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建华 广州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建设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细则 试行 解读及实施情况介绍

毛建华 广州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建设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细则 试行 解读及实施情况介绍

《国家发改委关于打造现代综合客运枢纽提高旅客出行质 量效率的实施意见》(2016年)中提出:广州为国家重要 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要着力提升枢纽现代化国际水 平,打造国际交通枢纽。
部省市合作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
打造交通枢纽示范工 府三方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
17
三、新时期使命与进展
最新进展:33个场站综合体概念方案已于2018年 5月9日通过主任委审议
按照《实施细则》工作要求,对第三期十条线113个站点沿线进行 土地摸查,共摸查出33个场站综合体用地,用地400公顷,18片综 合开发用地,用地1400公顷。
经对33个场站综合体、正在推进的车辆段及其他地块收益测算, 筹集资金700多亿元与建设资金需求基本可平衡。
2016年8月 广州市人民政府出台
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构建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
6
二、国家支持广州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
“十二五” 交通枢纽与 集约用地政策
“十二五”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建设综合 交通枢纽,打造绿色出行交通体系,同时推动土地集约高 效利用。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2012 年)
《国土资源部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2014年)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 (2014年)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 则的通知》(2015年)
国家十三五规划与 广州城市总规部署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纲要》
及报建,开展用地选址,负责土地及房屋征收协调、落实征收及建设资金等工作。
周边综合开发用地
实施主体:市土发中心负责统筹 主要工作:统筹土储、参与规划编制
征拆费用为地铁建设资金; 政府划拨安置用地,居民获得
异地集中安置或货币补偿
第二期(500亿)
阶段一:28个地块(20+8)全部地铁统筹 征地、代政府收储 阶段二:39个地块(33+6),取消地铁土 地储备职能,地铁统筹6个车辆段用地征收, 约占用地12%;市土发中心统筹32个枢纽地 块收储出让,约占用地88%
5
一、广州构建枢纽型网络城市,提升城市品质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年)
城市 性质
省会 国家重要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商贸中心 交往中心 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构建服务广州市域的疏密有致的多层次城市轨道网络
至2020年600公里以上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规划到2025年:预计里程1000余公里
第三期建设规划图(2017-2023年) 共10条线,里程259公里
3
广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概况
北京
上海
广州
2020年1000公里 2020年800公里 2020年600公里
4
01 政策出台背景
一、广州构建枢纽型网络城市,提升城市品质 二、国家支持广州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 三、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广州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四、广州探索轨道交通投融资及土地综合开发机制创新
十三五场站综合体地块
• 地块数量:27个
• 地块数量:39个
• 地块数量:33个
• 筹资目标:30亿元
• 土地面积:1069公顷
• 土地面积:521公顷
• 筹资目标:500亿元
• 筹资目标:920亿元
12
一、20年政策迭代
未来10年
战略转型期
城市发展:人口从1200万到2000万,从主城区到都市圈再到大湾区的发展; 房价水平:房价从3000元/平方米增长至5万/平方米,16倍的增长; 地铁建设:从300万到500万,再到800公里的跨越,年均投资强度从150亿到400亿元; 运营服务:客流量从700万到1000万,再到1500万日的飞越,运营成本快速上升。
车辆段用地征拆由地铁建设资 金出资;
枢纽用地征拆资金来源于市土 地开发中心土地储备成本。
共33块用地,多位于番禺、白云、萝岗、荔 第三期(1500亿) 湾(芳村)等外围城区,车辆段用地面积约
20~30公顷;枢纽用地面积每宗约5~6公顷
车辆段用地征拆由地铁建设资 金出资;
枢纽用地征拆资金由企业自筹
地利用效益与东京湾边缘区仍有一定差距;
因此,广州市亟需构建多中心组团的枢纽型网络城市,加大城市基础投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
用节约集约水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
9
四、广州探索轨道交通投融资及土地综合开发机制创新
一号线建设期间 探索以地换路的实践
综合开发工作方案 土储实施细则和机制 综合开发实施意见
谋划全面一体化
土地征储
项目征地& 前置审批用地代征代管
项目征地 政府收储
项目征地、政府收储、金融运作、市区村企合作
开发范围 资金筹划 功能定位
红线内开发 政府注资 交通
整合周边、统一规划,主导片区,多方合作
综合融资
复合发展:交通+便民+公益+文化+开发
13
一、20年政策迭代
三次探索与实践 均是以土地换资金、以土地换轨道的思维,是建设可持续逻辑下的TOD探索。
2010年扩展期
2015年综合发展期
2020年全面发展期
2025年
5/6/8号线
7/9/13/14/21号线
10/11/12/13/14/18/22号线
211km
300km
500km
300万
500万
800万
2.0时代 3.0时代 4.0时代
开展500亿地块土地 储备,选定39个地块
新一轮策划选定 33个场站综合体
•车辆段7个
2
十二五场站综合体 (9个)
•车辆段7个 •一般站点2个
3
十三五场站综合体 (26个)
• 车辆段8个 • 一般站点18个
15
三、新时期使命与进展
使命:地铁+ 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
城市发展的 推动者
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行业总体平稳的背景下,随广州多中心组团的枢 纽型网络城市的扩张之势,结合政府扩容提质、产城融合、完善公共服 务的要求,采用地铁+产业+公服的TOD开发模式,推动城市扩张,分享 发展红利。
执行情况
2000年前后陆续完成13块融资地块,7 个安置地块的征收、供地和开发,其中 部分融资地块当年为“毛地”出让;其 余地块将陆续盘活
目前,已出让4宗,出让金收入约200亿 元;官湖车辆段为2017年底以出让,萝 岗、水西、镇龙、白云湖车辆段盖板已 基本建成,其余地块均正在推进收储、 出让工作。
新时代的土地融资 通过总结20年线网建设TOD土地融资探索与实践,本轮场站综合体土地融资 对广州地铁的目标更高、要求更多、难度更大。
从建设可持续到发展可持续,从建+运到多维服务的延伸
线网建设阶段
用地情况
资金来源
第一期(30亿)
基于地铁建设形成的融资地块共20块,位于 越秀区、荔湾区地铁1号线沿线,用地面积每 宗0.5~2公顷;拆迁安置用地7块。
TOD开发的 践行者
依托地铁建设,创新广州地铁特有的用地整理、规划统筹、资金平衡的 TOD开发模式,引领行业发展。
公共资源的 整合者
发挥市属国企大平台的优势,整合市国资资源,打造广州地铁商业经营、文 化创意、科普教育、健康护理、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品牌。
16
三、新时期使命与进展 地铁+ 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 市区联动+政企合作,资源整合+城市合伙,促进场站综合体项目落地生根
市区土发中心已收储用地(可四同步,
如陈头岗停车场)>需征收车辆段用地
(地铁工期同步,如庆丰停车场)>需
征收枢纽用地(周期不可控)
14
二、20年土地资源
在各时期政策指导下,通过线路建设和沿线土地储备,形成可开发的土地资源42处:
存量车辆段 十二五场站综合体 十三五场站综合体
1
存量车辆段 (7个)
11
一、20年政策迭代
十二五 500亿
房价约1.5万元/m2
一号线 30亿
房价约3千元/m2
十三五 1500亿
房价约5万元/m2
十三五调整 2600亿
时间节点 规划里程
1997年
2012年
2015年
100km 300km
800km
2017年
1000km
2000km
一号线30亿地块
十二五500亿地块
广州市自90年代起,学 习香港地铁,探索地铁 投融资机制创新,以及 沿线土地储备及综合开 发,出台一系列政策:
十二五期间
十三五期间
投融资机制
综合开发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是操作层面 的主要指导文件,直接指 导广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 线网的综合开发工作,以 下主要解读该政策。
10
02 20年实践回顾
一、20年政策迭代 三、新时期使命与进展 二、20年土地资源 四、新时期政策与工作亮点
城市新风貌;
集约用地 推进土地储备,实施综合开发,实现土地
高效集约利用;
轨道筹资 筹集轨道建设资金,实现运营补亏资金,
创新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
19
四、新时期政策与工作亮点(二)两条工作主线,责权明晰
《实施细则》将开发用地分为场站综合体和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两类:
规划引领,储备先行
在以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 为中心的800米半径区域 范围,建立集交通、商务、 商业、文化、教育、居住 为一体的城市复合功能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