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吹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吹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吹填工程




XX经理部
2011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 编制依据 (1)
1.2 工程概况 (1)
1.3 自然条件 (4)
1.4 施工工况 (12)
1.5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2)
1.6 临时设施的布置 (12)
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14)
2.1 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14)
2.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和施工能力测算 (16)
2.3 施工总体安排 (19)
2.4 施工总体布置 (19)
2.5 施工方法 (24)
2.6 施工测量 (33)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 (36)
3.1 施工进度计划 (36)
3.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6)
第四章施工组织管理 (40)
4.1工程管理 (40)
4.2工程管理组织体系 (40)
4.3 劳动力投入计划和保证措施 (42)
第五章工程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44)
5.1 施工质量控制依据 (44)
5.2 质量目标 (44)
5.3 质量保证体系 (44)
5.4 质量控制点 (44)
5.5 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45)
5.6 质量控制措施 (45)
第六章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52)
6.1 安全施工措施 (52)
6.2 环保措施 (58)
6.3 文明施工措施 (58)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
2、设计文件
3、《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4、《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5、《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 T239-2005);
6、《疏浚岩土分类标准(1997)》(JTJ/T320-96);
7、《疏浚工程土石方计量标准》(JTJ/T321-96);
8、《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
10、现场踏勘资料;
11、xx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设计交底会会议纪要;
12、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和经业主及质检部门确认的施工企业标准、规范和规定;
1.2 工程概况
1.2.1 工程名称
1.2.2 工程地理位置
1.3.3 工程规模
本工程拟吹填形成4.0km²陆域。

设计吹填高程+2.0m(xx基准面,下同),吹填料取自xx片区南堤外侧海域砂料场。

原xx河改道,经xx 片区东侧入海,河道轴线与治导线中心线重合,改道疏浚工程自xx 河xx岛下游200m处开始,向外延伸与外海-4.0m等深线连接,设计疏浚段全长2156.7m。

1.2.4 施工范围和工程量
1.2.4.1 疏浚工程范围和工程量
本工程疏浚范围为新开xx河,详细范围见图1-2A。

设计主河道底高程为-4.0m,底宽160m,0m高程面宽240m,边坡1:10,两侧超宽3.0m,超深0.3m。

疏浚工程量125万m3。

1.2.4.2 吹填工程范围和工程量
本工程吹填范围为xx片区回填区1(业主拟纳入xx片区一起吹填,吹填量以工前测量为准)、回填区2、回填区3、回填区4,回填总面积398.20万m2,(详细范围见图1-2)。

吹填高程+2.0~+2.8m(已包括设计吹填预留超高),平整度要求-0.2~+0.3m,吹填平均高程±0.15m,根据原始滩面设计预留超高为0~0.8m(详见表1-2)。

吹填容积总量为1596.28万m3,各回填区工程量明细见表1-1;考虑吹填施工中的流失量和固结,总吹填工程量约1758.73万m3,各分区工程量明细见表1-1。

实际吹填工程量以施工前原始滩面高程测图计算为准。

回填区工程量明细表表1-1
-2.0 0.5
-3.0 0.55
-4.0 0.6
-5.0 0.8
1.2.4.3 隔堤工程范围和工程量
本工程隔堤项目:隔堤1(是否取消视回填区1的吹填标高而定)、隔堤4;结构均为袋装砂棱体。

隔堤1:全长为2568m,堤顶设计标高为+3.0m,堤顶宽度为3.0m,总填筑方量约为151934m3。

隔堤4:全长为5800m,堤顶设计标高为+1.0m,堤顶宽度为3.0m,总填筑方量约为328294m³。

隔堤断面见图1-1。

吹填区与隔堤平面位置见图1-2。

1.2.5 取砂区位置
吹填取砂区位于xx片区南堤外侧海域砂料场,距离南堤1700 ~3000m。

隔堤取砂区位于xx片区南堤前沿砂料场,距离南堤300~1700m。

回填区1取砂区位于xx片区拦砂堤内侧砂料场,东距拦砂堤300,北距海湾大桥1000m,西邻xx港主航道。

各取砂区平面位置见图1-2A、图1-2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