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电行业研究报告出于节能减排压力和能源安全自给性要求,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为发展水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成为直接推动水电近年大规模开发的动力。
为了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国家连续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这从侧面为水电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就水电开发建设本身,2000年至今,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水电的开发,尤其是2007年推出水电优先上网政策后,水电建设进入新一轮高峰期。
中国的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大约是 5.4亿千瓦,2009年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9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年发电量达6456亿千瓦时,约替代标准煤1.96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9亿吨。
以三峡项目建设为标志,中国水电技术达到了世界的领先水平。
2018年一季度用电增速为24%,重工业是拉动力。
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1-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69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
1-3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9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用电量714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第三产业用电量108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7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1-3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为704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为增长14%和31%。
从各产业的用电量增速来看,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增速相对缺乏弹性。
而第二产业的用电量增速是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
目录第一章行业发展概述第一节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因素分析一、行业政策环境因素分析二、行业技术环境因素分析三、行业经济环境因素分析第二节行业发展基本特征研究一、行业沿革与生命周期二、行业发展特征三、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四、水电站分类五、行业发展周期及波动性分析第三节2009-2018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现状分析二、存在问题分析三、问题解决对策第二章 2009-2018年行业市场供求分析第一节2009-2018年行业产品供给分析一、发电量二、区域分布三、发电量影响因素分析第二节2009-2018年行业产品需求分析一、产品市场需求量二、区域市场分布三、下游需求构成分析第三节行业供需格局影响因素分析一、再建及拟建产能情况二、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三、替代品对供需格局影响分析四、行业分布及转移趋势影响第三章 2009年水利水电企业热点总结第一节创业板上市第二节企业重组一、中国两大水利水电开发企业重组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第三节走出国门第四节融资债券一、海南水利项目建设投融资平台构筑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募集13亿元债券三、南宁建宁水务集团公司发行8.5亿元企业债券第五节水利信息化第六节大禹奖第四章 2018-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第一节2018-2018年行业供需预测1、水力发电电量预测2、下游需求预测3、整体供需格局预测第二节2018-2018年行业发展影响因素1、政策因素2、技术因素3、企业竞争因素4、价格因素第五章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现状分析第一节企业构成及区域分布分析1、企业数量分析2、企业所有制形式分析第二节业内标杆及龙头企业调研分析一、国投电力二、国电电力三、长江电力第六章本报告主要预测结论及观点第一节整体发展趋势预测一、促进水电产业健康发展的宏观环境正在改善二、水电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头戏三、东部地区的水电开发呈现新的特点四、水电产业投资主体增多五、流域性或区域性的水电公司逐步形成壮大第二节2018-2018年行业主要指标定量预测一、装机容量及开发程度二、用电量第三节2018-2018年行业发展趋势定性预测一、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水电更加注重移民和生态问题二、充分发挥水电调峰优势。
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三、平抑电价是水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发展的重要前提四、开工建设一批大型水电项目是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第四节本报告主要观点汇总第七章华经纵横独家策略建议第一节策略建议主要理论及数据支持说明第二节针对客户需求给出独家策略建议一、宏观策略角度二、中观产业角度三、微观企业角度第二章 2009-2018年行业市场供求分析第一节 2009-2018年行业产品供给分析一、发电量09年随着经济的回温,发电量增速也逐步回升。
进入2018年,水电受西南旱灾的影响,发电量增速低于平均发电量增速。
图表 2009年全国各省市水力发电量产量合计(万千瓦小时>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二、区域分布图表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分布图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三、发电量影响因素分析1、装机容量装机容量是发电厂发电的前提条件。
图表我国水电新增装机容量预测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气候情况如果气候干旱,水资源枯竭,必然会影响水电发电量。
以最近几个月为例,2018年前3个月,全国水电平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15.7%,较1–2月份回升4个百分点。
水电大省湖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各省水电平均利用小时降幅分别为–15%、–52%、–36%、–62%和–5.6%。
第二节 2009-2018年行业产品需求分析一、产品市场需求量图表 1999 年—2009 年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市场分析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二、区域市场分布2018年前3个月,宁夏、青海、内蒙、新疆、广西、河南、甘肃等省用电增速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2%)。
而黑龙江、吉林、北京、上海等省用电增速居全国后列。
区域用电格局与2月份基本相同。
图表各省用电增速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三、下游需求构成分析2018年前3个月累计用电增速:三大产业小幅回落,居民用电平稳增长。
图表 2007-2018年3月三大产业及居民累计用电增速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第三节行业供需格局影响因素分析一、再建及拟建产能情况2020 年前我国水电大规模开发主要以十三大水电基地依托。
根据2005 年水力资源复查结果,十三大水电基地可开发容量达到27577 万千瓦,占全国总开发容量的50.9%左右。
1、按开发进度情况按十三大水电基地开发进度来看,至2018 年、2018 年和2020 年其总体开发程度分别达到25.3%、49.3%和70.3%左右。
“十一五”期间,为我国大规模开发水电的初期阶段。
主要开发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流域的龙头水库电站,主要投产容量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黄河上游、大渡河和澜沧江等水电基地。
至“十二五”末,其开发程度分别达到78.7%、34.4%、25.6%和23.3%左右,十三大水电基地综合开发程度达到25.3%左右。
“十二五”期间,随着龙头水库电站的投产,主要流域干流梯级开发进入高峰期。
投产容量主要集中在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及澜沧江等水电基地。
至“十二五”末,其开发程度分别达到29.0%、57.3%、68.7%和57.4%左右,十三大水电基地综合开发程度达到49.3%左右。
“十三五”期间,投产容量主要集中在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水电基地。
至“十二五”末,其开发程度分别达到54.8%、76.6%和33.6%,十三大水电基地综合开发程度达到70.3%左右“十四五”期间,除继续开发怒江以外,水电建设的重点逐渐转向西藏和新疆地区,将逐步实施“藏电外送”配套项目。
图表十三大水电基地开发情况预测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按区域划分情况按区域划分,至2018 年,全国东部和中部水电开发程度分别达到90%和78.4%,接近开发殆尽,而西南地区水电综合开发程度为24.9%。
“十二五”和“十三五”水电规模增长主要来源西南地区,至2020 年西南水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2700 万千瓦,开发程度达到51.9%;其中贵州省开发程度达到94.0%。
单位:万千瓦图表分区域水电发展规划装机容量表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3、按机组规模情况按机组规模划分,大中型常规水电“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分别将投产6764 万千瓦、6450万千瓦和4450万千瓦,至2018年、2018年和2020年末,全国大中型常规水电站总规模将分别达到14400万千瓦、20850万千瓦和25300万千瓦;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50MW 以下电站)按每年250 万千瓦左右投产,至2018年、2018年和2020年末,全国小型水电站总规模将分别达到5000万千瓦、6250万千瓦和7500万千瓦。
图表常规水电发展规划装机容量表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我国主要特大型水电主要集中于“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投产。
至2020年西藏地区的水电装机容量约为210万千瓦,西藏水电开发程度为1.5%,2030年以后,全国主要水电基地水力资源开发殆尽,届时西藏水电开始接力。
图表主要特大型水电站开发规划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二、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水电价格继续上调2009年11月20日,发改委公布上网电价调整公告显示,水电上网电价上调幅度基本上高于火电标杆电价调整幅度,水电和火电上网电价差距进一步缩小。
而作为水电上网电价定价机制——水电标杆电价,目前暂停执行,取而代之是执行临时价格。
电价调整意义不仅仅是平衡东西部电厂的盈利情况,更多是梳理电价,为电价改革做铺垫;此次水电电价的调整目的除了弥补水电发电成本的提高外,更多是为实施水火“同网同价”所做的准备。
为促进水电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水电企业亏损严重,更新改造资金不足等问题,发改委适当提高部分水电企业的上网电价。
另外,因为水电项目开发的政策环境变化较大,新建水电暂停执行发改委核定的水电标杆电价。
图表部分水电站上网电价调整情况分/千瓦时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水电上网电价依旧偏低目前水电上网电价由发改委核定,其定价按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空间为基础,从而也限制了水电行业盈利空间。
尤其在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移民和环保问题的补偿力度,提高水电发电的度电成本,而水电电价调整时间和幅度落后于成本的提高,使利润空间缩小。
水电作为稀缺性资源,目前难以体现其资源价值。
比较三峡水电站的落地电价与当地燃煤机组标杆电价情况,其价差占当地燃煤机组标杆电价的比例达到了23%-31%。
图表三峡水电落地电价与当地燃煤机组标杆电价比较元/千瓦时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3、水火“同网同价”:体现稀缺资源应有价值水火同网同价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是长期发展趋势。
国家能源局局长也表示,水电定价机制需进行改革,实现“同网同价”。
因为各省水电平均上网电价都远远低于火电平均上网电价,一旦水火同网同价政策的实施,将大幅提升水电企业的利润。
水电电价低于火电电价是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
长期以来,国家发改委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润空间为水电核定上网电价,导致水电上网电价较火电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