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基层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基层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基层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经综合分析基层纪委执法监察、行风评议和过去几年发生的案件及信访投诉情况,我们认为当前部分执法部门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服务观念淡薄。

一些执法部门及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基本意识。

重处罚、轻教育,不是把行政管理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和服务上,而是以创收为目的,频繁检查,把罚款作为主要手段,“以罚代管”。

事前不介入,事中不指导,事后乱罚款,损害了区域经济发展软环境。

2013年3月,游仙区纪委监察局先后向全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放431份书面问卷,公开征集重点监察项目和工作建议,有近103人(次)署名提议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公正廉洁执法的监督检查,对加强执法监管提出意见、建议22条,主要集中反映执法部门检查多,收费多,服务不够主动。

如一家矿泉水生产企业反映,每年都要受到食品卫生部门、防疫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部门抽检,其中不少项目是相同可以互相利用,但因部门之间互不承认对方的检测结果,导致反复抽检。

二是管理标准不高。

一些执法部门的领导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一说工作就讲客观原因,以经费缺乏、人手紧张、车辆不足,装备薄弱为由,管理粗疏,不敢执法、执法不严,几个月不搞一次巡查,几年不办一件案子。

如辖区小流域沿岸的6处畜牧养殖场违法排污,虽经群众多次呼吁,但很难
通过严格执法得到根本治理。

一些部门的领导管理松散,对执法人员疏于教育培训,致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

如游仙区农业局行政审批股人员党强多次无故脱岗、空岗,造成不良影响,区纪委督促区农业局给予该同志诫勉谈话,并调离窗口服务岗位。

三是行政效率低下。

个别部门“手续多,办事难”,服务指南、承诺事项形同虚设,办一项行政许可往往要跑上三五趟。

一些职能交叉的部门,受部门利益驱使,存在“有权有利争着管、有责无利拖着推”的现象。

一些部门怕担责任,对许多事情拖而不决,引发群众集体上访。

如游仙、涪城地处城市规划区范围,相关手续办理权限均在市上。

市规划、国土部门在该项目的报建审批中办理不及时,致使一些民生保障房项目的规划设计审批和调整土地性质手续办理各耗时一年多,土地使用权转让成交手续办理耗时两年,影响了开工建设进度,引发玻璃厂职工集体上访。

如:2009年11月2日至2010年1月21日,区惠东公司分别四次向市规划局提出规划设计条件、选址意见申请(绵惠司[2009]78号、91号、96号,绵惠司[2010]9号文件),直至2010年12月27日,市规划局才出具《建设工程方案(初步)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绵规建审[2010]142号)文件。

2010年5月13日,区惠东公司向市国土局提交了《关于办理原游仙区玻璃制品厂土地使用权属过户的请示》(绵惠司[2010]39号)文件。

直到2012年6月15日,绵阳市土地矿产市场管理所才出具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成交确认书》(绵土交易
[2012]168号)。

四是执法形象欠佳。

少数执法人员不按要求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工作不在状态,群众意见大。

如今年以来,区纪委通过暗访,发现质监、环保等单位的4名执法人员上班时间看视频、上淘宝、打游戏,分别给予了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一些执法人员态度不文明,工作方法简单。

如区林业局执法人员对协助执法的乡镇干部言语粗暴,区纪委责令其书面检讨;一些执法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

如区公安分局民警王浩宇、文钊身处现场,未能正确处理制止群众纠纷,导致事态恶化,区纪委分别给予其行政记大过处分。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勾冬、正科级侦察员郭明安和民警李毅在征兵政审中不严格履职,导致服刑人员释放后参军入伍,区纪委对勾冬、李毅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郭明安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五是业务技能不强。

部分执法人员不钻研业务,不学新法规,凭老经验办事,缺乏必要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部分人员学习浮于表面,对业务知识不求甚解,缺乏必要的业务技能和文书知识,作出的处罚决定等法律文书专业水平不高;不按程序办事,重实体,轻程序现象依然存在,潜藏着引发诉讼甚至败诉的法律风险。

基层执法文书普遍存在认定的事实表述过于简单,案件的定性不够严谨;案件采集的证据没有分析,法律的适用欠缺说理;结论的得出缺乏逻辑推导。

六是执法行为不公。

少数执法人员工作原则性不强,随
意性较大,在执法问题上,对人不对事,对事不依法,偏亲袒友,“同案不同办”,降低了执法部门在群众中的威信;极个别执法人员无视上级“三令五申”的严格规定,利用自由裁量权“吃、拿、卡、要”,甚至索贿受贿。

有人打招呼、给好处,就按处罚下限,没有背景或者不给好处就按最高幅度。

2012年12月,游仙地税局执法人员陈曦和郑学武因分别收受二手房买卖纳税办理人“感谢费”2万元、1.6万元,被区纪委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七是协作意识不强。

行政执法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单位在基层开展重大执法时,既不通知所在乡镇、部门,也不跟踪执法效果,仅以送达“停工通知”和“处罚文书”代替“处罚执行”;有些部门发现不属自己管辖的违法案件,也不主动向相关部门移交违法线索;个别案件处理不及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如一些主管部门不执法不严,处置不到位,导致小枧镇的谭小波违法修建“再水一方”19栋违规别墅。

经认真剖析辖区“再水一方”“世外桃源”、“宏林山庄”等大型违法建设的成因,主要是相关乡镇和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执法软弱、推诿扯皮,没有形成通力合作、综合执法的局面,导致“发现的无权处置、有权处置的发现不及时”。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要端正执法理念。

强化教育,引导行政执法人员树立“四摒弃四树立”的执法理念,即,摒弃“管”字当头的执法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观念;摒弃以罚代教的处罚
思想,树立先教育后处罚的执法观念;摒弃监管就是查案的思想,树立适度监管不扰民的观念;摒弃随意执法倾向,树立依法履责观念。

注重提升执法的综合效应,提倡采取指导、建议、提醒、劝告等非强制性方法,防止简单、机械执法。

二是要强化服务意识。

对于企业初次轻微违规,建议推行“首问责令先行改正”制度,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做到提示在先,教育在先,普法在先,告诫在先,处罚在后。

要建立违法企业约谈制度,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讲明法规政策,指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标准和时限,并督促解决落实。

建立重大执法案件回访制度,实现“良性互动、整改扶持”的“双赢”效果。

三是要规范行政裁量权。

执法部门要全面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执法职能,针对裁量权的不同类型,细化裁量标准,压缩裁量幅度,合理界定性质,明晰情节情形。

推行警示约谈和集中会审,完善先例参考制度。

通过建章立制,有效压缩和减少行政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裁决合理、监督有效”。

四是要严格队伍管理。

紧密结合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执法的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入手,认真排查执法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

要建立否定备案制度,对所有不予立案的投诉、举报案件,均要追查事实根据和理由;要建立行政处罚案件介入制度,纪检监察组织要参与案件合议、重大案件讨论和行政许可讨论,及时发现和解
决苗头性倾向。

要结合实际制订督查考核办法,逗硬奖惩,严格实行“三个挂钩”(即督查考核情况与执法人员津补贴、评优评先和提拔使用三个方面挂钩)。

五是要加强部门协作。

基层行政执法领域大多存在执法责任界定不明,执法空隙较多等问题,建议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建立行政执法监察联动机制,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载体和形式,通过交流、沟通、协调,研究解决行政执法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相互借力,充分发挥协作优势,共同提高执法效率。

六是强化监督严格问责。

建议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法制部门,经常性开展明查暗访,全面推行“回访问廉”,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拟提拔交流的廉洁审查制度,加强执法部门勤廉指数考评。

对执法投诉举报、媒体曝光、复议诉讼较多的单位,要给予预警;对执法人员衣着不整,行为不端,语言粗俗,举止轻浮,蛮横无理等陋习,要坚决曝光;对粗暴执法、徇私枉法、执法扰民、欺压百姓的问题,坚决从严从重处理。

属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谋取私利的,给予记过以上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对相关行政执法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停职培训、调整岗位、给予纪律处分等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2013年8月
(作者:区纪委执法和效能监督室)。

相关主题