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句子改写专项复习一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句子改写专项复习一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资料专项训练一一、句子训练——改写改写的题型:1.“把”字句“被”字句2.缩句扩句3.直接引语改转述句4.陈述句改反问句5.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6.按要求改写句子(改比喻、拟人、夸张、关联词、改病句等)(一)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A+动词+B,若动作的发出者是A,改为被字句的时候B放到前面)(1)守门员扑住了好几个险球。

(2)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把”字句。

(A+动词+B,若动作的发出者是A,改为把字句的时候A放到前面)(1)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2)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三)、缩写句子。

缩句:只保留句子的主干,删去所有修辞成分。

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有时没有)。

例: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我发现规律。

练习(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3)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3)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四)、扩写句子。

扩句:增加修辞性成分,使句子更生动、具体。

主语+谓语+宾语(怎么样)主语+(怎么样)谓语+(怎么样)宾语例:老师瞪了我。

(严厉的)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1)张衡是天文学家。

张衡是()国古代()的天文学家。

(2)人们坐在粗木凳上饮着葡萄酒。

()的人们坐在()的粗木凳上饮着()的葡萄酒。

(3)歌声飘荡在湖面上。

()的歌声飘荡在()的湖面上。

(五)、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练习(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如果没有绿叶衬托,鲜花能有这样美丽吗?(六)、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反问句要点:1:把句子改为相反意思。

一般情况下,无“不”加“不”,有“不”去“不”。

有些句子不用加上或去掉“不”也能改为反问句。

2 改为相反的词语前边加上反问词。

反问词一般有:难道.....吗怎么.......呢怎能......呢或者有时候单单只有难道怎么呢吗这些词。

3:把句号改为问号。

例: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反问句: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怎能不感到无比自豪呢?练习:(1)秦王我都不怕,我不会怕廉将军的。

双重否定句要点:1.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改为“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

例: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双重否定句: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不能不感到无比自豪。

(4)要去遥远的地方,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七)、把下面的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基本要点:“二变一不变”,即:人称变,符号变,但原意不变。

其他细节:(1)改好之后,语气是陈述语气。

换句话说,改为间接引语后,句子都是句号结尾的,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都要改成陈述句。

(2)改好之后,只有一句话。

换句话说,改为间接引语后,原来人物说的话如果有好几句,要把中间的句号都改为逗号。

(3)“对某人说”一般来说可以改为“告诉某人”,但如果保持“对某人说”也可以。

例如:女儿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

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改为间接叙述之后为:女儿说,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她这么大年纪了,是不能做到的。

(1)前后两处引号去除(2)冒号改为逗号(3)原句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4)人称改掉,因为这是从阅读题里拿来的例题,联系上下文,知道“你”是指“老奶奶”。

(5)反问语气改为陈述语气练习:(1)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我才肯交出来。

”(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8、把下列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2)张老师对我说,放学后她来给我补习功课。

二、修改病句。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

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5)指代不明:在句子中同时出现了几个称呼,在说明的时候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如: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这句话中的“她”到底是谁表达上就不明了。

怎样修改病句呢?第一,认真读句子,了解句子本来的意思。

修改病句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能违背句子的原意。

第二,认真分析,找出“病因”。

常见的病句,大致有: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意思重复、词序不当、前后矛盾等等。

第三,认真修改,针对病句的不同“病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修改。

①“加”。

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可以用“加”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可以改为:“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国的领土”。

②“换”。

对于“用词不当”的句子,可以用“换”的方法,把用错的词换成该用的词。

如:“一辆大卡车停在站中间,阻止了我们上学的道路。

”应当把“阻止”换成“阻挡”。

③“删”。

对于“意思重复”的句子,用“删”的方法,可以把多余的词语删去。

如:“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可将“不禁”或“忍不住”删去一个。

④“调”。

对于“词序不当”的句子,可以用“调”的方法,把不合理的词语顺序予以调整。

如:“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呀”将“两个”调到“新旧”的后面。

⑤“改”。

对于意思“前后矛盾”的句子可以用“改”的方法,使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可将“傍晚”一词改为“夜里”。

第四,认真检查,改后还要认真检查修改是不是保留了句子的原意,改后的句子是不是通顺了,还有没有更好的修改方法。

总之,修改病句要认真开动脑筋,巧用修改方法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

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⒈读。

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还是分类不当。

⒉划。

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

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

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

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

替换有关词语,使用词怡当。

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

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

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1、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2、西安的古迹很多,有大雁塔、钟楼、电视塔等等。

3、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记录和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4、他因为是文艺爱好者,所以是体育爱好者。

5、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们提高了认识。

6、“六一”那天,江城万名儿童参观了空军跳伞表演。

三、关联词复习(一)、知识整理: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二)能力测试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①()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②()风吹雨打,我们()要坚持到校学习。

③雨来()牺牲生命,()泄露秘密。

④()要努力读书,()要关心政治。

⑤()走到哪里,他()听到乐声。

⑥()我俩住得很远,()不常见面。

⑦()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

⑧()你答应去,()该准时去叫他。

⑨()别人的意见不对,我们()要虚心听取。

⑩弟弟()年纪小,()很懂事。

2、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① 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② 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③ 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④ 你没有告诉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