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干和小脑解剖结构功能

脑干和小脑解剖结构功能


2.脑桥(腹侧面)
脑桥位于中脑和延髓之间,
腹侧膨隆,由大量横行纤维和

部分纵行纤维组成。脑桥向两

侧逐渐缩窄成为小脑中脚,该

处有第5对脑神经根。小脑中 脚是由脑桥行向小脑的纤维组

成。在脑桥与延髓分界的横沟

里,自内向外有第6、7、8对

脑神经根。
脑神经(Cranial nerves):12对
视前区

视前核

视上区

视上核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前核 室旁核 催产素 视上核
脑干的网状结构
脑干网状结构位于脑干中央,下起自脊髓,上 可延至间脑,是指除去脑神经核和其他边界明 确的核团(如薄束核、楔束核等)以外的灰白质 交织区域,该区域内神经纤维纵横交织成网, 其间散布着大小不等的神经元。
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
1) 发出下行的网状脊髓束,止于脊髓前角的α和γ神经元,可兴奋或抑制骨 骼肌的运动。
红核red nuc1eus在中脑上丘水平,位于被盖部的中央, 因富有血管,在新鲜脑干切面上显红色而得名。 红核主要接受小脑的纤维,这些纤维主要构成小脑上脚。 红核的传出纤维主要有红核脊髓束,交叉后下行, 终于前角运动神经元。
黑质substantia nigra是紧靠大脑脚底的灰质带,是含黑色素的 细胞团,细胞内富含多巴胺。黑质与纹状体之间有往返的纤维联系, 黑质细胞合成的多巴胺,通过轴突输送到纹状体;黑质的多巴胺 缺乏可导致运动减少,肌张力过高,震颤等症状, 是引起震颤麻痹(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因。
间脑
位于中脑之上、大脑两半球之间, 大部分被两侧大脑半球掩盖着, 中央有一矢状腔隙即第3脑室。间 脑可分为背侧丘脑(即丘脑)、上 丘脑,后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 其中上丘脑位于第3脑室顶部,连 有松果体;底丘脑与中脑相接壤, 只能从切面上见到。下面只着重 叙述丘脑、后丘脑和下丘脑。
背侧丘脑
间脑的最大部分,是一对卵圆形灰质团块, 左右各一。几乎所有的传入(感觉)纤维在到达大 脑皮质前,都要在这里交换神经元,它不仅是一 个简单的中继站,而且能进行复杂的分析与综合 (称整合作用),所以它是重要的皮质下感觉中枢。
2) 在延髓中上部的网状结构里,存在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中枢,如心跳中 枢、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故延髓有“生命中枢”之称。网状结构 通过自主神经和内分泌活动,调节呼吸、血管运动及内部感受器的活动。
3) 网状结构可以把各种感觉冲动广泛地传到大脑皮质各区去,它不但引起皮 质特定区域对痛、温、触、压觉的特异感觉,而且保持大脑皮质处于清醒 或警觉状态。若网状结构受损,动物或人可长期处于睡眠状态。此外,有 人提出它与意识活动和条件反射的形成有关。
脑干内部也由灰质和 白质组成,但脑干的灰 质不连贯成柱,而是分 散的灰质团块,称神经 核,主要分布在背侧; 白质主要分布在腹侧; 中央部是由灰白质交错 形成的网状结构所占据。
脑神经核
灰质
非脑神经核


内侧丘系
内 部 结
上行纤维束
脊髓丘脑束 外侧丘系
白质
三叉丘系

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网状结构
外侧膝状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侧膝状体
(三)上丘脑
间脑背侧部与中脑顶盖前区移行部
松果体 缰三角 缰连合 丘脑髓纹 后连合
(四)底丘脑
间脑与中脑过渡区 位于间脑和中脑 被盖的过渡地区
松 果 体
下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 前下方,组成第 三脑室侧壁下半 和底壁
主要结构
视交叉 终板 灰结节 漏斗 垂体 乳头体
分区和核团
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核团
1.非特异性投射核团 古丘脑 中线核、板内核网、网状核
2.特异性中继核团 旧丘脑 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核 腹后内侧核(三叉丘系、孤束核味觉纤维) 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脊髓丘系)
腹前核、腹中间核 小脑齿状核、苍白球、黑质
3.联络性核团 新丘脑 前核、内侧核、外侧核背侧组
它的腹侧面的上界是视束,

下界是脑桥上缘。腹侧面主
干 腹
要是由粗大纵行纤维构成的

两侧大脑脚,两脚间有深窝
面 观
称脚间窝,内有第3对脑神
经根。
中脑(背侧面)
中脑的背面有4 个小丘,称四叠体 (又称顶盖),上方 一对小丘称上丘, 下一对小丘称下丘。 下丘下方有第4对脑 神经根。
脑干的内部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脑
脑干
中脑 脑桥 延髓
脑干外形
1.延髓(腹侧面)
延髓呈倒置锥体形,下界在平齐枕

骨大孔处续于脊髓,外形与脊髓相似,
干 腹
表面沟裂为脊髓沟裂的延续:延髓上

界以腹侧面的横沟与脑桥相隔。在前

正中裂两侧各有一纵行隆起,称锥体,

由皮质脊髓束组成,其在锥体下方大
多数纤维左右交叉,称锥体交叉。锥
磁敏感成像——SWI
脑干的功能
(1)传导机能:自脑干通过的上行和下行传导束、中继核 群的网状结构,把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活动联系起来。
(2)反射机能:脑干不但是重要的皮质下感觉中枢,既 有一般感觉,又有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平衡觉)和 本体感觉,还有内脏感觉的皮质下中枢。而且还是重 要的皮质下躯体运动中枢和自主神经中枢,调节身体 姿势、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一副舌下全
脑桥(背侧面)
脑桥的背面构成 菱形窝的上半部, 窝的边缘为小脑上 脚,由连结小脑与 中脑的纤维束组成。
(
听 神 经

8 对 )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
中脑水管
上髓帆 脉络丛
下髓帆
3.中脑(腹侧面)
中脑位于脑桥和间脑之间,
体外侧有第12对脑神经根,它的外侧
是橄榄体,橄榄体后外侧的纵沟里有
第9、10、11对脑神经根。
延髓(背侧面)
延髓背侧的上半部,构 成菱形窝的下半部,延髓背侧 的下半部,在后正中沟两侧, 各有一对隆起,内侧为薄束结 节,是薄束向上的延续;外侧 为楔束结节,是楔束向上的延 续,楔束结节外上方为构成菱 形窝下缘的小脑下脚,由自延 髓进小脑的粗大纤维束组成。
正中核

内 侧 膝 状 体
外 侧 膝 状 体
板内核 后外侧核 背内侧核 丘脑前核
丘脑网状核
背 外 侧 核
腹前核 腹外侧核 腹后外侧核 腹后内侧核
后丘脑
位置 位于背侧丘脑后 端的下方
在丘脑后端,包括丘脑枕、 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 内侧膝状体是听觉皮质 下中枢; 外侧膝状体是视觉皮质 下中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