全,维护方便。
总配电箱至各分配电箱宜采用放射式供电。
根据教室的功能要求,可在教室内设独立的配电箱。
中小学教学楼配电箱设置在安全的位置并应上锁。
1.配电系统照明、插座支路的设计要求
教学用房和非教学用房的照明线路应分设不同支路。
教学用房照明线路支路,控制范围不宜过大,以二、三个教室为宜。
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单独支路。
教室设有固定黑板时,应装设黑板照明。
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电源插座回路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电器。
普通教室及合班教室的前后墙上应各设置一组(二孔+三孔)电源插座。
校园内的插座安装高度不应低于1.8m,若低于1.8m则必须采用安全型插座。
各实验室内教学用电应设专用线路,电源侧应设有切断、保护措施的配电装置。
实验室电源插座宜设在实验桌上。
准备室应设置电源和安全接地措施。
物理实验室讲桌处应设三相380V电源插座,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桌上宜设置局
部照明。
化学、物理实验室应设直流电源线路和电源接线条件。
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室,在实验课桌上均应设局部照明。
化学实验室内应设排风扇以及机械排风的通风柜。
自然教室及教具仪器室应根据功能要求设置弱电电源插座。
史地教室讲桌应设电源插座,设置简易天象仪的地理教室,其课桌宜安装局部照明。
美术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
书法教室内宜设电源插座。
琴房内应设电源插座,并应考虑室内音响和隔声设计。
舞蹈教室内宜设吸顶灯,并应设电源插座。
供盲人使用的课桌上应设安全型电源插座。
语言、计算机教室在学生课桌处设三个安全型电源插座,电脑教室三个电源插座的总容量不小于400W,语言教室总容量不小于150W。
教室的地面应设置暗装线槽配线。
语言教室和计算机机房,应根据设备性能及要求,设置电源及安全接地、工作接地。
装备电教设施的合班教室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
教师办公室和教师休息室应设电源插座。
2.用电指标及负荷计算
中小学的用电指标可按12~20W/m2计算用电量,高等学校可按20~40W/m2计算用电量,当各教室内均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时,用电指标应增加25~35W/m2。
普通教室的一个插座可按100W计算,双管荧光灯具可按100W计算,各照明、插座回路的需要系数Kx可取0.7~0.9。
学校建筑的需要系数Kx可取0.6~0.7。
电能表可以分教室单独计量,以便评比和管理。
3.对照明设备及控制的要求
教室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期间授课与学习的场所,需要安静、明快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