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放制作与调试

功放制作与调试

《OTL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








设计人:李家墅
学校:江苏省六合职教中心
日期: 2008年5月8日
《OTL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
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一、项目教学设计所体现的教育教学理念
1.突出能力本位将德育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知识有机结合,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与团队协作精神,促进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通过对自举电路的研究性实验,激发和提高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动机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与就业创业能力。

2.体现实践主线课程实施紧紧围绕项目和任务来开展,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行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的思想。

以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典型电子线路为载体,按电子工艺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电路装接与调试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3.彰显以人为本教学目标的确立将学生学习基础和课程标准有机结合;课程实施的过程符合中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贯彻“做中学、练中学和干中学”的主导思想;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现过程性、特质性和发展性等多元评价思想。

二、制定项目教学设计的依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2.《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文件精神。

3.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开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为技术指导。

三、项目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OTL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项目教学设计方案是依据《新编电子技术项目教程》中的项目二任务五编写的。

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万用表、直流毫安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在面包板上装接电子电路的工艺。

同时,学生对电压放大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也有一定的了解。

课堂教学的课时为4节,以连堂形式进行。

四、项目教学实施的设计
2-5-17 带有前置放大级的OTL功率放大器
【知识链接】OTL功率放大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乙类输出无变压器(OTL)功率放大器
4.学案设计
项目二扩音机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五 OTL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
班级:0609 姓名:
图2-5-17 带有前置放大级的OTL功率放大器
二、实训设备
1、电路元件清单见表2-5-1所示
表2-5-1 带有前置放大级的OTL功率放大器元件清单
万用表及直流毫安表各1块。

三、工作内容与步骤
1、OTL功率放大器的制作
(1)识别、清点与检测元器件。

若有元器件短缺或损坏,请说明情况。

(2)根据图2-5-17,在图2-5-18的空白处画出电路的装配图,然后按装配图进行电路装接。

R P1置中间,R P2置零。

+5V
GND 图2-5-18带有前置放大级的OTL功率放大器的装配图 [电路制作时的注意事项]
a、要按工艺要求安装电子元器件,插件装配的工艺要求:美观、均匀、端正、整齐,高低有序,无跨越,不能歪斜;
b、电解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的电极不能接错,以免损坏元器件;
c、电路装接好之后,才可通电,也不能带电改装电路;
d、一定要避免出现通电下,二极管支路的断开现象,以防功放管因过热而损坏。

(3)接通+5V电源,用手触摸功放管V2与V3,若管子温升显著,说明电路存在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进行故障排查,并记录如下:
故障现象及排除过程:。

[问题1] 为什么R P2、V4支路的断开会造成功放管的热损坏?
答:
2、电路中点电位的调整
调节R P1,测量中点A的静态电位V A,使其等于2.5V。

[问题2] 为什么调节R P1可实现对中点电位V A的调整?
答:
3、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节与测量
接入1kHz的正弦信号,缓慢增大U i,用示波器监测u o波形的交越失真。

调节R P2,直至交越失真刚好消除。

记录毫安表读数,测量三极管各极对地电压,填入表2-5-2。

计算各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I CQ、U BEQ、U CEQ,填入表2-5-2。

A
P2
答:
典型电路,前置放大级为共射放大器,且采用它具有一定的电压与电流放大能力,这样,整个电路就具有较大的功率增益。

4、自举电路作用的研究
逐渐调大信号源的输出电压U i,直至功放输出最大不失真电压。

记录u o波形填入表2-5-3。

断开直流电源与信号源,取走自举电容C4、短路隔离电阻R4,然后再接通直流电源和信号源,记录u o波形,比较有无自举电路两种情况下扬声器音量高低,记入表2-5-3。

表2-5-3 研究自举电路作用的测试结果
[问题4] 自举电路中的元件有哪些?自举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答:
[课后作业]
1、OTL电路中,U G=12V,R L=8Ω,则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振幅U om(max)=?最大输出功率P O(max)=?
2、图2-5-17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4的作用是什么?R P1、P P2的作用是什么?若U G=10V,且测得静态下的中点电位U A=5.5V,则应如何进行调整?
3、乙类OTL电路中,U G=15V,R L=8Ω,试求:(1)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ax);(2)当u i=5t
2 V时,输出功率P O约为多大?
sin
4、撰写OTL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制作与调试报告书。

书写电路装接与调试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写出心得体会。

五、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
1.课程评价的内容与原则
(1)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这四个方面,下面分别说明。

①基本知识的测评:基本知识测评是对静态工作点、交越失真以及自举电路等常识性内
容掌握情况的评估。

②基本技能的测评:基本技能测评是对学生进行元器件检测、功放电路的装接与调试等方面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

因此,测评的重点应放在操作的定型化方面,即测定学生操作的速度、规范性及正确率。

通过一个过程的测评,激励学生提高操作技能,实现评价的激励功能。

③应用能力的测评:应用能力测评是评估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中点电位的调节。

④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评:专业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故障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排除故障的能力。

综合测评是激励学生自觉运用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2)课程评价的原则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的进步与职业素养的形成,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遵循如下原则: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①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评、互评)。

②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关注学生个人进步的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性评价。

③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把量化评价与质的评价结合起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书面测试、技能测试、电路制作与调试报告的撰写等各种形式的课程评价方法。

2.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
依据课程标准拟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等评价指标所对应的评价内容,分别给出对应的评价标准。

同时,根据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多样化的要求,所有评价指标逐一确定评价主体与评价形式。

所构建的项目教学评价表见表2-5-4。

表2-5-4 OTL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项目评价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