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8年职业学校对口单招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附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盐城市2018年职业学校对口单招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采撷.(jié) 竦.然(sǒng)书箧.(qiè) 攒.射(cuán)B. 白桦.(huà)湔.雪(jiān)碑帖.(tiè) 笑靥.(yè)C. 盥.洗(ɡuàn) 錾.金(zàn)蓦.然(mù) 粗犷.(guǎng)D. 龟.裂(jūn)宫绦.(tāo)缄.默(jiān)歆.享(xīng)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迫不急待阴谋诡计色厉内荏入不敷出B.虚无缥缈待价而估销声匿迹按部就班C.焕然一新敝帚自珍刮垢磨光以逸待劳D.走投无路瞠目结舌原形必露脍炙人口3. 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怨天尤.人(归咎) 殒身不恤.(顾虑) 轻歌曼.舞(柔美)B.抱残守.缺(固守) 不足为训.(教训) 绳.之以法(约束)C.犯而不校.(校对) 莫名.其妙(说出) 无稽.之谈(考查)D.横征暴敛.(收敛) 百无聊.赖(依赖)刚愎.自用(任性)4. 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诉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自去寻找那不易被察觉到的石缝。
A.所以只是就就B.因为只是就便C.因为只有便便D.所以只有便就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
B.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的整治和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C.检察院通过立案调查,发现王鹏在任区税务局长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利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竟然贪污了数百万元。
D.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6.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B.这组策划报道正处于植树季节,时效性强,“用数据说话”,不仅具有说服力,更具有号召力——号召市民投身到护绿建绿的队伍中来!C.要有意思才有话说。
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D. 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7.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B. 你怎么见了他就拘谨起来,说话时舌头像短了半截。
(比喻)C.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反复、对比)D. 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内热气腾腾。
(比拟)8.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凡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
(议论)B.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抒情)C.氧化物纳米颗粒最大的本领是在电场作用下或在光的照射下迅速改变颜色。
(说明)D.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记叙)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A.《茶馆》剧本老舍中国B.《寻梦者》诗歌戴望舒中国C.《托尔斯泰传》人物传记罗曼·罗兰法国D.《冰河英雄》事件通讯克莱尔·萨夫安美国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警察与赞美诗》一文有着曲折的故事情节,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极具戏剧性。
B.《化装舞会》一文运用短篇小说的叙事方法来写关于童年的回忆,主要通过肖像、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语言平实、自然。
C.《亡人逸事》作者孙犁精心选择了亡妻一生中四个重要的横截面,表现了妻子朴实、吃苦耐劳的个性和品质,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怀念之情。
D.《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从生态特征和生产情况两个方面介绍荔枝的有关知识,提出了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一)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群山后退了一些。
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
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选自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11.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首先描绘了小屋的环境,将小屋之“小”与天地之“大”作对比,写出了作者心境的开阔自由与闲适惬意。
B.作者从上下左右全方位写出了小屋虽受“限制”,但却有“无限的”空间自由,突出了作者对“空中”的偏爱,对能尽情“游目骋怀”的向往。
C.文中“有形的花”是指围墙内的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无形的花”是指天空中的云霞,五彩缤纷,绚烂美丽,想象新鲜奇特。
D.作者对光线变化的观察极其细微独特,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晨暮昏晓时,“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会“绽开”。
12.对选文最后一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外”是指返回城市,回到世俗之中;“归来”,是指回到山中,回到自然中,从尘世中回到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
B.出外时,满怀希望,去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所以说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归来时,满载成功的收获,回到心灵栖息地,所以说小屋是“幸福的终站”。
C.人总是要受到尘世的干扰,总会有不可解脱的痛苦,所以作者称这个暂时的栖息地为“空中楼阁”,它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
D.作者向往的是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空气的污染、没有尘世的倾轧的大自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这种“独立”“安静”的环境的。
13.下列有关选文语言特点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短句的成功运用,既使文章变得欢快活泼,又增强了文章明快的节奏感。
B.比喻技巧高超,作者善于捕捉最生动、最贴切的喻体来构成比喻,而且主要是单纯地摹写自然形态。
C.作者把碧绿的稻田比喻成浩瀚无际的“绿海”,给人以整体感;把风吹稻秧所呈现的情态又喻为起伏的“波浪”,则更加深了人对“海”的印象。
D.整散句交错运用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气韵流畅。
这样就使语言增强了音乐感。
14.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全文虽未明言情志,情志却无处不在,景语即为情语。
B.作者笔下的“空中楼阁”暗含了他对喧嚣纷扰、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的厌弃。
C.文章定景换点,从各种不同的侧面来观察,使景物的特征毕现。
D.文章用词准确,生动,描写景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笔调清新,语言优美。
(二)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一棵小荆棘,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秆,或者一条灌木枝——蜕掉身上的皮。
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爪牢牢地抓住,仰着头,让前爪成为固定不动的支撑点。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的中线慢慢裂开,里面露出了淡绿色的蝉体。
随着蜕皮的进展,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爪,最后是翅膀与后爪。
此时,除掉尾部,身体都已经出来了。
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在空中向后腾空,只留尾部一点固着在旧皮的鞘中。
它翻转身体,使头部向下,将折皱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张开,接着又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正常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的尖端从鞘中脱出。
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它已经完全自由了。
在短时期内,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还不十分强壮。
它那柔软的身体,在还不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
它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皮上,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它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慢慢地变成了棕色,它才同平常的蝉一样。
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找到了树枝,大概到十二点半才会弃下它的皮飞去。
那空壳仍挂在树枝上,有时竟能保持一两个月之久。
——选自法布尔《蝉》15.下列对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须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一句中“必须”起着强调作用,强调“从柔软到变色变硬”是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的必要条件,也体现了作者态度的鲜明性。
B.“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运用比喻手法来写蝉的离壳过程,将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
C.“它翻转身体,使头部向下,将折皱的翼向外伸直、张开。
”本句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蝉脱壳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作者亲自观察得来的。
D.“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
”本句中“徘徊”二字用得极妙,将蝉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情感与行为。
16.对选文的说明顺序和表达方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空间顺序说明和抒情 B.时间顺序抒情和叙述C.事情发展变化顺序描写和说明 D.观察顺序说明和议论17.关于选文的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蝉的幼虫到地下寻觅藏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