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划分句子成分 (1)

划分句子成分 (1)


划分句子成分步骤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石拱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 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
石拱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 语等各种成分。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現得〈比较早〉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我‖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
练习: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1. 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2. 会变色的花很多。 3.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4.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5. 一斤苹果五角钱。 6. 小李这个人性格非常好。 7. 爷爷一句话都没说。
祖父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划分句子成分:
1、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2、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眼
前。 3、船长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话。
4、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 附近的山坡上。 5、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 了。 6、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 舞了我。 7、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4、定语 定语是放在名语(主语、宾语)
前,用来修饰限制名词的句子成分。 经常由形容词、代词、数量词充当。 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 接。
例如: ⑴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颗颗(金 黄的)珍珠。 ⑵(三杯)美酒敬亲人。
5、状语 状语放在谓语(动语或形容词)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的句子成 分。经常由副词、介词短语充当。一般 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划分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及其划分符号:
1. 主语 2. 谓语 3. 宾语 4. 定语 5. 状语 6. 补语
﹋﹋﹋ ()
[]
﹤﹥
1、主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
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也就 是句中主要述说的主体,一般位于句 首。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充例当如。: 1、天气不错。
2、他来了。 3、去年和今年都有大雪。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例如: 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⑵树叶黄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⑸明天星期日。。
3、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面,一般表示谓语
“怎么样”或“是什么”。经常由名 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一般在 句末。
例如: 1、门口围了一群看热闹的人。 2、我很尊敬他。
⑸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 来似的〉。
正常句子成分顺序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
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状语、谓后补。
划分句子成分步骤
1、把句子一分为二,分出主语部分,谓语部 分。谁//做什么。什么事//怎么样。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2、再找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各自的核心词 (中心词)。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3、找出宾语部分。 4、找出定状补。
3、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请看下列句子:
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 3、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 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 我‖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
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 语等各种成分。 我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我家的猫‖ 最怕陌生人。 我家的猫‖ 最怕陌生人。
(我家的)猫‖ [最]怕陌生人。
1、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2、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眼 前。
(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 我的眼前>。
3、船长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话。
船长‖[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 话。
4、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 海附近的山坡上。
[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 死海附近的山坡上>。
5、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 上了。 (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 桌角上了〉。 6、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鼓舞了我。 (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 神‖鼓舞了我。 7、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闰土的)心里‖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
例如: ⑴他[已经]走了。⑵你[真]好。 ⑶歌声[在空气中]飘荡。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
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的。经常由 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一般补语 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例如: ⑴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⑵他写的字比原来好得〈多〉。 ⑶他生〈于1918年〉。 ⑷他坐〈在桌子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