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数学物理法(及答案)及解析一、数学物理法1.如图所示,身高h =1.7 m 的人以v =1 m/s 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远离路灯而去,某时刻人的影长L 1=1.3 m ,2 s 后人的影长L 2=1.8 m .(1)求路灯悬吊的高度H .(2)人是远离路灯而去的,他的影子的顶端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3)在影长L 1=1.3 m 和L 2=1.8 m 时,影子顶端的速度各是多大? 【答案】(1)8.5m (2)匀速运动(3)1.25/m s 【解析】 【分析】(1)匀匀速运动,画出运动图景,结合几何关系列式求解; (2)(3)根据比例法得到影子的顶端的速度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1)画出运动的情景图,如图所示:根据题意,有:CD=1.3m EF=1.8m CG=EH=1.7m ;CE=vt=2m ;BF=BC+3.8m 根据几何关系: 1.3CG CDAB BC +=3.8EH EFAB BC += 可得:H=AB=8.5m ;(2)设影子在t 时刻的位移为x ,则有: x vt hx H-=, 得:x=HH h-vt , 影子的位移x 是时间t 的一次函数,则影子顶端是匀速直线运动; (3)由(2)问可知影子的速度都为v′= x Hv tH h=-=1.25m/s ;本题关键是结合光的直线传播,画出运动的图景,结合几何关系列式分析,注意光的传播时间是忽略不计的.2.质量为M 的木楔倾角为θ (θ < 45°),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当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F 拉木块,木块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静止).(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 (2)求在(1)的情况下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少? 【答案】(1)min sin 2F mg θ= (2)1sin 42mg θ 【解析】 【分析】(1)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在沿斜面和垂直斜面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2)采用整体法,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 【详解】木块在木楔斜面上匀速向下运动时,有mgsin mgcos θμθ=,即tan μθ= (1)木块在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Fcos mgsin f αθ=+N Fsin F mgcos αθ+=N f F μ=联立解得:()2mgsin F cos θθα=-则当=αθ时,F 有最小值,2min F mgsin =θ(2)因为木块及木楔均处于平衡状态,整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F 的水平分力,即()f Fcos αθ='+当=αθ时,12242f mgsin cos mgsin θθθ='= 【点睛】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隐含动摩擦因数的值恰好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当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列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平衡方程,求出外力F 的表达式,讨论F 取最小3.如图所示,长为3l 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穿过一长为l 的竖直轻质细管,两端拴着质量分别为m 、2m 的小球A 和小物块B ,开始时B 先放在细管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手握细管轻轻摇动一段时间后,B 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A 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阻力.(1)求A 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 (2)求摇动细管过程中手所做的功;(3)轻摇细管可使B 在管口下的任意位置处于平衡,当B 在某一位置平衡时,管内一触发装置使绳断开,求A 做平抛运动的最大水平距离.【答案】(1)θ=45° ;(2)2(1)mgl -;(3) 2l 。
【解析】 【分析】 【详解】(1)B 对地面刚好无压力,对B 受力分析,得此时绳子的拉力为2T mg =对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故cos T mg θ=解得45θ=(2)对A 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sin sin v T ml θθ=解得22v gl =故摇动细管过程中手所做的功等于小球A增加的机械能,故有()212cos124W mv mg l l mglθ⎛⎫=+-=-⎪⎪⎝⎭(3)设拉A的绳长为x(l≤x≤2l),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sinsinvT mxθθ=解得22v gx=A球做平抛运动下落的时间为t,则有212cos2l x gtθ-=解得2222l xtg⎛⎫-⎪⎝⎭=水平位移为()22S vt x l x==-当2x l=时,位移最大,为2mS l=4.小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图所示。
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34d,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1)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2)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答案】(1)113mg;(2)2d23。
【解析】【分析】 【详解】(1)设绳断后球飞行的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竖直方向21142d gt = 水平方向D =v 1t解得v 1设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F max ,这也是球受到绳的最大拉力的大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34R d =由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有F max -mg =21mv R得F max =113mg (2)设绳长为l ,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为v 3,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变,有F max -mg =m 23v l解得v 3绳断后球做平抛运动,竖直位移为y=d -l水平位移为x ,时间为t 1,由平抛运动规律有213112d l gt x v t -=,=得x 当l =2d时,x 有最大值x max =3d5.我校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
可视为质点的赛车从起点A 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 后,由B 点进入半径为R 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并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C ,才算完成比赛。
B 是半圆轨道的最低点,水平直线轨道和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
已知赛车质量m =0.5kg ,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 =2W 工作,进入竖直圆轨道前受到的阻力恒为F f =0.4N ,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计,L =10.00m ,R =0.32m ,(g 取10m/s 2)。
求:(1)要使赛车完成比赛,赛车在半圆轨道的C 点速度至少多大? (2)要使赛车完成比赛,赛车在半圆轨道B 点对轨道的压力至少多大? (3)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4)若电动机工作时间为t 0=5s ,当R 为多少时赛车既能完成比赛且飞出的水平距离又最大,水平距离最大是多少?【答案】(145(2)30N (3)2s (4)0.3m ;1.2m 【解析】 【分析】 【详解】(1)当赛车恰好过C 点时,赛车在C 点有:2Cv mg m R=解得:C 5m/s 5v gR ==(2)对赛车从B 到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B C 11222mv mv mg R =+⋅ 赛车在B 处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BN v F mg m R-=解得:v B =4m/s ,F =3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赛车在B 点对轨道的压力至少为F ′=F =30N(3)对赛车从A 到B 由动能定理得:2f B 102Pt F L mv -=-解得:t =4s(4)对赛车从A 到C 由动能定理得:20f 0122Pt F L mg R mv --⋅=赛车飞出C 后有:2012,2R gt x v t ''== 解得:23165x R R ⎛⎫=-- ⎪⎝⎭所以当R =0.3m时x 最大x max =1.2m6.如图所示,是两对接的轨道,两轨道与水平的夹角均为30α=,左轨道光滑,右轨道粗糙。
一质点自左轨道上距O 点L 0处从静止起滑下,当质点第二次返回到左轨道并达到最高点时,它离O 点的距离为3L ,两轨道对接处有一个很小的圆弧,质点与轨道不会发生碰撞,求质点与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0.155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图所示小球从h 1到h 2,由动能定理()212cos 0sin h mg h h mg μαα--⋅= 解得2111cot h h μα=+⋅小球从h 2到h 3,由动能定理()232cot 0mg h h mg h μα--⋅=解得32(1cot )h h μα=-小球从h 3到h 4,可得4311cot h h μα=+⋅小球从h 4到h 5,可得54(1cot )h h μα=-联立解得2512(1cot )(1cot )h h μαμα-⋅=+⋅据题意知153h h =解得31tan 0.15531μα-==+7.飞行时间:由t =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8.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有两个半径都是r 的小球A 和B,质量分别为m 和2m,当两球心间的距离大于L 时,两球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心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L 时,两球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恒定斥力F.设A 球从远离B 球处以速度v 0沿两球连心线向原来静止的B 球运动,如图所示.欲使两球不发生接触, v 0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答案】03(2)F L r v m-< 【解析】试题分析:要使A 、B 不发生接触,必须满足:当v A =v B 时 x A -x B <L -r 设A 、B 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a 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 A F=2ma B 由运动学公式 v A =v 0-a A t v B =a B t x A =v 0t -12a A t 2x B =12a B t 2 联立解得:v 0<3(2)F L r m-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9.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为2m 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AB 和长度L =3.5m 的水平直轨道BC 在B 点平滑连接而成。
现有一质量为0.2kg 的滑块从A 点无初速度释放,经过圆弧上B 点时,传感器测得轨道所受压力大小为4.5N ,然后经过水平直轨道BC ,从C 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 点,P 、C 两点间的高度差为3.2m 。
滑块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且不计空气阻力。
(g 取10m/s 2) (1)求滑块运动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2)若滑块与水平直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3,求P 、C 两点的水平距离; (3)在P 点沿图中虚线安放一个竖直挡板,若滑块与水平直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调,问动摩擦因数取何值时,滑块击中挡板时的速度最小,并求此最小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