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讲堂主持词

讲堂主持词

道德讲堂主持词
(2016年8月31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事们:
大家好!这里是东莞正扬第三期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树立道德榜样,传递道德力量。

我是主持人肖科海。

欢迎大家的到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沉淀,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为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中包含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等等,都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制胜法宝。

我们的道德讲堂,就是要把身边的道德故事进行重现,洗涤心灵,传承文化。

真诚希望今天来到道德讲堂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本期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孝老尊亲”,共分7个环节进行。

下面,我们逐项进行。

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
请全体起立,右手放在胸前,看着大屏幕,1分钟内问自己以下3个问题:
父母今年多大了?
我一年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
我孝顺吗?
接下来是第二个环节,合唱《当你老了》。

请听音乐。

〃〃〃〃〃〃
谢谢。

请坐下。

接下来是第三个环节,学模范。

让我们一起来看两段短片。

〃〃〃〃〃〃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诵经典。

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几段道德经典。

第一段出自《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第二段出自《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三段出自《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下面,先请大家跟我一起来诵读这几段经典。

“孝有三”预备,起——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意思是侍奉谁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

守护谁最重要?守护自身的善性最重要。

不丧失自身善性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听说过;丧失自身善性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从来没听说过。

哪个长者不该侍奉?但侍奉父母才是侍奉的根本。

哪种好品德不该守护?但守护自身的善性是守护的根本。

俗语“百善孝为先”告诉我们“孝”属于“善”的最重要一种。

但是孝顺并不代表善性就得到了守护,善性其他的方面也要做好,否则孝顺也做不到。

刚才,我们看了两段视频,并学习了几段与感恩相关的经典,相信大家都有所感悟。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发善心。

一起来激发善念、敦促善行。

我们一起趁这个机会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

(父母在身边的,亲手交给父母;父母在外地的,交给工作人员,公司统一免费邮寄。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谈感悟。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可以自由发言,可以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也可以把自己写给亲人的信在现场读出来。

……
由于时间关系,这个环节到此暂时告一段落,谢谢大家踊跃精彩的发言。

希望在坐的每位同事都有所获益。

接下来,我们进入道德讲堂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

我们没有精美的礼品赠送,只能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歌曲《好人一生平安》,请欣赏。

〃〃〃〃〃〃
好,本次道德讲堂到此结束。

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再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