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竣工结算技巧

工程竣工结算技巧

工程竣工结算技巧
近年来,传统园林建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建筑企业也跻身于市政行业,僧多粥少的局面窥见一斑。

因此,降价让利已成为投标企业中标的一种重要手段。

这对于业主,无疑降低了建设成本,但对承包商来说,降价竞争的结果直接导致其应得利润的减少。

因此中标后如何保证工程效益最大化,将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其中,如何正确合理应对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有效控制审减率,尽量做到利润最大化将是重中之重。

接下来从七个方面谈一下与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有较大影响的注意事项及技巧。

1、首先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做好工程投标和结算审查工作的根本保证
领导的素质和发展眼光不同,管理侧重点就不一样。

聪明的领导应该知道“工程赚钱不赚钱,全靠预结算”的俗语。

所以,加大重视和支持力度,会更加提高职工的信心、责任心和积极性,会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灵活运用,抓住关键要素,为单位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造价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做好预绝算工作的关键
单位要加大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造价人员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管理政策,提高预结算水平
3、从投标入手,精通投标策略和技巧,结合本单位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合理报价。

此环节中与工程竣工结算有直接影响的是投标预算的编制质量投标预算是工程签证结算的依据之一。

通常情况下,工程开标前要发布最高限价,很多施工单位为迎合中标,随意调整投标预算,认为只不过是一个凑数的过程。

这样一旦中标,可能会对签订合同内容及合同外增项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有可能在结算审查时,本该能要过来的钱却没有要不过来。

为此,为提高投标预算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投标工程特点,熟悉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并踏勘现场,了解工程现场特点,根据合理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预算。

对于造价人员,一定要熟读所有与预算有关的内容,尽可能找到相关内容中的漏洞,抓住关键要素,想办法为以后追加签证埋下伏笔。

(2)投标预算编制内容要全面详细,如:编制依据、哪些考虑哪些未考虑等都要写清楚,以便有机会签证,增加造价。

(3)把好定额套用关,相关预算子目的套取确保不漏项。

精通市政工程每道工序的施工工艺是保证预算不漏项的重要前提。

必须熟悉每一个定额在工程中的运用,相类似定额的差别,工艺不同对运用定额的影响。

只有熟练掌握定额,才能套准,用对定额。

(4)预算取费除满足招标文件等内容外要取满,为以后签证打好基础。

4、及时做好签证及设计变更
签证手续齐全,内容阐述明确、合理,列明计算式,结果正确,必要时附图说明。

如:合同外建筑垃圾清理及外运,写清楚是装载机装,还是人工装?是多大吨位的自卸车运输?垃圾外运运距是多少公里?等所有与预算有关的因素都要考虑到,不然,将来审查时,必然费不少口舌,也不一定能全部要过来。

因此,签证内容不仅属实,更重要的是让审查无懈可击。

另外,往甲方报送签证前,造价部门要把好签证内容关,因为签证内容有可能会涉及到相关规范或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可能涉及到各种系数的计取。

如:外购土属于虚土,工程量除按图示尺寸计算外,还要考虑1.3系数。

总之,一些隐含的因素在签证中也要体现出来。

另外,有时甲方领导在工地上讲的一句话的更改,这种更要形成文字性的东西,而且要签字。

总之,证据是最重要的。

5、基础资料、隐蔽工程资料、影像资料等齐全,这里重点讲述隐蔽资料
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其实并不隐蔽,它是一个由有形到隐蔽的过程。

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施工过程中的图片和影像记录,就解决了在审查工程结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隐蔽工程口说无凭、当时施工场景又难以再现的难题。

我们应当建立包括文字资料、影像资料在内的建设项目隐蔽工程资料库,对隐蔽工程及其变更情况进行现场拍照录像,及时跟踪记录。

将工程有关环节的取证及时录入资料库。

资料库可再现施工时的施工环境、施工过程、施工工序、机械人力使用、材料投入等情景,为科学、准确、客观地计算隐蔽工程造价,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解决工程结算审查过程中出现的争议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资料,进一步夯实工程结算审查的基础。

6、竣工图纸、签证、设计变更、结算等资料内容相一致,杜绝因工作疏漏造成资料内容不统一,出现自相矛盾
有些单位各个部门相对独立,投标、施工、竣工资料的整理、竣工结算的编制等,各管各的,脱节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施工反馈信息闭塞,因此最后申报的结算资料往往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

为整理出一套严谨、规范的竣工资料,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单位内部交底,如:中标签订合同后,首先投标部门与施工部门进行预算及合同交底,出具书面材料,列举投标预算编制内容,以便施工队心中有数,知道下一步如何签证。

(2)施工信息反馈及时,出台一套合理管理办法,各部门工作能有效衔接好。

提高各部门积极性和责任心,把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挂钩。

(3)参与投标预算编制的造价人员,从投标到竣工结算审查负责到底。

参与工程过程跟踪,定期去施工现场,参与签证及设计变更预算的编制。

及时掌握工程信息,这样为以后审计结算,打下坚实基础。

能够在审查方质疑时,及时做到有理有据的解释,提高可信度,不容置疑。

7、在竣工结算审查过程中,主要是造价人员出面与审查部门核对结算,因此造价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与审查部门对结算时,要注意守时、着装、谈吐等基本礼仪,既是代表单位的形象,又是为了给对方一个好印象,容易开展工作。

(2)要准备充分。

结算所有用到的图纸、资料、计算底稿等等都要备齐,忌讳对帐时丢东落西,既耽误时间又容易让对方产生反感;对准备好的资料要了如指掌,不要仓促迎战。

对自己的结算资料熟悉,就可以向对方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编制思路,很容易让对方顺着你的思路,这样可以掌握主动。

对新手来说更为重要,可以增强自信心,缓解紧张情绪。

事前要掌握好结算中的薄弱点,所谓的薄弱点就是那些容易产生争议并且对自己不利的问题,要着重注意。

知道了哪些是薄弱点,并做好相应的补强措施,还要预计可能出现的最有利和最不利的结果会怎样,制定相应的结算策略。

不要轻易表态,尽量留有回旋余地,若不经过仔细思考,人们很容易仓促间做出错误决定。

(3)竣工结算的编制与竣工资料(比如竣工图及各种变更)要对应。

比如作者一般编制的时候,都是按竣工图整体编制一个结算书,然后把无法反映到竣工图上的变更及索赔事项,按相关单据编制顺序另编一个“变更结算书”。

这样所有的结算数据就与依据相对应。

结算书的对应编制对自己也有好处,不但整洁,而且可以详细对位分析所有的结算依据。

有些依据有哪些问题,将来审计会怎样要求,心里都会有数。

如果编制的结算书稀里糊涂说不清楚,不但有可能漏项,也给审查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

(4)审计公司从甲方拿到结算资料后,首先会给资料做一个基本判断。

如果资料基本齐整,就直接进入下一步。

如果资料不齐,审计单位会要求补充。

当然这样的补充是不会对施工单位有利的。

但这些资料是结算必须有的资料,施工单位无论如何都得配合,否则结算审查工作无法进行。

审计如果做得好,就会按结算资料自己算并做一份结算。

但这种情况少,大家基本都是按结算书来审。

这意味着结算书中的漏项几乎不会被补充。

所以结算书一定要做到不漏项。

(5)审计公司完成内部核算工作后,就要开始准备与施工单位核对了。

一般来说,核对分三个步骤。

a、核对工程量(含钢筋),这是最基础也是最繁琐的工作。

工程量确认后,所有新发生事件一般不被接受。

b、核对预算书,即预算书开列项目及调整,各项费率的调整等。

这块主要是围绕着预算书进行。

相关调整按合同规定执行。

无争议工作继续进行,有争议的话一般都做为问题保留。

c、主材及各项变更索赔等。

主材的调整、变更与索赔一般都内含很多争议,是最难谈的地方。

所以一般都放到最后。

最终经过几轮谈判,所有结算应该落实的东西都落实了,应该暴露的问题都暴露了。

(6)争议的解决。

一般来说,结算都不会很轻松,总会有几个的遗留问题。

造价人员要做得工作就是尽力把结算审计中产生的问题谈透,使之暴露出来。

然后把确定下来的内容与争议的问题及时报告单位领导。

很多争议性问题的形成过程很复杂,造价人员不要自己做主敲定。

如何解决这些争议,需要公司主管领导出面解决。

等到所有的问题都清楚了,把最终的结果跟领导谈透。

如果最终与审计方争议无法调和,最好建议领导出面与业主、审计方商谈。

这样可能对问题的最终确定有好处。

综上所述,竣工结算是贯穿于从工程投标开始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直接影响着竣工结算的质量。

而且它不是个人都能解决的事情,需要单位发挥团队精神,齐心协力,做好每一环节。

只有这样,单位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