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第三节 分娩与助产shangke
第五章第三节 分娩与助产shangke
(三)分娩时胎儿与母体的关系
1、胎向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方向, 即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之间的关系。 纵向、横向、竖向
(1)纵向
是指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互相平行的分娩 方式。 (1)正生 胎儿方向与母体方向相反,头和 前肢先进入骨盆腔. (2)倒生 胎儿方向与母体方向相同,胎儿 的后肢和臀部先进入骨盆腔。
2.阴部变化
在分娩前数天到一周左右,阴唇逐渐变松 软、肿胀、体积增大,阴唇皮肤上的皱褶 展平,并充血稍变红。 从阴道流出的黏液由浓稠变稀薄,尤以牛 和羊最为明显。
3.骨盆变化
骨盆韧带在临产前数天开始变松软。 牛的荐坐韧带后缘原为软骨样,触之感觉 较硬,外形清楚;到分娩前1-2周开始软化, 到分娩前12-6h,荐坐韧带后缘变得非常 松软,外形消失,尾根两侧下陷,只能摸 到一堆松软组织,即通称为“塌窝”。
(一)子宫内膜的再生
分娩后,子宫排出一些变性脱落的母体胎 盘、部分血液、残留的胎水、白细胞和子 宫分泌物等,这些混合物称为恶露 (lochia)。恶露最先呈红褐色,以后变为 淡黄色,最后为无色透明。
(二)子宫复原
产后子宫恢复到未孕时的大小,称为子宫 复原。 子宫复原过程是渐变的,由于子宫肌纤维 的回缩,子宫壁由薄变厚,容积逐渐恢复 原状。 怀单胎的母畜产后子宫复原速度要比怀双 胎、难产及胎衣不下的子宫快。
(一)子宫颈开口期
是分娩过程的第一阶段,指从有规则地出现阵缩 开始到子宫颈口完全开张(牛、羊)或能充分开张 (马)为止持续的时间。 这一期仅有阵缩,没有努责。 阵缩使胎水和胎儿向子宫颈方向移动,并逐渐使 胎儿的前置部分进入子宫颈管和阴道。
阵缩:是指子宫肌有节律的收缩,尤以子 宫环形肌收缩最为有力,是分娩过程中的 主要动力。如果子宫持续收缩,不出现间 歇,就会出现因缺氧而发生胎儿窒息的现 象。 努责:由腹壁肌和横膈肌的收缩而引起, 是作为娩出胎儿的辅助动力,当母畜横卧 分娩时更为明显。努责能使腹腔内压增高, 从而加强对子宫的压迫。
牛、羊和马等母畜在分娩时,通常是纵向 的,头呈前置,即为正生状态,否则会引 起难产。
多胎动物的猪正生和倒生都是正常的。 在大家畜倒生虽也属于正常,但倒生时难 产发生率较高。
小结:正常分娩时的胎位、胎向、胎势
1.胎向――纵向:正生,占大多数;倒生。 2.胎位――上位: 侧位:看侧转程度,一般小于90度,可 以通过子宫收缩时的矫正及进入产道时的 位置改变,转为上位。大于90度,则难于 矫正。
妊娠母畜要有适当的运动或轻度使役。 接近预产期的母畜,应在产前一周至半个 月进入产房,适应环境,避免环境应激效 应。 做好临产检查。 在分娩过程中,要保持环境的安静,并应 有专人护理和接产。
如何进行产后母畜与仔畜 的护理?
一、母畜产后生殖机能的恢复
产后期 (post-partum period)是指胎衣排 出到母体生殖器官恢复原状的持续时间。 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子宫内膜的再生, 子宫的恢复和重新出现性周期。
(2)横向
是指胎儿横卧在母体子宫内,胎儿的纵轴 与母体的纵轴呈水平交叉的分娩方式。 (1)背横向 又称为背部前置横向,是指 分娩时,胎儿背部向着产道出口。 (2)腹横向 又称为腹部前置横向,是指 分娩时,胎儿腹部向着产道出口。
(3)竖向
是指胎儿的纵轴与母体的纵轴呈上下垂直 状态的分娩方式。 (1)背竖向 分娩时,胎儿的背部向着产道出口。 (2)腹竖向 分娩时,胎儿的腹部向着产道出口。 纵向是正常胎向,横向和竖向都属反常胎 向,易发生难产。
4.行为变化
精神状态改变,均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抑 郁、徘徊不安和离群寻找安静地点 (散养 情况下)等现象。 猪在临产前6-12h,出现衔草做窝现象。 家兔有扯咬胸部被毛和衔草营窝现象。 马和驴在临产前数小时,出现肘后和腹侧 出汗、表现不安、频繁举尾、蹄踢下腹部、 时常起卧及回顾腹部等情况。
第三节 分娩与助产
如何识别即将分娩的母畜? 什么因素启动分娩? 如何助产? 如何进行产后母畜与仔畜的护理?
如何识别即将分娩的母畜?
分娩预兆
1.乳房变化
乳房在分娩前迅速发育,膨胀增大,有时 还出现浮肿。 临近分娩时乳头出现漏乳现象。 分娩前乳头和乳汁的变化情况常作为估算 预产期的依据
母牛产后子宫复原一般需30-45d。 羊产后子宫复原比母牛快,子宫基本复原 是在产后17-20d,但由于产羔数不同,复 原时间有所差别,复原时间与产羔数呈反 比。 猪的子宫复原要在产后25-28d左右才完成。
(三)发情周期恢复
分娩后,卵巢上有卵泡发育,但各种动物在产 后第一次发情时间却有很大差异。 母牛一般在产后40-50d正常发情,且卵泡的发 育及排卵常发生在前次未孕侧卵巢上。 母马:一般产后12d即可发情排卵。 母猪:产后3-5d便可出现发情,但此时正值泌 乳期,卵泡发育受到抑制,所以不排卵,其正 常发情排卵时间一般为断奶后5-7d。
(二)胎儿产出期
是指由子宫颈口充分开张至胎儿全部排出 为止持续的时间。
(三)胎衣排出期
胎衣 (afterbirth)是胎膜的总称,包括部分断离 的脐带。
胎衣排出期是指从胎儿被排出开始至胎衣完全排 出的持续时间。
什么因素启动分娩过程?
分娩启动机理
分娩启动:雌性动物妊娠期末开始终止妊 娠的生理过程。 分娩启动的原因:机械学说、激素学说、 神经体液学说和胎儿发动学说。
如何助产?
决定分娩过程的要素
分娩过程是否顺利,主要取决于产力、产 道和胎儿(胎向、胎位、胎势等)。
(一)产力
1. 2.
将胎儿从子宫中排出的力量,统称为产力, 是由子宫肌和腹肌有节律的收缩共同形成 的。 阵缩 努责 这两种娩出力的收缩强度和频率,决定分 娩过程的快慢。
(二)产道(parturient canal)
(二)难产时助产原则
在进行难产助产时要遵循的原则是:除尽力 保全母仔安全外,要避免产道受损伤和感 染,以保持产畜的再繁殖能力。 因此,需要用产科器械助产时要仔细操作, 考虑周全。
×
×
(三)难产预防
切忌母畜过早配种受孕,要在体成熟后才 让其配种。 对妊娠母畜要进行合理饲养,增加营养物 质的供给。在肉猪和肉牛生产中,在母畜 妊娠后期应适当减少蛋白质饲料,以免使 胎儿过大造成难产。
二、产后母畜的护理
母畜产后的最初几天要给予品质好、易消 化的饲料,牛约需lOd,马、驴5-6d,羊 3d,猪8d即可转为正常饲养。
二、难产及其助产
(一)难产的分类 产力性难产、产道性难产和胎儿性难产。 前两类是由于母体异常引起的,后一类是 由于胎儿的异常所造成。 以胎儿性难产最为多见。
1.产力性难产
包括阵缩及努责微弱、阵缩及破水过早等。 阵缩及努责微弱是产畜分娩时子宫及腹壁 收缩的次数少、时间短和收缩强度不够引 起的。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牛、羊和猪,尤以奶 牛最常见。
上位是正常的,下位和侧位是反常的。
3、胎势
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姿势,是指胎儿 各部分屈伸的程度。 弯曲或伸展 通常,胎儿在子宫内体躯微弯,四肢屈曲, 头部向着腹部俯缩。在分娩前牛的胎向是 纵向,近似侧位全身弯曲呈长椭圆形。
4、前 置
又称先露,是指胎儿先进入产道的部分。 如正生时称头前置或前躯前置,倒生时称 后躯前置。
正生时,胎儿的三件 (唇和两蹄)俱全,
则可等其自然产出。
如确诊正常,可让其自然产出;
如有异常要立即进行矫正手术。 如果诊断胎儿为倒生,要迅速拉出,防止 胎儿窒息。
一、正常分娩的助产
在一般情况下,分娩可自然进行,助产 人员的主要任务在于监视孕畜的分娩情 况和护理幼仔。幼仔产出后,要立即断 脐消毒。
3.胎势: 正生――两前肢伸直,头置于两前肢上。 倒生――两后肢伸直,先进入产道。 即各个关节是伸展的,而不是屈曲。(只 要有一个关节屈曲,就视为异常)。
助产前的准备
产房:宽敞,清洁干燥,光线充足,通 风良好而无贼风。墙壁及饲槽要便于消 毒。褥草要柔软,经常更换和消毒。 分娩前1-2周转入产房,熟悉环境,安 定情绪。 准备好助产用具和药械,并将其放在固 定地方 。 接产人员:有经验,严格遵守助产操作 规程。要建立值班制度。预防布氏杆菌 (人畜共患)的感染。
2.产道性难产
包括子宫捻转、子宫颈狭窄、阴道及阴门 狭窄和子宫肿瘤等。 产道性难产多见于猪、牛和羊。
3.胎儿性难产
主要由于胎儿的姿势、位置和方向异常所引起, 也有因胎儿和骨盆的大小不相适应而发生。 胎儿过大、畸形或两胎同时楔入产道,都可引起 难产。
胎儿各部分与分娩的关系
在胎儿异常中,马、牛和羊的胎儿因头颈 和四肢较长,容易发生姿势性难产,尤其 容易因头颈侧弯和前肢异常而造成难产。 猪因头颈短,所以发生姿势性异常极少, 但胎儿过大容易发生难产。
5.体温变化
乳牛的体温从产前1-2个月就开始逐渐上升, 可缓慢地提高到39-39.5度;临产前12h左右, 体温则下降0.4-1.2度,在分娩过程和产后 又逐渐恢复到产前的正常体温。
分娩过程
分娩 (parturition):雌性动物经过一定 的妊娠期以后,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 母体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排出体外 的生理过程。 按照产道暂时性的形态变化和子宫内容物 排出情况,分娩过程分为子宫颈开口期、 胎儿产出期和胎衣排出期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