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轻松学习流行音乐

轻松学习流行音乐

第一章影视音乐赏析本章前言★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影视音乐★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内容为介绍并欣赏欧美国家的影视名曲★本章重点听赏、熟悉本章节的歌曲、乐曲★本章难点掌握这些音乐的创作背景及含义★本章学习方法及参考资料学习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阅读的方式进行。

参考资料:1、世界经典音乐宝库《银幕旋律-经典影视插曲赏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丁波《中国书籍文库:影视动画音乐欣赏》中国书籍出版社本章内容欢迎大家来到影视作品赏析。

今天我们要赏析的影视作为是《辛德勒的名单》。

相信很多老师对这首作品已经非常熟悉了。

在这里,我们再次来欣赏一下这部作品。

通过欣赏了刚才的视频,相信老师们有很多自己的感受,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你认为电影采用这段音乐,在整部影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在这里,我先来为各位老师介绍一下《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

它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

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辛德勒在战争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影片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时波兰的克拉科夫,带领人们经历这个城市从繁荣到废墟的一切。

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茫,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

这部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

电影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辛德勒的名单》这首主题曲,则是由著名的音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创作。

他是一位电影音乐大师,在他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曾为90多部影片创作音乐,并担任音乐总监。

代表作有大家非常熟知的:《辛德勒的名单》、《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等等。

《辛德勒的名单》是世界电影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本段音乐取自该片的片尾。

作曲者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是对人间悲剧的控诉,更是对历史错误的沉思。

小提琴如泣如诉地奏出了主题乐段。

这个贯穿于全片中哀婉动人的旋律,刻画了一个民族曲折悲惨的心理历程。

相信现在,老师们对这首乐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乐曲的主题音乐谱著名的小提琴家帕尔曼是一位犹太人,他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帕尔曼现场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单》。

在聆听了这首沉重的《辛德勒的名单》后,让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欣赏另一首好听的乐曲它就是著名电影《绿野仙踪》的主题曲《over the rainbow》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这首歌曲经常被大家传唱,它曾获193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以及2004年美国电影协会百大电影歌曲冠军。

整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美妙的童话故事:善良的小姑娘多诺茜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并迷失了回家的路。

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没脑子的稻草人、没爱心的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互相帮助,互相协作,历尽艰险,遇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最终,他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都如愿以偿地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让我们看着乐谱再来熟悉一下音乐和它的英文歌词。

《over the rainbow》这首歌曲曾经被很多人传唱,拥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我们再来欣赏一个小朋友现场演唱的版本。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首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影视音乐作品《my heart will go on》,他是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

这首歌曲堪称经典,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请老师们思考一下“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个旋律其实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我们先来找找第一次的出现。

它是在电影开场的时候,由席琳迪翁演唱。

飘渺之中蕴含着安静,目的是将观众引入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情节中。

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们还能记得旋律第二次是在哪里出现的吗?是在rose登上船尾想要跳海的时候。

音乐的出现表现女主人公的悲凉之情,不仅渲染了气氛,而且为影片接下来的爱情故事作了铺垫。

让我们来欣赏这一个片段主题曲第三次的出现是在船头。

男女主人公在船头伸开双臂飞翔的时候。

深邃的歌声蕴含着浪漫,这个场景几乎没有对白,动作也很单一,但就是这个飞翔的动作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飞翔就意味着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事物的追求,以及能和所爱的人一起生活。

这些是最经典的片段,在这之后,主题曲又出现了很多次。

一次有一次的播放随着剧情的发展需要,表现的不仅是感人泪下的爱情,还有生离死别的悲凉。

在《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中,除了经典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还有很多小插曲能表现出当时的社会等级差别,以及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差异。

比如男女主角在三等舱跳舞的时候,背景音乐采用的是《三等舱中的爱尔兰排队》,演奏的乐器是爱尔兰的风琴,该乐曲为爱尔兰民族音乐,节奏欢快。

我们一起来与此同时,头等舱的人们正在用餐,此时播放的是《蓝色多瑙河》,与三等舱的背景音乐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构成了底层社会人们纯朴与上流社会人们的势力、奉承的鲜明对比。

最后,让我们看着旋律谱,跟着音乐一起来哼唱《my heart will go on》。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首以音乐为主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好听著名的主题曲,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先我来向各位老师介绍一下《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

影片《海上钢琴师》描述的是上个世纪初,一名称为"1900"的、具有特殊钢琴天赋的孤儿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的传奇故事。

整部电影从头至尾涵盖了旋律优美、音色醉人、随性的爵士乐,因此配乐成为了这部电影最为主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可以说如果没有音乐,影片的故事是完全无法推进下去的。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管弦乐队演奏的主题曲《1900》接着,我先要向各位老师介绍电影中另一首著名的主题曲《playing love》。

当1900透过舷窗看到暗恋的少女时,他即兴创作出了这首乐曲。

乐曲温婉动听、细腻流畅。

这一个片段被大家公认为全片最动人的乐章。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除了《playing love》,另一个片段也堪称影片的经典。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在《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中, 1900与黑人爵士钢琴家Jelly精妙无比的“斗琴”片段。

在影片中,他们共进行了3个回合的对决。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各自弹的乐曲名称是什么?乐曲中包涵什么意思?具体每回合的胜负情况是怎么样的?在第一回合中,Jelly演奏的曲目是《big fat ham》,1900演奏的是《silent night》。

《silent night》是一首很简单的曲子,在圣诞节期间经常被演奏,不需要高超的技法,所以这首乐曲引起全场哗然。

1900的朋友Max也觉得他弹这么简单的曲子不合适,必输无疑了。

而Jelly感觉自己被藐视了,因为1900居然拿这么简单的曲子回应他的挑战。

在第二回合中,两人共同弹奏了爵士乐曲《the crave》。

同样都是The Crave,却又有所不同。

爵士乐的精髓在于即兴,很多爵士钢琴作品其实只有和弦的大致框架,而没有详细的琴谱,钢琴家每次弹同一首曲子的时候都会即兴弹出不一样的内容。

而1900听了一遍就能弹出来了,非常厉害。

在这里,也许1900弹这首曲子是因为他听了jelly的弹奏后觉得很好听,被感动了,因此又弹了一遍。

但是Jelly觉得1900在挑衅,所以非常生气。

在最后的回合中,Jelly弹的是the finger breaker;1900弹奏的是enduring movement。

在这个片段中,1900一个人弹出四手联弹的效果,技术水平自然不用说,全场都震惊了。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斗琴片段。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1900弹奏出四手联弹效果的enduring movement,我请大家来欣赏以下这个视频,通过这段视频,相信大家对这首插曲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1900用他那充满灵性的心灵,感受着音乐的欢乐和失恋的苦涩,音乐就是他的生命。

故事的结局,他永远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他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最终与船葬身海底。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关于师生关系的电影,也是关于心灵与爱的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代课老师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

这个学校的孩子非常调皮,校长残忍、教师严厉。

而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

他热爱音乐创作,用爱心关怀孩子。

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

最后,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并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影响。

音乐,是快乐我们的精灵,经过马修老师的指点,慢慢地用音乐开启了“放牛孩子”们心中的春天。

在他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有着如诗般的纯洁天真,他包容他们的错失,鼓励他们勇敢地证明自己,把他们分成男高音、女中音、男低音等角色,并以此为基础组织起了一只合唱团。

现在老师们看到的是电影中的一个小主角莫杭治。

他拥有天使般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循循善诱的马修把莫杭治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

经过努力的磨合,他们逐渐变得水乳交融,一起从音乐里感受灵魂的自由、高尚与纯净,从共同的参与过程感受团结和相互依存的美好。

莫杭治的音乐天赋被发掘出来,逐渐展现了自己的音乐天才,并以此为奋斗,最终成了世界知名的音乐家。

电影的主题曲《看看你经过的路上》,这首法文歌是电影中最为流行的一首,至今仍有很多人在演唱。

这首歌曲很好的反映了电影的情节、主旨。

听到这首歌就会想到这部电影。

想到电影的情节、想到马修,一位落魄的音乐家来到了一所学校,用音乐改变了那里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孩子,自己最后却离开了学校。

想到孩子们那纯净、清澈的嗓音,仿佛一条来自高原的溪流,流进了你内心的最深处,把尘世间所有的灰尘全部扫除。

这也许就是主题曲的魅力。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看看你经过的路上》我们再来感受这首歌曲的另一个版本,是孩子们的现场演唱的。

《海面上的清风》是马修为孩子们写的第二首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淡淡的前奏,在海面上飘荡,直入主题。

长音悠远,随海风吹向岸边,回旋飘荡,婉转起伏,高音与低音相交错,这全曲的主旋律悠远飞扬。

歌曲后面的低音极为突出,荡漾着,如跳跃的浪花,如飞舞的翅膀,如轻拂的海风,令人陶醉。

再次回归主旋律,男生领唱出现,天籁之音清澈透明,合唱团在背景下伴唱,更衬其美。

后面又是一次起伏,相比第一次,更为开阔,更为动听。

歌声,随海风飞向远方。

清新的旋律在耳边回荡,满怀希望,无限美好的歌词更为乐曲锦上添花,它的美,是无需置疑的。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影片临近尾声,这首叫《风筝》的歌曲想起了。

孩子们清澈的音声从高高的城堡式的禁闭室中飘逸到窗外,合着一架架承载了稚嫩笔迹的纸飞机,仿佛天使的羽毛一片片,一片片,一片片落到马修的面前,让观众情不自禁落下眼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