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保健学_第九章_体格检查

体育保健学_第九章_体格检查


二、脊柱形状检查

脊柱形态检查

检查方法:

目视: 器具测量(悬垂法) X线检测

身体姿势:正面观和侧面观

正面观观察点:肩峰,骨盆 侧面观观察点:生理弯曲
正常脊柱的形状
检查方法:脊柱测量计、重 锤、手感觉和目测观察
脊柱弯曲异常的分类 1. 前后方向 异常类型:驼背、平背、鞍背 2.侧弯:C型和S型 习惯性侧弯和固定性侧弯

2 下肢长


肩臂长(指距) 四肢围度 肩宽与骨盆宽
八、胸围测量
方法: 被测试者自然站立,双臂 自然下垂,将带尺上缘经 肩胛下角下缘绕至胸前。 男性和乳房未发育的女性, 带尺的下缘经乳头点测量, 乳房发育的女性,带尺下 缘经胸中点测量。测量时, 带尺松紧适度 。 呼吸差:最大吸气胸围和 最大呼气胸围的差值
第二节 体姿检查

动态体姿 静态体姿
一、直立位姿势检查




标准直立姿势:为了统一评价标准和便于比较, 进行姿势检查时要求在标准直立姿势下进行检 查。 从侧方观察时:头顶、耳屏前、肩峰、股骨大 转子、腓骨小头、外踝尖成一直线 从后面观察时:头、颈、脊柱、两足跟成一直 线,两肩峰和两髂前上嵴高度一致 人体无法保持这一姿势时,说明姿势有缺陷, 严重时可以是畸形 。
评定方法:参考一次运动负荷试 验反应类型
正常反应: 紧张性增高反应:常见于有高血压 的运动员 紧张性不全反应:训练良好的运动 员可能出现 梯形反应:见于运动员训练水平下 降或过度训练早期 无力反应:运动员明显疲劳或患病 时出现
布兰奇心功指数
静坐15分钟后测1分钟心率及血压 BI=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 正常:110~160
三、脉率
1 安静脉率 2 基础脉搏
四、动脉血压

1 安静时血压

测量体位与方法

2 运动时的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五、心律失常 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异位心律:期前收缩(早搏)

室性 室上性
第四节 健康检查

心脏杂音


定义:心脏在收缩或舒张期间出现不正常的声 音。 生理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

2体型的测量方法
体型的分类:


每个人的体型可用三位数字来表示 第一位数为内胚层体型,第二位数为中胚层体 型,第三位数为外胚层体型 每一位数又分为1~7七个级别。 由此,极端内胚层体型是711型,极端中胚层 体型是171型,极端外胚层体型是117型
体型测量方法:测量指标及计算查表
Heath — Carter 体型分类法的测量指标 ☆体格测量:身高、体重;肱骨与股骨骨径; ☆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髂部、小腿腓 肠肌 ☆肌肉围度:上臂围、小腿围。
常用的身体评价指标

体重 身体质量指数(BMI) 腰臀围比指数 体脂含量百分比
BMI= 体重(kg) / 身高的平方(m2)
体型的测量

1体型的概念及分类
体型(body type, somatotype):是对人体某个阶段形 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描述。肌肉和骨骼的发达程度与脂 肪积蓄程度是判定体型的主要依据。

30秒钟30次蹲起
测试方法:
受试者静坐10分钟,测定安静时脉搏P1, 在30秒钟之内匀速地蹲起30次。蹲起结束时,立即测10秒钟的脉搏P2 休息1分钟后再测15秒脉率,乘以4为恢复期脉率P3。
计算心功指数:K=(P1+P2+P3-200)/10
评定:
K≤0 最好 K=0~5 很好 K=6 ~ 10 一般 K=11 ~ 15 较差 K>16 很差

15秒钟原地快速跑
测定方法:先测安静时血压和脉搏,然后以百米跑的强度原 地跑15秒钟,跑完立即测10秒钟的脉搏,随后50秒内测 完血压。如此连测4分钟。
评定方法



根据负荷后心率、血压变化的幅度及恢 复的时间评定,一般有五种反应: A:正常反应型 负荷后,收缩压、心率适度平行上升, 舒张压适度下降(5--30毫米汞柱)或不 变,心率、血压变化在运动后3-5分钟恢 复。
B:紧张性增高反应型


负荷后,收缩压明显上升,可达180—200毫 米汞柱,舒张压上升10—20毫米汞柱,心率上 升,恢复时间延长。 生理性,多由周围血管调节障碍所致 多见于初参加训练者或训练水平不高的人,另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心血管系统性兴奋性高, 也可以出现此型。
C:紧张不全反应型


台阶试验
概念:以一定的频率,上下一定高度的平台并持续一定的时 间,根据登台结束后恢复期脉搏变化评定心脏功能。又称 哈佛台阶实验 台阶高度: 男50.8cm,女42.6cm(哈佛标准,国内已改良。)
实验步骤: 1 受试者以每分钟30次的频率登台阶(一上一下为一次), 持续5分钟。要求严格按照动作规范和节拍器所提示的节奏 频率完成试验。上时,双脚应站在台中央,下时,全脚掌着 地。身体和膝关节应充分伸直。如果中途连续20秒不能跟上 节奏,即停止。并记下持续时间。

联合机能试验
概念:由两种以上负荷按照一定顺序和时间组成的负荷试 验。只适用于运动员。 试验步骤:


测安静时脉搏、血压 30秒内匀速蹲起20次,休息3分钟 原地15秒钟跑,休息4分钟 原地高抬腿跑3分钟(男)或2分钟(女),步频为180次/分。休 息5分钟 所有休息时间的每分钟内,前10秒测脉搏,后50秒测血压
足弓印迹比例法
1.弓形足 2.正常足弓 3.轻度扁平 4.中度扁平 5.重度扁平
第三节 体格测量



一、注意事项 1 科学性 2 统一和标准化 3 仪器的校准 4 数据的核实
二、体重


方法: 注意事项:
三、身高和坐高
身高测量方法 坐高测量方法
四肢长

1 上肢长

肩峰外侧缘中点-中指尖 股骨大转子上缘或髂前上棘至地面
第四节 身体成分 体型 骨龄


一、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的组成



水 去脂体重(FFM) 蛋白质 矿物质 脂肪:储存脂肪;基本脂肪
去脂体重+基本脂肪=瘦体重(LBM)

常见的身体成分测量方法

直接法和间接法 间接法:

水下称重 皮褶法 电阻抗法

超声扫描 核磁共振

体型测量方法:测量指标及查表
☆例如: 4-5-2体型的坐标值: X=Ⅲ-I=2-4=-2 y=2Ⅱ-(Ⅲ十I)=2×5 ☆又如: 典型的内胚叶型7—1—1 典型的中胚叶型1—7—1 典型的外胚叶型1—1—7
X=-6,Y=-6 X=0,Y=12 X=6,Y=-6
骨龄

由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 通常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 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 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

临床一般分为6级,3级以上一般有临床意义

运动员生理性杂音特点:收缩期、二级以下、 吹风样、肺动脉区、运动后增强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利用 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图期所产生电 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一、心电图定义:
(二)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 1:P波:最早出现的幅度较小的波,反映 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 2:P-R段(实为P-Q段),反应心房复极 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

正常胸:4:3 扁平胸:大于4:3 桶状胸:1:1 鸡胸和漏斗胸 不对称胸
胸廓的形状
四、腿形检查


腿的形态检查
根据在标准姿势下两膝关节和足跟之间的距离来 进行分类-1.5cm
1.正常腿型: 2.“O”型腿: 3.“X”型腿:
五、足弓检查

足的形态检查

检查有无扁平足 足弓测量方法:印迹法,X线摄片法


负荷后,舒张压极度下降至0毫米汞柱时仍能听到, (无休止现象)二种表现: 无休止音保持2分钟以上,负荷后,收缩压上升不明 显,心率上升明显,恢复时间明显延长—身体机能不 良、早期过度训练征象。 无休止音负荷后2分钟以内消失,负荷后收缩压较高, 说明心脏收缩力较强由于心率 快,致使舒张期缩短, 多见于训练良好的运动员在激烈比赛后即刻。台阶试验来自2 测量心率:
测量恢复期第2、3、5分钟前30秒的脉搏
f1=1~1.5min f2=2~2.5min
f3=3~3.5min

3 计算台阶指数
台阶指数=运动时间(s)×100/2×(f1+f2+f3) 评定标准: 标准:<55为差,55~64中下,65~79中上,80~90良, >90为优
心脏叩诊的顺序

先左后右

由外向内
从下往上

正常的心浊音界
右(cm) 2-3 2-3 3-4 肋间 Ⅱ Ⅲ Ⅳ Ⅴ 左(cm) 2-3 3.5-4.5 5-6 7-9
左锁中线距胸骨正中线为8-10cm
二、心率

1 测量安静心率方法 2 运动后即时心率

30次心搏所需时间 应用:控制运动强度



一般史、运动史、伤病史 姿势检查与形态测量 身体成分测试与评定 健康检查及机能检查 生化检验及特殊检查
第一节 一般史 运动史 伤病史








既往史 生活史,患病史,对身体产生影响的疾病和损伤 家族史 是否有遗传家族病史,如:心脏病、高血压等 运动史和伤病史 锻炼项目、年限、运动水平、过度运动及伤病史等 月经史 特定针对女运动员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