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课件
6、成语溯源。
(1)望洋向若而叹 ( 望洋兴叹: 本义指在
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
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 到无可奈何.
)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贻笑大方 : 让内行见笑. )
秋 水
雄 壮 百川灌河 开 不辩牛马 阔 至于北海 无 不见水端 边 无 际
自 天下之美 喜 为尽在己
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 《鲲(kūn大鱼)化为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 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 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 也。“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 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 也。” ——《庄子· 逍遥游》
译文: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 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 做鹏。鹏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几千里,振翅飞 翔起来,它的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这只鸟, 海动时就将迁移而飞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的池。 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 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远,然后趁着上升的巨大 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离开北海,用六个月 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
于是焉
自 望洋向若 责 见笑大方
河 伯
五、拓展延伸
采撷几篇精彩的庄子寓言,进一 步体会庄子的文风与思想
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 庄子钓于濮(pú)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 持竿不顾,曰:“吾闻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 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 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 于涂中乎?”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庄 子曰:“往矣!吾将曳尾 于涂中。”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zxxk 学科网
秋水时至,百川灌(guà n)河。泾(jīng) 流之大,两涘(sì )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 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 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 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 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 i)矣。吾长见 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 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 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 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 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 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 (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 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 “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 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zxxk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3.分析文章中对比的手法的运用,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曾为漆园 吏,几乎一生退隐,游历江湖。战 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和 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世称“老庄”,因此,人们也常 把道家思想称之为“老庄哲学” 。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 都要顺应自然。在政治上反对一 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 ,主张“无为而治”。他愤世嫉 俗,鄙视功名富贵,揭露统治阶 级的虚伪的“仁义”,有一定的 积极意义。
古:特指黄河。如,百川灌河。 今:泛指河流。
(3)面目
古: 面孔。如,河伯始旋其面目。
今: 相貌。
5、特殊句式。
(1)以为莫己若。 (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即“莫若己”, 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 ……者……也,表判断语气 宾语前置句 ( ) ……见……于……,表被动,相当于“……被 ……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1)秋水时至 (名词作状语,按时 ) (2)顺流而东行 ( 名词作状语,向东 ) 名词作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 ( ) (3)少仲尼之闻( 意动用法,认为……少 轻伯夷之义( 意动用法,认为……轻
) )
4、古今异义
古: 到了。如,至于北海。 今: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学.科.网
(1)至于 (2) 河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 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 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 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 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 《庄子》亦名《南华经》,现存三 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 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 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 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秋水》是《庄子· 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 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
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 限的, 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我们不能囿 于闻见而盲 目骄傲自大。
自大由于无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
强中自有强中手 要克服主观,防止片面 谦受益,满招损
《庄子》 在这个时候,河神高兴起来,认为天 “听说了上百条道 按时 黄河 我曾经听说 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传说中的河神 理,就认为天下 过有认为孔子的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 的样子 没有人能比得上 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 学识少、伯夷的 尽头 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 自己”的,说的 道义轻的人,开 旋转,掉转 传说中的海神名 对对方 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 听说 始我不相信。 俗语 就是我这样的人 的尊称 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了。 曾经 “你”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的人 不 ’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危险 我必定会永远收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 耻笑 。 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 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 水
积累字词
1、通假字。
(1)泾流之大(“泾”通“径”,直 流的水 (“辩”通“辨”,分 辨) (2)不辩牛马波)
2、一词多义
望洋向若而叹 ( 传说中的海神名 ) 以为莫己若 ( 比得上 )
(1)若闻道百Fra bibliotek(听说 )
(2)闻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听说 )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学识 )
3、词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