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英语评析与备考建议Part One阅读理解(四选一)【试题分析】本次阅读理解(四选一)文章均能围绕素材的文本特征、主题内容与写作意图等核心点设计,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难度中等,但要求学生在选项甄别中关注干扰项与原文的细心比对,同时也在词汇上考查学生对课本单词和构词法运用的熟悉度。
2017全国I卷阅读理解语篇的文体、话题、内容及长度2017全国I卷阅读理解考点2017年与2016年对比维度一:干扰项辨析25.Why was the author called to Muttontown?A.To rescue a woman.B.To take care of a woman.C.To look at a baby owl.D.To cure a young owl.【考点分析】从题干was called to Muttontown出发,定位到文章中第二段“I got a rescue call from a woman in Muttontown. She had found a young owl(猫头鹰) on the ground. When I arrived, I saw a 2-to-3-week-old owl. It had already been placed in a carrier for safety.”在比对原文与选项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干扰项的辨析。
如A选项,有出现 rescue,但对象出现张冠李戴,并不是a woman。
D选项,有出现文中关键词a young owl,又有前文的a rescue call和后文的in a carrier for safety做铺垫,考生很容易主观代入,以为猫头鹰受伤了要去救治,就错选了D。
【备考建议】在做阅读理解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避免按照个人理解而不返回原文,直接进行选择。
同时,在比对原文与选项的过程中,语义转换是不可避免的,要注意选项的迷惑性。
对于细节题的干扰项,常见的有偷梁换柱,望文生义,文不对题等。
在平时的做题训练中,可采用对经典题目的再利用,加强对该语篇的分析,例如翻译与分析长难句、赏析动词的巧妙、体会句子间逻辑、摘出好词等,对句子进行加深理解。
真正从理解的层面上去区分文章意思和干扰项的不同。
维度二:词汇影响24.What is unavoidable in the author’s rescue work according to paragraph 1?A.Efforts made in vain.B.Getting injured in his work.C.Feeling uncertain about his future.D.Creatures forced out of their homes.3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olar still equipment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A. It’s delicate.B. It’s expensive.C. It’s complex.D. It’s portable.以24题与32题为例。
24题的题目中出现了一个派生词unavoidable,需要考生在掌握单词avoid的基础上进行词义推测,涉及到表示反义的前缀un-,以及表示“能…的”形容词后缀-able。
32题正确选项D中的portable,需要考生在理解port表示“港口,转移”含义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后缀-ble,推断出单词的“可携带的”含义。
其次,A正确选项Efforts made in vain.中有一个短语in vain,是人教版选修八中第二单元的短语。
而32题选项A中的delicate,是选修六第一单元的单词。
【备考建议】高一高二的同步课学习中,与高三的高考备考复习中需要重视以下两点:(1)掌握常考的派生前缀与后缀。
如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与后缀(un-, im-, in-, ir-, il-, non-, dis-, less-等),表示提前的pre-,表示重复的re-,表示错误的mis-,等等。
建议除了要完全掌握各前缀和后缀表示的含义之外,还需要在学习中多切实总结和背记派生词的词性与词义。
(2)提高对选修6-8词汇的重视。
维度三:长难句分析22.What does Pacific Science Center do for schools?A.Train Science teachers.B.Distribute scicnce books.C. Inspire scientific research.D.Take science to the classroom.【考点分析】这题考查的是Pacific Science Center为学校能做些什么?根据Pacific Science Center和schools这两个词,可以定位到文章的最后一段,即第四段。
答案在第四段的第二句。
这个句子是长难句,我们需要做一个句子结构分析。
Today Pacific Science Center serves more than 1.3 million people a year and brings inquiry-based science education to classrooms and community events all over Washington State. 首先,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并列句,主语Pacific Science Center,谓语是serves and brings,由brings后面的inquiry-based science education to classrooms and community events,可知是take science to the classroom.23.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last part of the text?A. To encourage donations.B. To advertise coming events.C. To introduce special exhibits.D. To tell about the Center’s history.这题考查的是推断题。
推断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
根据第三句It’s an amazing accomplishment and one we cannot achieve without generous support from individuals, corporations, and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可知是鼓励人们捐赠。
这是一个带有定语从句的较复杂结构的简单句。
句意是: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成就,也是一个若没有来自个人、公司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支持,我们就无法获得的成就。
该句是一个主系表的句子。
表语是an amazing accomplishment and one,然后one后面接了一个定语从句,其中without generous support from individuals, corporations, and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作状语修饰one.【备考建议】1. 在平日的英语学习中,同学们应养成良好的、科学的背记单词的好习惯。
建议多从单词的词义、词性及变形规律方面去熟记、运用。
同时要多关注实词,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2. 关注句法的学习,提高分析长难句的分析能力。
比如,带有介词短语或非谓语动词的高级简单句,或三大主从复合句等。
Part Two 七选五【试题分析】本次七选五突破以往说明文的常规,以记叙文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过渡句和主旨句,同词和近义复现较少,要求学生通过理解文章,理清文章细节和逻辑,把握每段的主旨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够把题目全部解出。
2017年与2016年对比【考点分析】(36) D段末句。
上文讲述“那些喜欢露营的人与我没有什么共同点”,与选项D“从那以后起,我准备去了解更多关于露营的事情”构成转折关系。
故选D。
(37) C段中句。
上文讲述“介绍我去露营的朋友认为那意味着要当一名先驱者”,下文具体讲述这次露营之旅的艰苦,因此C选项“他们带我去的这趟旅程非常艰辛”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故选C。
(38) A段中句。
上文讲述“尽管如此,我还是被说服参加另一次充满乐趣的野外之旅”。
选项A“这一次,我们没有帐篷”,“这一次”指代上文的“野外之旅”,也与下文“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住在带有舒适的床和空调的露营车里”相对应,故选A。
(39) F段首句。
本段主语突然从原来的I变成We,由此可见,we指代my family,而且选项F“这次旅程之后,我家人开始对露营感兴趣”与下文“从此以后,我们做了很多关于露营的事情”相对应,故选F。
(40) E段首句。
从句式上看,选项E“I must say that …”与下文的“It must be true that…”相对应;从内容上看,选项E“我必须说,我爱上露营”与下文“我相信,每个人迟早都找到回归自然的路”相对应。
【备考建议】1.按照体裁和题型去归纳和整理文章和错题,作为复习资料。
2.注意强化语篇结构分析思维,快速识别文章体裁,归纳文章的写作目的和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逻辑结构和内容。
3.运用语法和语篇知识,分析和理解句子的类型与功能。
4.通过对语篇逻辑性、连贯性和一致性(主谓一致、时态一致、指代一致等)的解读,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与段落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5.需注意语段句子的类型(包括标题、小标题、主题句、引入句、过渡句、拓展句、总结句),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如下:(1)标题结构:如果考查段落标题,先看看其他标题的语言形式,同一文章中的几个段落小标题基本上是同一语言形式。
(2)句子结构:根据空格句与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解题,如解释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
(3)词语复现:包括原词复现,同义复现,近义复现,同根复现和上下义词复现。
但这不意味着出现复现的选项一定正确,还需要考虑与上下文连接是否紧密,内容是否一致。
(4)代词衔接:指代上文内容。
6.在今后的备考中,更加需要重视基础词汇和篇章理解能力训练,这样在遇到各类文体,尤其是逻辑性较强的记叙文,也能够应对自如。
不能够单纯依靠词语重现和同义复现等解题技巧,否则容易抱有投机取巧的心理,遇到此类重现和复现弱化,逻辑性较强的记叙文,则束手无策。
Part Three 完形填空【试题分析】本节选材为一篇248词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